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水成涓,汇流江海

2018-05-14 08:59杨红彦
北方音乐 2018年15期
关键词:音乐史音乐学浙江

【摘要】本文取浙江音乐发展的历史为视角,以《浙江音乐史》一书为研究对象,运用音乐史学、文献分析的方法,在阅读的基础上对该著作的体例、内容进行整体观照,旨在推进对这一专史类研究的拓展与深入。

【关键词】浙江音乐史;杨和平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浙江音乐史》是我国具有开拓性的地方音乐史著作,全书围绕历史发展的脉络,在纵向上梳理了自远古时期至近现代近五千年的历史进程,在横向上详细阐述了浙江地区的民歌、歌舞、器乐与乐器、戏曲、音乐理论、音乐表演、音乐教育、音乐家等具体事项。作者杨和平以精妙的构思、翔实的史料、学术的语言为浙江音乐史的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整体上把握了历史的发展概貌,如此“纵横交错”绘制了一幅多彩的浙江音乐历史发展的画卷。

一、历史的背景

中国音乐界对于音乐史的撰写,大抵以通史类的撰写居多,具有代表性著作有叶伯和《中国音乐史》、王光祈的《中国音乐史》、杨荫浏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等。在通史著作中,我们只可窥探历史大概的发展脉络和音乐事件,对于其中的具体枝叶延伸却无从知晓。因此,音乐史学界对专题史的研究逐步成为探讨的热点。专题史可分为断代史、地方史、事件史及人物史,专史的撰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通史中诸多缺憾,在叙述内容上更为周详。我国著名学家梁启超认为:“因为做通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专史没有做好,通史更做不好。若是各人各做专史的一部分,大家合起来,便是一部顶好的通史了。”可见,一部好的通史必然是在好的专史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浙江音乐史》的问世成为一部地方音乐史研究的开拓性著作,为区域音乐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者杨和平,1961年生,山东淄博人,现任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多年任教并深入浙江音乐的研究,先后出版了《浙江近现代音乐家群体研究》《先觉者的足迹—李叔同及其直系弟子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江南音乐史》等关于浙江音乐的著作和相关研究,与浙江结下了不解之缘。《浙江音乐史》一书写于2014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为六章十八节,运用了“编年体”的写作手法写作而成,作者不仅把握了浙江历史发展的整体概貌,同时结合浙江历史文化背景进行了详细论述,探究音乐发展的历史规律。

纵观音乐发展的历史,历史学家常常把历史比喻成一条河流,民族音乐学家黄翔鹏著名论断:“传统是一条河流。”我们之所以把历史比作一条经久不息、滚滚而流的长河,那是因为历史从未停歇,在纵向的历史中,“历时”性的发展是必然的,偶有“共时”的山石阻隔,但历史也并未因此停歇脚步,追溯历史的源流所在,也就是文化的产生之时。

二、历史的书写

《浙音史》依据时代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浙江音乐发展的特征,将内容分成了六章内容,分别是:远古至先秦时期、秦汉至东晋南朝时期、隋唐至吴越国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近现代浙江音乐。之所以运用历史时期的划分方法,是由于作者充分考虑到音乐历史的撰写是历史学和音乐学的交叉,历史时间划分要符合浙江音乐历史发展的整体要求。作者还对浙江音乐发展的每个时期进行了总结性的概述,如“追本溯源”“多元并存”“歌舞兼容”“词调曲韵”“南腔北调”“新旧转型”,在语言上精准地概括了浙江音乐在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

本书第一章详细阐释了关于远古音乐的断想、河姆渡原始音乐、先秦越族音乐的起源等,通过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印证了原始先民们生活过的足迹。第二章介绍了秦汉至东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涵盖歌舞百戏、王充《论衡》、吴歌、清商乐、歌舞、八音乐器以及文人音乐等,这一时期的浙江音樂开始多元化的延伸和发展。第三章介绍了隋唐至吴越国音乐的发展状况,详细阐述了民歌曲子、宫廷音乐、歌曲伎乐、说唱音乐、佛教音乐等,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浙江音乐发展的逐步提高。第四章介绍了宋元时期的音乐,详细地对市井音乐、宫廷音乐、词调音乐、元杂剧、南戏、音乐理论的发展进行了论述,这一时期浙江音乐在音乐各个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第五章是明清时期的浙江音乐的发展,对民间音乐、民歌小曲、民间器乐、民间戏曲及说唱音乐等作了详细的论述,这一时期浙江音乐在民族民间音乐发展上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第六章对近现代时期的民间音乐作了阐述,如传统音乐、学校音乐、音乐创作、音乐理论与交流,阐释了浙江近现代音乐的转型发展过程。

作者以历史文化的发展为背景,使该书在整体上构建了一条生生不息中又有变化发展的浙江音乐文化长河,我们徜徉其中,仿佛聆听到协和动听的历史交响曲旋律的起伏。主要得益于作者对史料进行了辛苦挖掘、筛选和整理,才使该论著具有丰富的文献史料记载。贯穿全书的全过程,在各章节中穿插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其中,出土文物38幅图、歌曲谱例15幅图、演出剧照18幅、人物头像56幅,可谓是洋洋大观、图文并茂,大大增加论著的可信性和趣味性。

三、历史的视域

马克思的科学论断:“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在音乐理论研究中如果只禁锢在某一角度,不关注与其他事物间的联系,结果必然会因循守旧、裹足不前,很难拓展研究的广度。因此,做学问应打破门户之限,在厘清整体架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综合的研究,方能有所突破。

项阳认为,“音乐史学和民族音乐学实际上是两个密不可分的相互交叉的学科。”该书在写作中作者注重了音乐史学和民族音乐学的交叉与融合,如作者详细介绍了越族文化、民歌、说唱、戏曲、市井音乐、元杂剧、南戏、明代四大声腔、丝竹乐、畲族民歌等,这些历史上的传统音乐文化无不反映了民族音乐发展的历史进程。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视角决定了作者研究的方法,在文献梳理的过程中,为了使著作文献与现实活态的音乐文化相衔接,作者不辞辛苦进行了田野调查、史料追踪、访问调研,将民间音乐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详细考究,在文中插入了民歌的歌词、曲谱以及艺人的演出剧照,使生动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仿佛映入眼帘。

此外,作者还注意到音乐史学写作的“人文性”特点,音乐学家郭乃安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人是音乐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作者贯彻该思想于该著作中,写作时不是刻板地对音乐史实的陈述,更多的关注到所对应时期人的发展。体现人文性的特征是该音乐史写作的一大亮点,对每个历史时期的突出的音乐家做了详细介绍,包括其音乐著述、音乐创作、音乐教育思想等方面的影响,不仅使人们看到历史的表层,更看到这些人类创造的文明是如此的震撼。

总结

《浙音史》作为一部探索性的音乐专史著作,本书以清晰的脉络、翔实的史料、大量的图片、详细的分析、创新的理念、优美的文采完成了这部横跨了千年历史的区域音乐史导航之作,为后世研究浙江区域文化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开拓了一条康庄通途。当然,本书难免也有一些瑕疵有待完善,如对于一些论述缺乏作者的看法和总结、部分内容重复累赘、体例上可以再充实的问题,期待作者对该著作进行进一步的充实与修订。虽有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这部开拓性的区域音乐史发挥了重要桥梁作用。总之,该书值得一读,它的完成无论是从音乐史学还是区域音乐学的角度上来看,都发挥了开拓性的积极作用,为后人进行地方音乐史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性价值。在此感谢杨和平教授厚积薄发著成此书,为地方性专史研究开辟了新的光明前景。

作者简介:杨红彦(1994—),浙江师范大学2017级中国音乐史方向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音乐史音乐学浙江
Mother
Task 2
2020年浙江经信定下了这些目标
摇船歌
转型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Ethnomusicology一词中文译名的博弈
数字经济 浙江这么干
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流行音乐研究
构建西方音乐史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法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读杨和平《浙江音乐史》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