科研事业单位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探析

2018-05-14 08:59周晓冬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29期
关键词:对策与建议权责发生制

周晓冬

摘要 回顾了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改革历程与进展,阐述了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进展、问题和难点,最后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权责发生制;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9-0015-02

Abstract The reform history and process of governments integrated financial report system were reviewed.The reform progress,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of governments integrated financial reporting system were expounded, finally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Governments integrated financial report; Accrual basis;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是由各预算单位编制,能反映政府现行的财务和运行情况以及整体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的可能性等,可作为考核地方政府绩效、开展地方政府信用综合质量评级、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实现政府职能转换、提高政府透明度的重要依据。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行业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事业单位在社会经济管理和公共服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财政预算管理制度[1]得到了进一步改革和优化,事业单位长期以来执行的收付实现制[2]已经表现出明显弊端,它不能全面准确记录和反映单位的负债情况,不利于防范财务风险,无法真实反映对外投资业务,提供的财务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采用权责發生制,则可建立有效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并且能全面系统反映政府负债情况,提高政府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利于促进财政管理改革,提高政府财政管理水平,可进行科学的宏观经济决策。因此,引入权责发生制进入事业单位已成为必然的趋势。笔者回顾了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改革历程与进展,阐述了财务报告改革的进展、问题和难点,最后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1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历程与进展

2013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首次提出“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2014年,新修订的《预算法》第97条规定:“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按年度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报告政府整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2014年底,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3号)[3],明确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16—2017年,政府财务报告编制试点正式开展。2018—2020年,全面开展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工作。

2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评述

2.1 改革进展 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完成了从试编、试点到全面推进的进程[4]。自2011年以来,财政部连续6年组织部分地方财政部门开展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目前改革工作正平稳有序展开,当期工作都已经完成,2018—2020年全面推展工作已经开展,确保在2020年正式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和政府会计准则体系。

2.2 问题和难点分析

(1)实现改革目标的基础条件薄弱。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数量和素质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基层这种情况更加明显。以基层单位为例,能够进行政府财务报告具体编制工作的会计人员数量不多,这些人员大多数都是初次接触财务报告工作,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对权责发生制的接受速度和程度也各不相同,基础工作不到位,导致工作量很大[5-6]。因此,推行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改革会遇到很多阻力与困难,推行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时需要克服诸多困难。

(2)基础的原始数据不全,年份久的部分甚至缺失。现有的会计基础数据、涵盖的主体范围及明细资料可能难以达到编制报告的要求,事业单位长期以来执行的以收付实现制自身存在的弊端直接影响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对于保管年代久远的会计资料,由于保管问题和未使用会计核算系统及电子会计档案存档,会计资料有可能不完整乃至丢失,如果想要通过以重新评估的方式对原始会计凭证资料进行核定,缺失的原始会计资料也可能导致估值不准确,而且成本巨大[7]。

(3)信息化财务编制软件系统要加紧完善建设,做好编制软件的各项技术准备,以应对未来全面编制工作的庞大工作量。

(4)需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文件要求财政部门对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进行复审,因为各单位报送的数据质量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提交的财务报告质量,这就需要审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保证质量。如果仅依靠事后监督检查,不从各个审核主体层层把关,可能最后得到的报告不能体现出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所以明确财政部、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以及各基层部门的职责,规范编制依据、程序和要求,规范审核内容、审核主体和责任、审核形式、审查方式,加强主管部门与各基础单位之间的统筹协调,是提高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质量的关键所在。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快夯实制度改革的基础

3.1.1 要加快相关制度建设,尤其是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相互协调统一[8]。在新会计制度建设中,需要注意现有制度与新制度的衔接。

3.1.2 加快并做好资产清查与核实。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资产清产只涉及单位目前占有和使用的资产,并未覆盖到由政府基层单位代管使用的部分涉及公共基础设施的资产,且目前的资产清查大多为简单的核查账实,并未核查资产核算的正确性。因此,事业单位的资产清查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应该加快并推进政府资产报告试点工作,这对于提升我国的预算管理水平和债务管理水平、加快推动建设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

3.1.3 加强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队伍建设,加快开发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软件。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会计人才,以胜任编制财务报告的工作,需要长久的经验积累和理论知识的储备。相较于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相对简单,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和门槛也相对较低,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也有限,所以应在每年经常性、系统性地开展全面财政系统业务和系统培训,以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处理能力。为保证政府财务报告系统的良好运转,应制定政府财务报告数据资料管理办法,基层各单位应严格遵守会计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本单位财务报告及其基礎数据及时导出并整理,按照类别和规定的年限保存至单位的档案室,电子资料也应在移动存储设备中备份保存。涉及国家秘密的资料,应当严格实行密级管理。

3.2 加强统筹协调 为提高编制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及工作效率,各部门内部应建立以单位财务负责人为主导的财务报告编制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单位财务报告的改革及编制工作,从而保证编制过程的规范性,提高自下而上的逐级编制效率。

4 结语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是为了加强政府部门的预算及资产管理,为绩效管理提供信息支撑,也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所以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改革是现行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不仅能反映政府现行的财务和运行情况以及整体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的可能性,而且有利于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实现政府职能转换、提高政府透明度,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关于印发《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通知:财库[2015]192号[A].2015.

[2] 关于印发《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12]22号[A].2012.

[3]国务院关于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服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3号[A].2014.

[4] 关于印发《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 (试行) 》的通知:财库[2015]212号[A].2015.

[5] 关于印发《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 (试行) 》的通知:财库[2015]223号[A].2015.

[6] 关于印发《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 (试行) 》的通知:财库[2015]224号[A].2015.

[7] 关于开展2016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财资[2016]2号[A].2016.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8号--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A].2015.

猜你喜欢
对策与建议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应用分析
关于提升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效率的思考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问题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