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柱式在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018-05-14 10:51管斐斐张晓清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4期
关键词:古罗马古希腊

管斐斐 张晓清

【摘要】柱式是欧洲建筑艺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古典柱式分为古希腊三柱式和古罗马五柱式。罗马五柱式是希腊三柱式的继承、延续和发展。西方古典柱式艺术是西方建筑文化中最杰出的成就之一,成为西方古典建筑文化的典范。鸦片战争后,西方古典建筑柱式在中国广泛传播,并对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键词】古典柱式;古希腊;古罗马;近现代建筑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柱式,指石质梁柱构成的规范,是一整套古典建筑立面形式生成的原则,是西方古典建筑的核心,具有丰富的人文与历史内涵。它源于古典时代,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之后支配了三百多年的西方建筑景观,并传播到了全世界。即便在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兴起之后,它也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以各种形式出现在现当代文化景观中。古典柱式是西方古典建筑的重要造型手段,包括古希腊三大经典柱式(多立克、爱奥尼亚、科林斯)和古罗马五柱式(塔司干、多立克、爱奥尼亚、科林斯、混合式),共称“古典五柱式”。

一、古希腊三大经典柱式

多立克柱式:特点是柱身比较粗壮宏伟,柱径与柱高比为1:4~6;开间比较小,柱间距约为柱径的1.2至1.5倍;柱式没有柱础,雄健的柱身从阶座上拔地而起;柱身有20个尖齿凹槽,收分和卷杀都比较明显;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圆锥台,显得粗壮有力;檐部高大厚重,高约为柱高的 1/3;整个多立克柱式像威武雄健的男性,故又被称为男性柱。多立克是风格成熟的柱式,彰显出男人成熟躯体的阳刚之美,表现着刚劲雄健的性格。雅典卫城著名的帕提农神庙就是多立克柱式。

爱奥尼亚柱式:特点是柱身比较纤细修长,柱径与柱高比为1:9~10;开间比较宽,柱间距约为柱径的2倍;有多层柱础;柱身有24个平齿凹槽,垂直线纹更为精细,中部鼓出不大明显;柱头是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显得优美典雅;檐部比较轻巧,高度与柱高的比例为1:5;整个爱奥尼亚柱式犹如柔美秀丽的女性,又被称为女性柱。爱奥尼亚柱式比较纤细轻巧并富有精致的雕刻,具有优雅高贵、轻松活泼、自由秀丽的女人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庙。

科林斯柱式:特点是柱身更为纤细修长,柱高和柱径之比约为10:1;有圆盘状曲线雕饰的柱基;柱身有24个平齿凹槽;提篮式的柱头是最大特点,柱头纹饰用毛莨叶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显得纤巧华丽;檐部比较纖巧,与柱高的比例为1:5;与多利克柱式的质朴壮实和爱奥尼亚柱式的挺拔秀雅相比,科林斯柱式转为豪华富丽,装饰性更强。爱奥尼亚式柱头只做正面设计,并未考虑从任何方向角度都可观看;而科林斯式柱头四周都围绕毛茛叶,能够从各个方向欣赏。因此,科林斯柱式特殊的地方并非在于构造上之方便性,而在于其装饰性的效果。或许是因为科林斯柱式太过于虚饰,或许是因为希腊人太过于保守,科林斯柱式在希腊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应用也并不广泛,反而到了罗马时期,被罗马人加以大大的利用。雅典的宙斯神庙采用的就是科林斯柱式。

二、古罗马五柱式

西方石柱样式真正的发扬光大者是古罗马人。他们继承了古希腊的柱式,并根据新的审美要求、技术条件和装饰手法,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升级。古罗马人在延续了古希腊三大柱式的基础上又创造了两种新柱式:塔司干柱式和混合柱式。塔司干、多立克、爱奥尼亚、科林斯和混合式,被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称为罗马的五种柱式。

罗马多立克柱式:和希腊多立克柱式相近,保留了原设计的雄伟质朴,增设了圆环形柱础,柱身宏伟粗壮,刻有凹槽,槽背有棱角,通常是16~20条。柱头由方块和圆盘组成,柱头下端有一圈环状的装饰。柱高为柱径的4~6倍,整体给人以男性身体健硕的美感。

罗马爱奥尼亚柱式:变化较小,保留了24条凹槽(槽背呈带状)和柱头正反面的涡卷,但把柱础改为一个圆盘和一块方板,在涡卷连接装饰上也把原来的曲线改成了水平直线。

罗马科林斯柱式:在设计上沿用了古希腊科林斯柱式装饰风格,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部分由毛茛草和涡卷图案组成,涡卷图案成双展现。古罗马人最偏爱这种华丽丰富的科林斯柱式。

罗马塔司干柱式:希腊多立克柱式的改造,其实是希腊多立克柱式的简化版,也是古罗马最早的柱式,较古希腊多立克柱式的设计更粗短,处理更简单,比例更粗犷。最大区别是柱身不开槽,下部有柱础,因柱式十分结实,经常出现在古罗马时期多层建筑的底层。

罗马混合柱式:又称复合柱式、组合柱式,是古罗马人对科林斯柱式的完善,他们根据当时的审美要求、建筑设计者的美好愿景和技术条件加以改造和发展,创造了一种在形似花篮的科林斯柱头上再加一对大涡卷的爱奥尼亚柱头的混合式柱式,更加华丽、细密、纤巧和豪华,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欧洲建筑,一些教堂、宫殿、官邸和部分公共建筑的柱式常常是古罗马人的这种风格。

三、古典柱式在中国近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古典柱式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留给后人的最真实有效的艺术史学研究遗产,由于时间跨度长,传播地域广,可以说是美术史上独特的现象。回望整个建筑美术史可以感受到,古典柱式在西方建筑中一直处于继承发展和延续使用中,其强大的功能、不朽的审美样式和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同样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上海万国建筑博物馆便是西方经典柱式在中国近现代建筑中应用的最好例子。

外滩7号,原来的电报大楼,现为泰国盘古银行上海分公司。建筑立面为欧洲文艺复兴风格,假5层的砖石结构,外立面装饰讲究,为完全对称的三段式,每层都采用了变化多端的古典风格柱子,或用来承重,或只作为装饰;底层正大门是两根粗壮的多立克柱子作支撑。第二层窗框镶嵌着椭圆形和三角形窗楣,两边有巴洛克式方形立柱。第三层和第四层立面装饰有爱奥尼亚的双壁柱和单壁柱。整幢大楼立面富于变化,充满立体感又注重统一、对称、庄重、优雅,颇具艺术韵味。

外滩9号,旗昌洋行大楼,招商局上海分公司。三层砖木结构,外观仿文艺复兴式样,是一幢具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面向外滩的主立面以正大门为中轴线,两侧形成对称,每层有明显的腰线。底层为石砌外墙,大门两侧各有两扇罗马拱券型的落地长窗;第二层和第三层是清水红砖墙,拱形木框窗,有内阳台,以古典式柱子作支撑:第二层是塔司干式的8根双立柱和2根单立柱;第三层是科林斯式的8根双立柱和2根单立柱;顶层是雕花的尖拱屋顶。白色的塔司干和科林斯立柱与红色的砖墙形成鲜明对比,彰显出古典主义建筑的韵味,整个设计独特新颖,在外滩群楼中享有“万楼丛中一点红”的美誉。

外滩12号,汇丰银行大楼,现在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是远东最大的银行建筑和世界上第二大银行建筑,至今依然被公认为是外滩建筑群中最漂亮的建筑。大楼华丽,充满历史感,是中国近代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最高杰作。英国人自诩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华贵的建筑”,是一幢仿古典主义风格的庞大矩形建筑,采用严谨的新古典主义立面构图,横纵三段式划分。两道粗犷的横行线条在二、四层楼间通体横贯,层次分明,韵律十足。六根巨大的科林斯式立柱纵贯大楼的二至四层,以单、双、双、单的方式排列,形成错落有致的柱廊,成为外滩立面的重心,立柱背后的墙面则大块向内凹进,使整幢大楼富于变化,既严格对称,又错落跌宕,立体感尤其强烈。穹顶塔楼上是多立克柱式的柱廊。

外滩15号,华俄道胜银行大楼,现为上海外汇交易中心。是外滩第一幢以天然石塊堆砌起来的建筑,外观呈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复古建筑风格,以正门为中轴线形成对称式,结构坚实,装饰精致。底层大门有4根多立克的双立柱;二到三层中间纵贯2根高大的爱奥尼亚柱子,两边纵贯方形壁柱,柱头饰有精美浮雕图案,第二层两边带三角形窗楣的拱形窗户也装饰有古典的爱奥尼亚立柱。整个建筑形状犹如法国凡尔赛小特里阿农宫。

外滩16号,原台湾银行大楼,现招商银行。大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幢具有日本近代西洋风格的建筑,但又广泛吸收各国建筑的长处,成为一个多种风格建筑的混合体。东主立面竖有四根粗大的欧洲古典主义式圆柱,柱头是科林斯的毛茛叶形状结合富有东方色彩的回纹装饰图案,十分别致;南立面是同样柱头的方形壁柱。整个建筑外观兼具欧洲古典主义复兴风格,看起来像一个简化的希腊神庙,别有一番韵味。雕饰虽简素,但立面简洁、柱式古典的风格显得与众不同,与外滩这条黄金天际线上其他形形色色的建筑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四、总结

古希腊三柱式与古罗马五柱式合称西方古典五柱式,是西方建筑的基本主题,影响非常深远。它用最简单的梁柱结构体系表达着饱满的人文精神,这也是它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今天的建筑创作中,尊重这份宝贵的世界遗产可以从中领会更多的人文主义内涵。古典建筑中沉淀的历史信息,让后人能够有可能与几千年前的古人对话,领略当时的民俗风貌,就像是一场时空的穿越。历史的长河在不停地向前奔流,而古典建筑就像是江中的石块,静静地看着人世间的离合悲欢,默然吐露着自身的故事,等待后人探索与挖掘。

参考文献:

[1]陈平.外国建筑史,从远古到19世纪[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罗小未,蔡婉英.外国建筑历史图说[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

[4]王其钧.西方建筑图解词典[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管斐斐(1982-)女,汉族,江苏南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张晓清(1981-),男,汉族,江苏南通人,本科,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古罗马古希腊
打开历史,探索奥秘
快乐在哪里?
古希腊之旅
快乐在哪里
第九回 古罗马人钟爱写实的浪漫
古罗马艺术从何而来?
竞技场的数学之谜
从古希腊的宫殿走来
榨橄榄器
现代角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