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诊改制度要从落实教学有效性入手

2018-05-14 13:52徐彦徐宇琴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10期
关键词:技能职业有效性

徐彦 徐宇琴

[摘 要] 推行教诊改制度,是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实施质量标准与品牌理念的必然举措。职业学校首先要多在办学内因上寻找问题,聚焦提高教学效率,以精益求精的姿态来提升教学有效性,才能将教诊改三个要素和谐统一真正落实。

[关 键 词] 教诊改;课程与模式;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9-0016-02

职业教育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提倡的办学理念如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等,处处可见学校与企业携手,教学与生产相融的痕迹。经济发展从追求规模效应,进入了讲究质量、标准、效益的新阶段,对应的职业教育,完成了整合壮大等办学体量上的累积,进入到追求效益,提高综合影响力的高度。在这个节点,教育部门提出在职业教育领域推行教诊改制度,就是观察到了当前职业教育在办学与治学方面的不协调。如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与社会需求依然存在偏差;部分课程的教学开设,与教学组织开展条件、教师水准匹配度上存在严重落差。在不断深化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之际,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增强职业院校的质量意识和管理素质,既是必然之举,又是必须之为。教诊改的完整概念是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核心主语是学校的教学工作,是将教学质量作为制高点,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由此展开的分析、查验、校正、改进,这里的教学内容包括教学课程、模式、方法、条件、评价,以学校内的反思、调整、完善为主要手段,辅之以第三方权威机构的标准性评估,最终目的是促使学校建立周期性教学工作诊断改进与常规性教学质量监控有机结合的工作制度。由此可见,教诊改工作是在提升优化教学质量的框架下推进开展的,与组织教学常态工作如影随形相辅相成,既是贯穿日常教学每个步骤的工作思路,又是学校在开展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等层面的制度方略,最终实现将教、诊、改三个因素在渐进中达到动态平衡,无疑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方向,提出了明晰的实践方法。

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是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和使命,如果说毕业生是学校教育的“产品”,那么用工单位就是职业教育的“消费者”,产品质量如何,客户最有发言权。从学校教育的“出口”顺利转换成生产服务的“入口”,显性指标是学生具备的职业岗位技能素养,而衡量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是教学课程,其设置的有效性、实施的合理性、评价的科学性,直接影响对接的紧密程度。当前诊改工作中,将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分为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五个层面,课程在五个因素中居中间地位。课程是教学的载体,是联结学校教师学生的纽带,将专业能力素养粘合起来的催化剂。因此从课程角度出发,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切入点,是推进实施教诊改制度的首选步骤。

一、研究课程设置有效性

课程的优劣与教学质量的高低有直接联系,课程所蕴藏的能量,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如果将教学计划比喻成學校提供的菜单,课程便是每一道菜品,教学模式(方法)便如菜肴的制作工艺,菜品的营养价值对应为学生设定的培养目标。地区不同,民风各异,便形成川菜、苏菜等不同菜系。对应区域经济不同、岗位素养要求不等,以及技术与技能的需求特征,对课程设置提出不同标准。从课程的有效性入手,搭建以技能素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保留部分传统技艺模块,增加行业革新的知识技能,由浅入深,才可以培养学生符合时代需求的能力素养。

在日常生活中,蔬菜放久了会有黄叶,牛奶过了保质期只能丢弃,霉变的食品药品对人体有毒,职业教育课程也需要时时保鲜,课程标准要契合企业生产标准与社会进步。目前,不少职教课程处于“安全无效”的境地,其知识结构、技术要素等内容,与当前行业要求与社会新质态严重脱节,对学生的素质养成或许无毒,却也无益。教诊改的第一步便是要从课程价值角度出发,去诊断课程设置的有效性。定期研究行业或岗位群的要求,“改编”成以课程或项目为核心的教学任务,采撷整理其知识要素,形成教案学案一体化的指导材料(校本教材),在通式性与专业性上加以分类。这不是要全盘否定原先的课程知识,而是要逐步修改部分与当前行业知识不吻合的技术与内容,剔除那些“黄叶”“过期”的教学知识,明确每学期核心课程定位,不断注入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新观念,从而激活课程活力,建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价值,拉近就读与就业之间的差距。

二、提高教学模式针对性

学校有勇气甩掉一些臃肿的课程,摒弃低效课堂,创造性地开设活动式、研究式的课程项目内容,辅之以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进而提升教学有效性。教学模式是教学方法、环境、手段的综合运用,就如有了好的素材,还需要恰当的烹调方式,才能制作出可口又营养的美餐。科学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心理特点和学科认知规律双边的结合,在两个层面上加大创新实践。(1)针对教学双方主体而提出的“一体化教学”与“分层次教学”。前者要求专业教师具备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综合能力,后者要求能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主体提出不同的阶段性目标,从而帮助全体学生达成预设目的。(2)针对教学内容整合而提出的“项目教学法”和“行为引导法”。目前的教材结构和教学体系,大多由浅入深自成章节,很难看出不同版块之间能组合出何种实际模型,而这两种方法是从结论倒推其构成的要件、蕴藏的知识、具备的能力,从而来规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及过程。类似于企业生产某个产品,在分析产品结构、工艺特点、加工流程、性能指标等要素的基础上,方可进行有效生产。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基于信息化教学环境进行教学设计,采用多媒体手段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一切着力于教学成效最大化。从学生兴趣出发,从教学有效性出发,打造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微信平台,建设虚拟的学习空间,以移动互联网终端为媒介,建设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虚拟“学习圈”,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学习资源,在提高才艺与知识学习效果的同时,丰富人文素养精神,完善职业道德品行。

三、完善教学评价科学性

职业教育的教学须满足产业发展和学生发展双方需要,工作标准是教学及管理人员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达到的最低工作要求,这是进行教学诊改的基本依据。从行业岗位领域萃取合成专业知识体系,在学生心智角度研磨生成适用教学模式,平衡点便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科学性的评估。教诊改是一个不断完善、持续渐进、动态更新的过程,其推行过程与日常教学并驾齐驱。常规教学过程中,真正明显失调与违反规律的课程与方法并不很多,而低效、劣质、毫无增益的内容却不乏其中,这就需要在实施每一项教学工作时,要有“挖骨疗伤”的勇气,善于从学生习得效果角度作反思,敢于否定操作计划中的不利因素,合理、规范、科学三个层面加以完善提高。

教学评价多元化是深入推进教诊改工作的优选结果。一方面丰富教学内容多样化建设,彻底打破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实训课程的界限,以项目教学模块为主要内容,在具体实施中打乱班级、年级编制进行安排。打破理论课程教师与实训课教师的区别,以项目主带教师(项目经理)为核心,二至五人为一组安排课务,学校开足90%以上的实训项目(模块)提供给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实行学分制多样化评价。学校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所有课程设定某个学分,包括文化课、体育课、思想品德课以及开设的各个技能教学项目。将平时技能实习的每个项目成绩、学校组织的校内阶段性技能测试成绩、各级业务部门组织的技能抽测情况、学生参加各级技能竞赛成绩以及鉴定部门的技能考核、学生社团活动的参与表现绩效按照某个比例进行汇总得出,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在校学习的最终依据。

教诊改的工作理念是从教学有效性、科学性出发,以发现与解决真实问题为导向,以追求教学质量的极致为指向,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效果最大化。教诊改与常规教学互动存在,诊改效果与教学质量相互促进互为生成。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是立足于学生素质与岗位素养两个兼顾要素,研究课程有效性、教学针对性,继而完善教学评价,为学生毕业后有较广的择业途径和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服务,以打造学校专业特色、办学特色,塑造学生个性特长为抓手,全方位提升职校办学质量,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猜你喜欢
技能职业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