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欣赏课《渔舟唱晚》教学探究

2018-05-14 08:59钱茹
北方音乐 2018年22期
关键词:聆听情感体验

【摘要】音乐欣赏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音乐欣赏课可以很好地拓宽学生对传统或古典音乐的认知,深化学生对其音乐欣赏的情感体验。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时,不仅对音乐本体要有准确的分析和把握,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课堂,使学生在课堂活动参与中逐渐理解作品,感受作品,进行契合学生年龄段的教学设计,以激发学生在课堂欣赏中的兴趣,充分感知音乐音乐作品。本文以小学音乐欣赏课《渔舟唱晚》为探究对象,注重学生聆听与情感体验。

【关键词】渔舟唱晚;聆听;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音乐欣赏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上好一节欣赏课,首先教师要对作品本身有深刻的理解和剖析,再从学生视角看待这首有古色古韵的《渔舟唱晚》,结合五年级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带领学生参与到各种课堂活动中,感受不同乐器的音响和不同乐曲的旋律音调,注重对音乐的聆听,鼓励学生发挥充分想象力,将音乐具象化,丰富对作品的情感体验。音乐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需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来理解音乐。音乐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是音乐审美的基础,只有理解所学的音乐知识,才能准确地演绎音乐并很好地感受音乐带来的喜悦。 《渔舟唱晚》是五年级下册的一节欣赏课,关于学情,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经验都有所增强。在器乐作品的聆听上,应逐步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探究性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在进一步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动性。所以,本课笔者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1)欣赏不同版本的《渔舟唱晚》,感受夕阳下湖面上渔民丰收的喜悦,表达对大自然及生活的热爱。(2)能运用图形谱等方法,并通过赏析分辨乐器音色、演奏速度、力度、调性变化,充分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提高音乐欣赏能力。(3)初步了解古筝的基础知识,能分辨乐器的音色,进一步掌握运用图形谱的能力。

本课的重点是了解关于古筝这一乐器,了解这一乐曲所想要传达的意境,同时感受夕阳下湖面上渔民丰收的喜悦,表达对大自然及生活的热爱。难点在于能从音乐本体中的不同角度分析作品,进一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一、创设情境,注重学生对音乐的主动聆听

(一)以古筝介绍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想要使学生主动地聆听和欣赏音乐,就要创设相应的情境吸引学生聆听这首作品。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平时接触更多的是流行音乐,对于中国传统的民族器乐曲或许很少有感兴趣的,所以,刚开始要让他们对这首作品感兴趣,要先介绍古筝这一平时在他们生活中不太常见的乐器并带到课堂,让他们对其产生好奇。带他们一起聆听一些平常可能会听到的古筝曲,介绍乐曲背景,渐渐拉近古筝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比如师介绍:老师今天带来的乐器你们都很熟悉,是中国民族弹拨乐器——古筝,古筝有按、滑、揉、吟等手法,可演奏出不同的音色。下面请会弹古筝的某某同学给大家弹一小段筝曲,请大家谈谈古筝带给你的感受。(宁静、悠扬、清脆悦耳)

(二)聆听作品,鼓励学生发挥无限想象力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要在音响的基础上进行,以发展音乐听觉作为发展一切音乐能力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了解他们的所想所思,以便后面进行更好的引导。所以,我会让学生安静地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带来一种什么样的美感?想像音乐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卷。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会先介绍作品本身想要传达的意境,而是让学生尽可能无限制的想像各种画面,相信每个学生听到同一个音乐想像的画面是不一样的,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

再次聆听音乐,学生手划出旋律线,对音乐作品更加熟悉,对音乐本体有最初的欣赏判断。再请学生示范弹奏这首乐曲,同学轻声哼唱。这样学生对作品的旋律就更加熟悉。

随聆听之后,引导学生再次想像这部作品所创作的景象,可以结合一些写意的图片辅助学生进行联想,总结学生的发言,并加上一些补充。此作品创作景象描绘了如下画面,伴着黄昏,随着湖面的荡漾,渔民满载而归,和着动人的歌声,诉说着丰收的喜悦。这首乐曲改编自筝家娄树华先生,旋律流传很广,耳熟能详。第一段落同学们已经欣赏完,湖滨晚景的美好在音乐的诠释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抹夕阳下,渔民们摇曳船只,悠扬船歌令人心旷神怡。

二、将音乐具象化,丰富对作品情感体验

学生聆听完这首乐曲不一定能够很快的进入欣赏作品的状态,所以要把这首作品以形象的方式呈现在他们面前,使他们从只听到音乐到能够“看到”音乐。以几个图形谱的呈现,让他们选择他们认为能够表达作品的选项,这也是音乐评价活动中比较直观的一种表现方式。或者可以呈现几幅美丽的画面,让他们选出最符合自己心中音乐的那一副;或者呈现几个无声的舞蹈视频,让学生想一想哪一个舞蹈最可以表现所听到的音乐,使他们从听音乐到可以表现音乐,对音乐有画面感,想象力,并表演出符合这段作品旋律的声势律动。丰富音乐体验,更利于分析音乐旋律的特点,学习音乐基本要素,感受其变化,提高音乐欣赏能力。或是以配乐诗朗诵,充分感受作品音乐的魅力,丰富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

三、不同乐器的音色对比,丰富聆听体验,把握乐曲的特点

在对比聆听中引导学生关注乐器音色的不同、音乐主题的变化,层层深入,理解、感受音乐作品,丰富学生的音乐听觉经验,培养敏锐的听觉,形成欣赏音乐与表达音乐的能力。多样欣赏,在对比中寻找作品本身的特点。在这一環节我将播放小提琴独奏《渔舟唱晚》,并提问这是什么乐器,音色上与古筝有什么不同,音乐主题的发展带给你怎样的一种不同的体验。感受中西乐器演奏同一首乐器所带来的不同感受,想一想自己喜欢哪一个乐器的演奏,为什么。再找一找乐曲在不同乐器演奏时有没有带给学生相同的感受,寻找乐曲相同的地方。

对作品有了深层的感受之后,再回到对音乐本体的学习上,我会带学生唱一唱主要旋律的乐谱,加深对作品的印象。自然地从感性的作品认识到理性学习的过渡,使学生易于接受。

四、音乐与生活结合,便于学生接受

音乐不仅可以用来欣赏,还有许多功能。音乐可以供休闲,用于各种仪式,或电视影视配乐。在不同的场合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特别是网络发达的现在,我们可以从各种场所听到不同的音乐,会对音乐产生不同的感受。比如配乐,我会让学生想像这首《渔舟唱晚》适合放在什么样的场合,或配以什么样的诗朗诵等,然后告诉学生这一主题旋律曾被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用作背景音乐,三十年来每天都会从电视中传出,深入人心,同学们回去后可以关注今晚的天气预报,回味熟悉的旋律,寻找身边的音乐。再探究一下,这首《渔舟唱晚》还可以放在什么样的场合,听起来比较适合,或者配以怎样的朗诵内容,悦耳动听。

《渔舟唱晚》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其文化底蕴耐人寻味,与古诗、绘画、书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音乐背后一定蕴含着文化背景,当地的文化更给予了音乐新的意义。学生了解感受这些文化,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途径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感知作品。 伴随各种乐曲的聆听,丰富聆听体验;让音乐“看得见”,使学生身临其境;对比不同的乐器音色,认识古筝这一乐器,开拓学生音乐视野。让音乐回归生活,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音乐,知道生活中处处都有音乐;播放视频,使学生充分感受古色古韵的意境。逐步引导,让学生在好奇中探索,在欣赏中感知,在探究中想像。

参考文献

[1]张秋.《渔舟唱晚》的结构特征及艺术处理[J].黄河之声,2016(11).

[2]耿苡.古筝演绎之《渔舟唱晚》的意境和技巧[J].音乐时空,2014(12).

[3]吴晓菲.音乐欣赏课《渔舟唱晚》[J].音乐天地,2005 (04).

作者简介:钱茹(1989—),女,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光福中心小学,二级教师,硕士。

猜你喜欢
聆听情感体验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浅议
积极统筹协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的有效途径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打开音乐鉴赏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