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古筝与多声弦筝的异同分析

2018-05-14 08:59王宇
北方音乐 2018年2期

王宇

【摘要】古筝,众所周知其为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其历史悠久,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在不断的改进和变化。现今,古筝转调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演奏家、创作者们,对此,一种新型的改良筝——多声弦筝也随即产生。多声弦筝相比传统古筝其优点多,特色突出,最显著的特点是解决了传统古筝中转调的问题。笔者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结合多声弦筝和传统古筝之间相互对比得出一系列结论,突显多声弦筝的优势和笔者对于多声弦筝这一新型筝的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自身对于改良筝乐器的浅显的认识。

【关键词】传统古筝;多声弦制筝;乐器改革;异同分析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古筝的左侧一般都是用来展示揉、吟、按、滑等众多左手技巧以及扫弦、拍弦等技巧性展示的区域,一般没有固定的音高研发人员注意到古筝这一突出的问题和创新点后,着重把传统筝的左侧开辟出一个新的演奏区域。于就在不改变古筝原有外形和特征等情况下在原有古筝的左侧加入了一个中岳山,增加了少至13弦多至20弦的一个全新的演奏区,就好比在一个原有古筝基础上以琴体中高音区左侧为分界线,开辟出了左侧这一个新的小筝,两个筝共用一个共鸣腔体,而且多声弦筝在与原有传统古筝的音量、音域和琴弦、琴码子等各方面都产生了一系列变化。音量比21弦筝要宏大,尤其是低音声部显得尤为深沉,音域如果是全部琴弦调为七声音阶定弦的话,整体的音域为四个八度,甚至更多。再者,调为五声音阶的话音域可达五到七个八度。可见其变化与传统筝对比效果可见一斑。

多声弦筝的外形采用中国传统的古筝外形,总体长度没有变化,但琴体的宽度随着琴弦的增多而不断地增多、变宽。穿弦方式与传统古筝方式不一样,传统穿弦方式为从琴体的左侧下方的穿弦孔直接穿入并拉伸经过面板跨过前岳山直接穿到弦轴里面,经过琴扳手调紧或者放松并配合琴码的支撑依次进行调节,最后达到预定的音高范围。多声弦筝的上弦方式是分别在筝体的左右两侧进行上弦,直接穿入穿弦孔并调节到弦轴上进行调节。但在琴体的中音区因为两个筝体要共用一个共鸣腔体,所以,在琴体的中间部分单独开设了一个长条形的穿弦孔洞,在此穿弦可以加大琴弦的整体张力,使得中音区的音色更丰满。

在弹一些日本或者朝鲜风格的乐曲的时,往往会把我们平时所用的21弦筝的琴弦全部换成敦煌厂所推出的C型弦,即七声音阶琴弦。但我们在弹奏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由于琴弦或者其他一些细微的原因导致整个琴体震动不均导致琴体杂音过大,或者由于琴弦张力不够从而出现琴轴断裂、琴弦过软或者过硬断弦的问题。但多声筝上使用以C型弦为基础所创造升级出来的D型弦更为适用于多声弦筝的整个筝体的震动。新推出的琴弦有红色、绿色、白色三种颜色区分,红色琴弦一般定弦音高为C音,绿色的琴弦一般定G音。这样的设计更接近于竖琴或箜篌等其他弹拨乐器的,便于区分音区,辨别音高的位置,使演奏者能更快地适应新型的琴弦。

多声弦筝在传统的古筝外形下进行创新和变化,其在宽度、长度以及大概结构方面都没有进行大范围的改变,其目的是为了让后续演奏者在短时间内能迅速适应琴的构造,并能快速上手演奏。琴弦的距离还是传统的14毫米的距离,古筝琴码的摆放位置还是和原来的传统古筝位置一致并能通過调整琴轴,挪动琴码对琴弦的一个或者多个音进行升高或者降低。

正是由于这种新的设计使得多声弦筝左右两个演奏区之间没有过多的间隔和影响,两个演奏区仍旧使用一个共鸣的古筝腔体,尽可能更多保留传统古筝的音色,并且能在改良后获得更多传统古筝所没有的更宽阔的音域,更宏大的音量。多声筝能毫无问题地演奏传统的古筝曲目,完整地演奏,而且还能在原有曲目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不断发展为更完整地适合表现多形式的新的音乐风格。例如,传统古筝曲目《西域随想》经过演奏家的精心改编在多声筝的左侧对整个琴弦进行了大二度的升高调弦使得这首曲子出现了另外一种更具有波斯阿拉伯风情的新曲子,使听者具有新的听觉感受。

如果你不适应多声弦制筝这种新型的琴弦的话,演奏者还可以调整它的琴弦布局,完全地把琴弦进行全面更换,换成A、B、C三种不同风格类型的琴弦。换完琴弦之后即可像弹传统筝一样,这种人性化的设计是其他众多转调筝所没有的,设计的精心处理可见一斑。

多声弦筝属于新推出的筝类改革乐器,其最大的不利影响在于它没有传统的21弦标准筝的影响范围大,目前来讲,它仅仅是一件小众型的改革乐器,只局限于部分音乐学院使用。其次,由于其琴弦众多,琴体加宽,在演奏上需要演奏者更多时间去接受和适应新型的琴弦和熟记适当的琴弦位置。希望各位古筝专业的筝友们可以尝试学习和演奏这种新型的乐器,以不断促进古筝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