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平衡的钥匙在自己手中

2018-05-14 12:54王延群
健康人生 2018年2期
关键词:娱乐人体情绪

王延群

我国最早的医学名著《黄帝内经》记载“精神内伤,身必败之”,还特别强调“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在一切对人体不利的因素中,最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情绪。良好的情绪是人体的一种最有助于健康的力量。因为当人精神愉快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指挥作用加强,人体内进行的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保持着旺盛的新陈代谢。因此,不仅食欲好、睡眠香,而且头脑敏锐,精力充沛。而长期情绪忧郁、恐惧悲伤、嫉妒贪求、愤怒激昂或情绪紧张的人比精神状态稳定的人容易患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精神病、哮喘、青光眼、癌症等。这就是说,用乐观的精神取代不良情绪,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心理保持在一种健康状态呢?有关心理学家提出了以下方法,希望对您会有所帮助。

1.不要过分苛求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抱负,有些人把自己的目标定得太高,根本实现不了,于是终日郁郁寡欢,这实际上是自寻烦恼;有些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有时近乎苛刻,往往因为小的瑕疵而自责,结果受害者还是自己。为了避免挫折感,应该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的范围之内,懂得欣赏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心情自然就会明朗舒畅。

2.不要处处与人争斗。有些人心理不平衡,完全是因为他们攀比心太重,处处以同事或邻居作为竞争对象,千方百计与人争斗,使得自己经常处于紧张状态造成的。其实,人与人之间应和谐相处,只要你不敌视别人,别人也不会与你为敌。与人为善,宽厚待人,少有敌对情绪,心境自然平静、安详。

3.不要嫉妒别人。嫉妒是腐蚀人心灵的毒汁。德国格赫博士指出:容易产生嫉妒情绪的人会出现胃口差、胸中郁闷等。嫉妒别人等于自寻烦恼,与其羡慕、嫉妒别人,不如自己脚踏实地去努力争取。

4.对亲人期望不要过高。妻子盼望丈夫飞黄腾达,父母希望儿女成龙成凤,这似乎是人之常情。然而,当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时,便会大失所望而陷入到痛苦之中。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道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长处和短处,何必非要别人迎合自己所制定的标准呢?

5.转移思想。在现实中受到挫折时,烦恼会油然而生。这时应该暂时将烦恼放下,转移思想,去思考或从事一些自己喜爱的事,如运动、打球、读书、听音乐或看电视等,以新的兴趣和想法来淡化原来的不良心境,待心平气和时再重新面对难题,思考解决的方法。

6.适当让步。成大事者处事无不从大处着想,只有无见识的人才会去钻牛角尖。明智的人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只要大原则不受影响,在小事上不必过分固执己见,适当作些妥协让步,这样可减少矛盾和麻烦,减少自己的烦恼和不必要的精力浪费。

7.对人表示善意。生活中被人排斥常常是因为自己有戒心。如果在适当的时候表示自己的善意,诚挚地谈谈友情,伸出友谊之手,那么自然就会朋友多,隔阂少,心境会变得平静。

8.找人倾诉烦恼。生活中的烦恼是常事,当遇到不幸、烦恼和不顺心的事之后,切勿忧郁压抑,把心事深埋心底,因为这样只会令人更加抑郁苦闷,有害身心健康。要尽量把自己的烦恼告诉亲人、知心朋友(特别是异性朋友),倾诉可取得内心感情与外界刺激的平衡,经过一番宣泄之后,心情会顿感轻松舒畅。自言自语也行,对身边的动物讲也行。

9.帮助别人做事。助人为快乐之本。帮助别人不仅可使自己忘却烦恼,而且还可以表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及获得珍贵的友谊和快乐。

10.学会疏导激愤情绪。当我们勃然大怒时,容易丧失理智,做出许多错事。因此,要学会“制怒”,防止失态干蠢事。与其事后后悔,不如事前自制、提高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

11.在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件事。心理学家发现,忧虑、精神崩溃等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面对很多急需处理的事情,精神压力太大而引起的。要减少自己的精神负担,不要同时进行一件以上的事,以免弄得身心交瘁。

12.积极娱乐。生活中适当娱乐,不但能调节情绪,舒缓压力,还能增长新的知识和乐趣。读书、旅游、听音乐……娱乐是消除心理压力的最好办法,娱乐方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心情舒畅。“不管面临何等样的目前的烦恼和未来的威胁,一旦画面开始展开,大脑屏幕上便没有它们的立足之地了。它们隐退到阴影黑暗中去了,人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工作上面。”

13.知足常乐。不论是荣与辱、升与降、得与失,往往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宠辱不惊,淡泊名利,做到心理平衡是极大的快乐。

14.学会忘却。忘却也是保待心理平衡的好办法。忘记烦恼、忘记忧愁、忘记苦涩、忘记失意、忘记昨天、忘记自己、忘记他人对你的伤害、忘记朋友对你的背叛、忘记脆弱的情怀、忘记你曾有的羞悔和耻辱……这样你便可乐观豁达起来。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对于荣辱、富贵、贫穷、诽谤、嫉妒、酸楚等社会附加物,一笑置之,那么你就得到解脱了,心理就平衡了。忘却有害无益的人和事吧,保持心理的平衡。

15.充足的睡眠。不按时睡眠很有可能会造成睡眠紊乱,而失眠不仅使人体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染疾病,而且会使人心情烦躁,注意力、行动力降低。要想有好的睡眠,首先,要有好的生活规律,按时上床;其次,每天要保证足够的运动量,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睡眠,还能提高睡眠质量。睡得好不好与睡眠时间不成正比,而与睡眠深浅成正比。

猜你喜欢
娱乐人体情绪
人体冷知识(一)
人体可笑堂
人体可笑堂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娱乐眼
情绪认同
努力学,尽情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