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间舞蹈的发展现状及传承保护路径

2018-05-14 10:51张帆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4期
关键词:传承保护发展现状

【摘要】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拥有丰厚的经济实力固然是立国强民的根本,但国家内部是否拥有深厚的艺术产物,就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价值的核心要素。山西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民间发起、民间传承的艺术发展形态,其是否受到应有的传承和保护,是每一位国人都应该挂心的事件。本文先从概括论述山西民间舞蹈的分类和特征为入手点,对其发展现状和传承保护路径进行了简单研究。希望文中所述的研究内容可为山西民间舞蹈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些简单的参考材料。

【关键词】山西民间舞蹈;发展现状;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物质文化,并且大多都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完整传承。而这些建立在不同地域和民族文化基础上的特殊文化形态,就是构成万紫千红中国文化特色的重要元素。在山西地区,民间舞蹈就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地方特殊文化,舞蹈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态,具有外观美、艺术美的双重文化艺术特征。因此,从其表现出的重要性来看,山西民间舞蹈就应该被高调发展,完善传承。故本文对山西民间舞蹈的发展现状和传承途径加以研究,具备切实的研究价值。

一、山西民间舞蹈的分类以及特征简述

(一)简要分析山西民间舞蹈的核心类别

山西民间舞蹈的历史文化传承时间极为悠久。在初期阶段,民间舞蹈以山西人在日常活动中的固定肢体形式为主,一开始,这种简单的肢体语言被人们在节日庆祝的过程中放大,而后逐渐便演化成了具有规模的、有着固定舞步状态的舞蹈形式。就当前山西所传承下来的舞蹈种类来看,多数的舞蹈形态都是以舞蹈为主,以道具作为精神核心。[1]且多数道具都与“鼓”相关,花鼓、扇鼓等乐器,就是当前最为核心的道具种类。而与其對应的舞蹈种类,就是以鼓命名的花鼓舞、扇鼓舞。因山西舞蹈的形式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山西也被称为花鼓之乡。与花鼓舞齐名的还有一些以其他道具为主的舞蹈种类,例如,狮子舞、秧歌舞和社火舞。社火舞蹈多在小城和乡村中表演,其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少进入到大城市中进行表演。而民国期间,以牛斗虎、脑蝴蝶、河湾村龙灯等社火形式为主的舞蹈也逐渐蔓延到了城市中。

这些都是山西民间舞蹈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类。

(二)山西民间舞的特征分析

在山西省的传统文化中,除了历史文化等文化特征比较明显的类别外,舞蹈也是山西省极具代表性特征的文化财富。不同地区的人民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都会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地区喜欢用文玩或字画的形式来传达,有的则喜欢建造博物馆以保留物质文化。而山西省则将舞蹈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类别,因此,山西民间舞蹈与国内其他种类的舞蹈均有着不同之处,其舞蹈的发展来源于山西的民间生活,也成长和传承于民间生活,自身具有无可替代的行为艺术价值。其具体的特征可以分为三个要点,其一,山西民间舞以民间活动为初期形态,舞蹈形式既代表着山西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山西人民物质生活的真实写照。其二,山西民间舞具有一定的表演文化特征。山西民间舞蹈的主要形态以大幅度的肢体舞动为主,动作也比较贴近于生活实际,是一种建立在民间生活基础上,但又超脱于生活境界的一种艺术表现状态。[2]因此,在多数“有名有姓”的山西民间舞蹈中,舞蹈整体的结构都能呈现出明显的故事推演特征,即观众能够通过舞蹈的形态,观察出该舞蹈所要表达的背景含义。其三,山西民间舞蹈的重点在于舞,但对于道具和戏曲音乐的选择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多数舞者在翩翩起舞时,其背景音乐都是山西当地的民歌民谣,而这两种均建立在山西精神文化基础上的艺术形式,能更加深入地突出山西民间舞的地方文化特色,从而使整个舞蹈艺术的呈现过程仿佛就是一种对于山西民间文化的再现。也正因山西民间舞蹈存在着复杂的精神文化特征,使山西民间舞的表演难度也非常高。

二、山西民间舞蹈发展现状的简要分析

但在抗日战争期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晋东南地区社火活动因无少女应命,就在短期间“失传”了。而当抗日战争结束后庆祝人民公社成立时,晋东南地区的社火舞蹈又再次举行,参与者和围观群众甚至达到了十万人以上,晋东南地区再次进入了社火舞蹈的兴盛期。山西民间舞蹈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其更多的艺术内涵都是建立在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当前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现代化发展的阶段,人们对于历史艺术文化的维护和发扬热情正逐渐减退,老一辈的表演艺术家逐渐老去,而新一辈的传承者却越来越少,这便使得传承和表演途径本就窄小的社火舞蹈,越发失去了维持原样传承和推广的可能性。虽然国家近年间已经逐渐重视到保护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性,但相关部门在实践方面却明显没有达到国家预期的传承保护标准。在一些山西民间舞蹈的“保护”活动中,多数举办方都会产生文化偏移的错误现象,即过于重视传承形式,而不会去发掘真正具有传承价值的山西民间舞蹈艺术,使得参与传承的只是一种文化形式,不具备民间舞蹈的艺术文化内涵。同时在当前山西境内已经成型的舞蹈文化保护组织的人员结构中,多数负责人的年龄都在40岁以上,人员结构明显出现青年断层现象。而舞蹈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都是一种极为艰苦的工作,需要年轻人肩负起传承和保护的历史责任,但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山西民间舞蹈要构成行之有效的传承模式,仍有很长一段路程要走。

三、山西民间舞蹈的传承保护路径分析

(一)应增加山西民间舞蹈的传承保护渠道

目前在宏观层面,我们国家已经重视到了山西民间舞蹈传承的重要性,因此开展相关的传承保护工作其实不难,但难点在于如何找寻到可用并且长期有效的传承方式,因此这便需要相关负责人针对传承保护渠道进行拓宽方面的研究。

首先,山西当地政府以及各个偏远地区的管理团队应该意识到舞蹈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要在接到上级文件后,第一时间在政府内部成立一个专门的舞蹈文化传承保护行动小组,由小组成员分批进入到山区等历史文化特征保留的比较完整的地区加以探查。[3]探查的目的在于采集民间现存的舞蹈文化,要将舞蹈成型、舞蹈发展再到舞蹈的主要形态尽数记录。对于有传播价值的山西民间舞蹈艺人,行动小组需要特别将其记录,并定期为其下发物质保障,保证这些艺术文化的传承者有能力继续传承衣钵。

其次,行动小组需要在文化发展较为畅通的地区间联系当地媒体,号召文化传承对于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根据政府的具体条件,在靠近城区的地点建立民间舞蹈培训基地,让城市里的山西孩子也能够高效履行文化传承的责任。

最后,行动小组需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寻找文化保护和传承相关组织以及民间志愿者,尽可能招揽更多的人员参与到传承和保护的行动中,以人员扩充放大山西民间舞蹈传承和保护精神的传播效果。同时,小组成员也应该与各地教育局展开交流,适当在学校中开展传播山西民间舞蹈传承的讲座,而舞蹈志愿者可以各地走访,为不同地区的孩子们教授民间舞蹈,真正将传承和保护的责任和义务传达给每一位山西孩子,争取在走访教育中实现对长期传承行为的高效铺垫。

(二)以基础教育为主,建立行之有效的山西民间舞蹈传承机制

从上文分析的发展现状中我们不难总结,当下若要构建长期的舞蹈傳承机制,就必然应该从培养年轻人的角度入手,要尽力将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工作传递给年轻人,调转他们在现代化社会中的传承思维。对此,需要山西教育部门加以全力配合。首先,教育部需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将山西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加入教育体系中,让学生从小就能够对舞蹈文化的传承有着清晰的责任意识。其次,在高中以及高校等教育环境中,教育部应该与教育管理人员商议设定山西民间舞蹈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同时也应该将民间舞蹈加入体育课程的可选科目中,从而在整个山西省的教育体系中,充分将山西民间舞蹈的传承和保护意识融入其中,为山西民间舞蹈未来的传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扩充表演舞台,让民众更加重视民间舞蹈的传承

除了在教育界中加以融合,山西民间舞蹈的传播舞台还可以重新在民间“开花”。首先,各地的行动小组可以在社区内组织中老年群众学习传统的山西民间舞蹈,并将其编制为“广场舞”的形式,利用广场舞的传播和推广优势,加大山西境内对民间舞蹈的理解和传播广度。其次,行动小组要及时联系山西省内的各个民间舞台组织,应尽量多地为民间舞蹈表演者提供可以展现舞蹈的舞台,重新在民间收获相对固定的观看人群。尤其要注重在城市中的文化传播,要争取让山西人重新意识到地方文化的“根源血亲”,充实山西民间舞蹈的传承底气。

四、结语

本文以山西民间舞蹈为主,对其发展现状和传承保护路径展开了简单研究。研究表明,山西人若要有效保护和传承山西民间舞蹈,就应该将基础教育作为切入点,扩大山西民间舞蹈的表演渠道,提升山西人对于文化传承保护的根本意识。这样才能真正高效地、有价值地完成山西民间舞蹈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潘虹.万荣花鼓在山西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J].中国民族博览,2016(1):126-127.

[2]黄沁,王龙生,郎启训.舞蹈生态学视阈下莽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路径[J].红河学院学报,2016,14(4):17-19.

[3]赵佳妮.山西民间舞蹈作品的当代审美传承[J].电视指南,2017(21).

作者简介:张帆(1985-),女,汉族,山西高平,硕士研究生(在读),助教,长治学院音乐舞蹈系,中国古典舞。

猜你喜欢
传承保护发展现状
宜兴紫砂原料市场的开采现状与保护创新研究
隆尧招子鼓传承保护研究
广东粤语发展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护策略探究
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性及传承发展探析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民间组织在粤剧传承保护中的作用分析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古村镇调查法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