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播条件下小麦烂耕烂种与适墒播种比较研究

2018-05-14 08:59杨年宝唐防健姚存章刘国林肖云王勇钱鹤松丁万龙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小麦产量

杨年宝 唐防健 姚存章 刘国林 肖云 王勇 钱鹤松 丁万龙

摘要 [目的]探明迟播条件下烂耕烂种与适墒播种小麦产量差异。[方法] 以小麦品种宁麦1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墒情、播种方式、播种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植株性状、基本苗、穗数及总叶片数的影响。[结果]在水稻迟收、墒情不利造成小麦过迟播情况下,创造条件抢早播种利于小麦稳产。浅旋耕撒播种较板茬小麦能提高小麦产量。过迟播小麦增大播量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途径。[结论]该研究为探索小麦抗逆栽培新途径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 迟播;烂耕烂种;适墒播种;小麦;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16-004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difference in wheat yield formation between seeding with soil moisture stress and suitable moistur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ate sowing.[Method] With Ningmai 13 as the test material,we researched the effects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sowing mode,sowing quantity on wheat yield and its component factors,plant characters,seedling number,ear number and total leaf number.[Resul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wheat over delayed sowing caused by late rice harvest or soil moisture stress,early sowing with created conditions was beneficial to the wheat stable yield.The wheat yield was higher under shallow rotary tillage than direct seeding.It was an important way to increase the wheat yield through increasing the sowing rate under over delayed sowing condition.[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provided data support for new ways of wheat resistance cultivation.

Key words Late sowing;Soil moisture stress;Suitable moisture;Wheat;Yield

江苏省兴化市地处里下河腹部地区,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常年粮食生产以稻麦两熟制为主。近年来,由于稻作方式的改变,迟熟水稻品种的选用,稻麦生产争茬矛盾突出,迟播迟栽日趋普遍。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生产条件下,小麦播种期间连阴雨等危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小麦过迟播种成为常态[1-2]。尤其是2016年10月底和11月中旬的频繁阴雨导致田块烂、机械无法下田,出现稻难收、麦难播的现象。兴化市大面积小麦于12月上中旬播种(过迟播),多数田块撂荒,不利于粮食的安全生产。因此,亟待开展土壤墒情逆境下过迟播小麦产量形成特征研究。2016年由于气候引起的墒情逆境为研究小麦过迟播和烂耕烂种提供了较好的自然场所。在此环境条件下,笔者开展了迟播条件下小麥烂耕烂种与适墒播种,旨在探明小麦过迟播、烂耕烂种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为探索小麦播种期抗逆栽培新途径提供数据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6年在下圩镇施家村兴化市丰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基地进行。试验地土壤为勤泥土,土壤肥力中等,田块肥力均匀,交通便利,灌排方便,前茬作物水稻。

1.2 供试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宁麦13号,由泰州金扬种业有限公司供种。

1.3 试验方法 试验设3个因素:A因素(墒情)、B因素(播种方式)、C因素(播种量),共12个处理,随机排列,试验处理设计见表1。小区面积133.3 m2。

水稻收割后,田间墒情分别于12月9日(A1)、12月16日(A2)播种。A1处理为烂耕烂种,即水稻让茬后不等墒情即播种;A2处理为适墒播种,等田间墒情适宜时播种。施肥策略:各处理总施N量255 kg/hm2,基蘖肥∶拔节肥∶孕穗肥为4∶4∶2。基肥用45%(15-15-15)三元复合肥300 kg/hm2,尿素48.90 kg/hm2;拔节肥用45%(15-15-15)三元复合肥375 kg/hm2,尿素99.0 kg/hm2;孕穗肥为尿素111.0 kg/hm2。施P2O5、K2O各101.25 kg/hm2,基肥和拔节肥各占50%。A1处理小麦于2017年1月10日左右齐苗,A2处理于1月21日左右齐苗,分别于2月上、中旬追施苗肥,统一于3月22日追施拔节肥,4月20日左右追施孕穗肥。A1处理于4月27日抽穗,A2处理于4月29日抽穗。

小麦生长期内进行田间化除3次,第1次于2月14日施用世玛450 mL/hm2和高渗异丙隆3 750 g/hm2,第2次于3月5日用爱秀和高渗异丙隆治残留杂草,第3次于3月31日用使它隆和二甲四氯治猪殃殃、繁缕等双子叶杂草。病虫防治:4月12日用第一交药,主治白粉病,兼治纹枯病,抽穗后“一喷三防”分别于5月1、7日用药2次。主要生育时期进行苗情考察,成熟后收割前取样室内考种,同时各小区割方计实产,每小区收割20 m2。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A1B1C3处理产量最高,实产7 374.0 kg/hm2,其次是A1B1C2处理,实际产量6 637.5 kg/hm2,第3位是A2B1C2处理,实产6 342.0 kg/hm2,A2B1C3和A1B1C1处理分别为第4、5位,实产分别为6 159.0、65 157.5 kg/hm2。A1处理产量高于A2处理,说明创造条件抢早播种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B1处理产量高于B2处理,说明浅旋耕种有助于小麦增产。小麦产量表现为C3>C2>C1的趋势,即试验处理下迟播小麦随着播种量(基本苗)增多,产量增加,但不同土壤墒情和播种方式下小麦增产的幅度差异较大。其中,A1B1和A1B2处理下,小麦产量于播种量之间变化较大,产量差异454.5~736.5 kg/hm2,说明在墒情较差的情况下,浅旋耕撒播和板茬直播均受播种质量差、基本苗难以保证的影响,增加播种量能增加基本苗,明显提高产量。A2B1处理不同播量之间变幅较小,产量差异43.5~100.5 kg/hm2,说明在适墒播种的情况下,浅旋耕撒播由于播种质量较好,不同播种量之间产量未表现出较大差异;A2B2处理播量间的变幅较大,产量差异252.0~844.5 kg/hm2,这可能与适墒播种下板茬直播麦播种质量难以保证导致不同播量之间产量差异较大有关。

综上所述,水稻迟播、恶劣天气等原因造成小麦过迟播种时,应创造条件抢早播种,有利于小麦保产、增产。播种方式选用上,应以提高播种质量为基础,选用浅旋播种,在提高播种质量的基础上降低用种量,提高小麦产量;而板茬直播播种质量较差,选用此方式应增大播种量以减少播种质量差带来的产量损失。保证田间基本苗是过迟播小麦稳产、增产的关键,试验条件下增大播量是过迟播小麦增产的有效途径。

2.2 不同处理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处理间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差异较大。试验因素对产量结构的影响表现如下:①对穗数的影响。A1处理的穗数多于A2处理,播种期早、穗数多。B1处理的穗数多于B2,浅旋耕撒播麦穗数多于板茬直播,2种墒情下都表现为相同趋势,与浅旋耕撒播较板茬小麦的播种质量好提高有效穗有关。C3处理的穗数多于C2、C1处理,增加播种量能增加穗数,但增加播种量与穗数的增加不呈比例,2种墒情、2种播种方式表现相同。②对每穗粒数的影响。A1处理粒数多于A2处理,早播能增加每穗粒重。B1处理粒数多于B2处理,采用浅旋耕播种方式对每穗粒数的增加有利。该试验中不同播种量与每穗粒数之间无明显相关趋势。③对千粒重的影响。A1处理的粒重高于A2处理,即播期早的小麦粒重较高。B2处理的粒重一般高于B1处理,可能与板茬直播麦单穗粒数少有关。而不同播种量对千粒重的影响无明显相关性。综合分析发现,A1B1C3小麦产量最高与该处理下小麦穗多、穗大、粒重稳定有关。

2.3 不同处理对植株性状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不同处理对小麦植株性状有影响。①对株高的影响。A1处理株高大于A2处理,B1处理株高大于B2处理,C因素处理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植株的株高增高。②对拔长节间数的影响。A1处理的节间数多于A2处理,推迟播期节间数减少,B、C共2个因素处理对节间数影响不大。③对基部1、2节长、粗的影响。A1处理大于A2处理,早播种小麦基部1、2节长粗度分别大于相对迟播麦,B1处理浅旋耕麦大于B2处理板茬直播麦,C因素处理播种量多的基部1、2节长度大、粗度小。④对穗长的影响,A1处理的穗长长于A2处理,B1处理穗长长于B2处理,C因素处理穗长长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3、C2、C1处理。⑤对穗下节长度的影响。A1处理穗下节长度大于A2处理,B1处理大于B2处理,C因素处理由高到低依次为C2、C1、C3处理。⑥对穗分化排数和退化排数的影响。A1处理大于A2处理,B1处理大于B2处理,浅旋耕种麦的小穗分化数多于板茬直播麦,对小穗退化数影响不大,C因素处理影响不明显。⑦对穗部各级小花结实的影响。A因素处理:A1处理每小穗结实2、3粒小花的小穗排数大于A2处理,每小穗结实1、4粒小花的小穗排数A1处理小于A2处理。B因素处理:B1处理每小穗结实2、3粒小花的小穗排数大于B2处理,每小穗结实1、4粒小花的小穗排数B1处理小于B2处理。C因素处理:每小穗结实2、3粒小花的小穗排数由高到低依次为C1、C2、C3处理,每小穗结实1、4粒小花的小穗排数与播量的关系不明显。

2.4 不同处理对基本苗、穗数及总叶片数的影响

由表5可知,A1处理基本苗大于A2处理,A1处理19月9日播种,12月10日大雨导致田间积水滞留时间较长,对出苗率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A1B1处理由于旋耕后种麦,含水量大,出苗低于板茬直播麦,B1处理基本苗与B2相当,主要是A1B1处理基本苗较低。随着播种量的增加,C因素处理基本苗、穗数增多,但其增加量与播种量的增加关系不呈比例,仅为趋势。茎蘖数和叶龄在调查日期内规律性不明显。

从对穗数的影响来看,A1处理的穗数多于A2处理,B1处理的穗数多于B2处理,C处理的穗数由多到少依次为C3、C2、C1处理。从对总叶片数(4月20日的叶龄)的影响来看,A1处理的总叶片数为9.5~10.2,多于A2處理的9.5叶,B1处理的总叶片数略多于B2处理,C因素处理对总叶片数无明显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在小麦生产上,由于多种原因可能会导致小麦不能在适宜播种期内完成播种作业。在小麦迟播或延迟播种的情况下,创造条件早播是保证小麦产量的关键。早播小麦在基本苗质量、群体个体结构协调、茎蘖优化成穗、穗粒组成、灌浆灌浆充实等方面均优于晚播小麦[1-3]。

播种质量是小麦高产的关键点,前人从多角度研究了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4]。在过迟播条件下,旋耕播种是小麦保产增产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墒情不利的情况下,大型耕整地机械无法田间作业,运用浅旋耕种麦一方面能扰动表层土壤、促进墒情改良,另一方面有助于小麦扎根立苗、保证出苗质量。烂耕作业仍需加大播种量,提高基本苗,增加有效穗,以减小过迟播和烂种造成的基本苗不足引起的产量损失。采用板茬直播种麦的田间播种基础差,不利于齐苗、匀苗和壮苗,田间环境有利于杂草的滋生,增加化除难度和成本[4~6]。

基本苗不足导致的有效穗不足是困扰迟播小麦增产的难题之一,增大播种量是解决有效穗不足的重要途径[7-8]。在迟播和墒情不利条件下,麦种出苗时间延长,齐苗匀苗较为困难,生产上往往通过增大播量以补足基本苗。试验中过迟播烂田和适墒条件下,均以375 kg/hm2播量的产量最高,且该播量下创造条件烂耕撒播的小麦产量最高。由此推断,应创造条件早播减轻墒情不利引起的产量损失,从而获得增产。

参考文献

[1] 高德荣,张晓,康建鹏,等.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迟播的不利影响及育种对策[J].麦类作物学报,2014,34(2):279-283.

[2] 季仁达,杨步琴,石广跃,等.超迟播稻茬小麦播种量·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方式[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5):29-32.

[3] 凌启鸿,张洪程,程庚令,等.小麦“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高产栽培途径的研究[J].江苏农学院学报,1983,4(1):1-10.

[4] 戚从清.浅析影响小麦播种质量的几个因素[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8):65,79.

[5] 高艳梅,孙敏,高志强,等.不同降水年型旱地小麦覆盖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8):3589-3599.

[6] 董琦,冯变娥,乔俊芳,等.不同种植方式对丘陵地小麦田土壤水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激光生物学报,2015,24(6):573-579.

[7] 王夏,胡新,孙忠富,等.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小麦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1):170-176.

[8] 李朝苏,汤永禄,吴春,等.播种方式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建成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8):36-43.

猜你喜欢
小麦产量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小麦测产迎丰收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世界致密油产量发展趋势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哭娃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