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背景下中小学教育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2018-05-14 14:44王申红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国培计划图书馆

王申红

摘 要:构建中小学教育信息共享平台,是高等师范院校服务基础教育的职责所在。在“国培计划”背景下,高等师范院校图书馆通过对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整合,以信息共享平台的形式为国培学员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研讨交流空间和一站式服务。中小学教育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有助于“国培计划”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和“国培计划”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共享平台建设的主要路径:依托高校图书馆自身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与中小学、二级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共建。

关键词:“国培计划”;信息共享平台;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 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8)01-0095-04

2010年7月启动的“国培计划”是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一个重大举措。“国培计划”重在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目标。7年来,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部、财政部的统一部署下,认真实施“国培计划”,全国百余家高等师范院校承担“国培计划”项目。阜阳师范学院具有丰厚的教师教育办学积淀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是安徽省“国培计划”的骨干院校,2010年以来,共培训国培学员达5195人次,培训学科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等16个学科。图书馆全程参与所有学科的“国培计划”工作,为国培学员的阅读和资料搜集提供服务。在工作中,图书馆深感仅仅依赖现有的馆藏资源,很难满足国培学员在培训过程中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图书馆积极探索服务“国培计划”的创新路径,寻求服务“国培计划”的新型服务模式,建设中小学教育信息共享平台是图书馆提高服务“国培计划”水平、创新服务模式的新思路。

一、中小学教育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国培计划”教育目标有效达成的需要

“国培计划”的全称是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国培计划”是我国政府在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上的重大举措,更是“促进农村地区教师培训长期得不到保证的一种培训资源公平分配的政策”[1]。“国培计划”旨在通过对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国家培训计划,提升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并通过“国培骨干”的示范引领,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质量[2]。为了更好地达成“国培计划”目标,高师院校图书馆大都参与到国培教学管理工作中,为国培学员提供资源服务,阜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也是如此。但是,由于教师教育类馆藏資源偏重于基础教育理论类文献,电子资源布局分散,在图书馆为国培学员提供资源服务上很难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自身的资源优势,更难满足国培学员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文献信息的需求。因此,创新图书馆服务“国培计划”的服务模式,建立国培教育教学文献信息库,更好地服务于“国培计划”目标的达成,成为阜阳师范学院图书馆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提高“国培计划”教学管理水平的需要

“国培计划”促进了高师院校对基础教育教师培训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2015年起,“国培计划”将主要培训对象调整为乡村教师,集中支持中西部地区乡村教师校长培训[3]。培训主要采取骨干教师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和大规模教师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4]。国培对象的多元需求以及培训时间、形式的多样化,给教学管理和跟踪服务带来了挑战。面对国培对象的多元结构、国培时间的长短不一、学习空间的不固定性等复杂情况,建立多功能网络平台,实现承担“国培计划”项目的教学管理部门与国培学员的及时性、零阻碍的沟通,显得极其必要。

二、中小学教育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基本构想

一般而言,高师院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质量、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上,和中小学图书馆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这是高师院校建设中小学教育信息共享平台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以阜阳师范学院为例,阜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建有为广大读者服务的图书馆网络服务系统,拥有26台服务器,800个网络交换机端口,198座的电子阅览室,80余台学生检索专用机,网络存储容量达150TB。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文献237.6万册,电子书88.04万种;纸质报刊1224种,电子期刊21万种;国内外数据库40个,自建数据库5个,纸电文献能够基本满足各学科的教学和研究需要。阜阳师院图书馆是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国家图书馆等的成员馆,可为校内读者提供外文期刊、图书文献的原文传递服务。可以说,以上资源和技术是中小学图书馆难以企及的,图书馆的资源和技术若能充分地服务于“国培计划”,它必将会对国培学员的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升和基础教育的改革创新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资源共建共享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5]1。中小学教育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应该本着“共建共享”的原则,联手地方中小学和高校相关单位,合力构建服务于基础教育的平台体系。

(一)与中小学共建

高校图书馆馆藏的教育文献资源多集中于学术研究类图书。此类图书有助于提升国培学员的教育理论水平,但难以满足学员对教学类资源的需求,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探索成果可以弥补高校图书馆此类资料的匮乏,因此,与中小学共建是必由之路。一是共建“基础教育教学课件资源库”。搜集涵盖各学科的优秀课件,按学科类别整合建设。二是共建“基础教育教学视频资源库”。搜集各学科的优秀教学视频,包括各级教坛新秀、优秀教师、校内各类比赛获奖和优秀教学公开课等,按学科分类制作。三是共建“基础教育教案资源库”。搜集各年级、各学科的优秀教案,分类建设。以上资源信息库可以满足国培学员对教学资源的需求,通过阅读这些资源库,他们与优秀教师同行对话沟通,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获取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资源。

(二)与二级学院共建

二级学院承担着培养基础教育人才的重任,在实习实训、基础教育研究和国培教学管理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和经验。二级学院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共享平台共建的重要部门,可以合作共建的资源库主要有:一是“基础教育文库”。整合各学院与基础教育有关的教师著作、研究论文、教研课题等,分类制作成子库,为国培学员的教学研究提供支持。二是“国培教学视频资源库”。承担国培教学的二级学院在国培课程的设计和主讲教师的选择上可谓精益求精,每门课程的教学质量都可称为上乘,因此,将历届国培教学视频按学科整合建成资源库供新一届国培学员学习,会使国培学员在有限的培训时间内得到更大的收获。

(三)与继续教育学院共建

继续教育学院是高师院校承担国培计划项目的总体负责单位,它在“国培计划”的政策法规、各类国培项目教学和管理的规划等方面拥有较多的信息资源。与继续教育学院共建“国培资料库”可供国培学员了解“国培计划”的相关信息。资料库包括“国培计划政策法规汇编”、“国培教师信息汇编”、“国培成果展示区”等子库。

三、中小学教育信息共享平台布局设计

中小学教育信息共享平台是一种最大化地整合基础教育文献信息的虚拟空间,它给国培学员提供的是一个信息检索和获取、学习和下载、共享和交流的网络平台。中小学教育信息共享平台不同于信息共享中心IC。IC是欧美许多大学图书馆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尝试的新型服务模式,它关注的是为读者提供学习和研究的一站式信息服务,促进学术交流,创造研究机会,一般来说,标准的IC从结构上应分为实体层、虚拟层和支持层[6]。IC充分体现了共享式学习和开放存取理念,固然是一种很理想的服务模式,但是,对大多数地方高校来说,受有限的物理空间和文献资源的制约,IC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理想境界。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只能在自身条件基础上,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创新和改良来提升图书馆服务各类读者的能力和水平。本文研究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共享平台之所以定位于虚拟的网络平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第一,高师院校图书馆尤其是普通本科高校图书馆馆舍面积有限,难以满足实体功能性平台的物理空间需求。以阜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该校图书馆由清河校区图书馆和西湖校区逸夫图书馆构成,总面积3.7万平方米,其中清河馆面积为1.1万平方米,逸夫馆面积为2.6万平方米。有限的图书馆物理空间能基本满足全校师生读者的借阅需求,但若分割出独立的空间作国培学员的学习和交流的专门场所就显得捉襟见肘了。第二,虚拟空间设计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各类“国培计划”。“国培计划”在培训时长上分为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培训方式上包括在校脱产培训和远程网络培训,因此,从“国培计划”的培训特点来看,虚拟学习空间更能满足各类学员在各时段培训中学习和交流的需求。

中小学教育信息共享平台依据“国培计划”的培训特点和培训目标进行布局设计。在高师院校图书馆主页上开辟“‘国培计划'专区”门户网站,分别设立以下专区:第一,资源共享区。该区包括各类基础教育资源库,为国培学员提供教学参考资料、PPT制作、教案编写、教学研究等各层次资源信息服务。第二,国培资料库。该区为学员提供有关“国培计划”的各类信息服务,主要包括“国培计划”政策法规、国培教师信息、国培成果展示等内容。第三,协作学习区。该区分为学习交流区、教研教改区和考试交流区,这是一个国培学员的沟通交流的空间。第四,咨询服务区。该区提供各类咨询,继续教育学院、承担国培项目的各学院和图书馆的国培负责人都可登录咨询服务区,实时解答国培学员在学习、生活、入馆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四、中小学教育信息共享平台效益分析

(一)提升国培学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国培计划”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培训目标以提升国培学员的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中小学教育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服务于“国培计划”目标的有效达成。平台作为“国培计划”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之外的有益补充,以其庞大的資源优势,有针对性地服务于国培学员的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为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提供信息支持。

(二)推进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进程

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实施“国培计划”,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7]。中小学教育信息共享平台是一个优秀教育资源的集合库,无论是优秀教学视频资源,还是教育文库,它们都以不同的形式展示了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改革的理论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积极尝试。国培学员通过进入共享平台,获取富有启发性的信息,学习专家的感悟和经验,与国培同学研讨交流,共享平台将成为学员们以后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动力和激情源。

(三)提高“国培计划”承办部门的教学管理水平

2010年召开的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暨“国培计划”启动实施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要以“国培计划”为契机,促进教师教育改革,推动高等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8]。高师院校的根本任务是服务基础教育,在承担“国培计划”项目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教学管理新模式,是高师院校的应尽之责。中小学教育信息共享平台不但是国培学员获取资源信息的平台,它还是学员之间、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通过平台,管理者可以了解基础教育的现状,了解学员的诉求及其对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借助平台这个信息窗口,管理者能够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使“国培计划”在推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使“国培计划”真正完成“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朱旭东.论“国培计划”的价值[J].教师教育研究,2010(11):4.

[2]管培俊.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N].中国教育报, 2010-8-11(001).

[3]向吟吟.“国培计划”:6年培育万名乡村“种子教师”[N].衡阳日报,2015-10-19(008).

[4]高友东.完善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增强培训的有效性[N].人民政协报,2017-3-29(009).

[5]金中仁,等.图书馆信息共享与信息群服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

[6]阳国华.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56-59.

[7]郭元祥.“国培计划”:问题与对策 不可缺失规范性与有效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6-7(008).

[8]刘华蓉,王强.贯彻落实全教会和教育规划纲要 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国培计划”全面启动实施 [N].中国教育报,2010-7-27(001).

猜你喜欢
国培计划图书馆
图书馆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奥尔夫教学法在农村音乐教师“国培计划”中的运用
“国培计划”中的“影子研修”探索
E-learning: 在“国培计划”教师培训中的应用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与“国培计划”顶岗置换实效性研究
“国培计划”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去图书馆
2015“国培计划”短期集中培训效果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