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新人,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

2018-05-14 17:41
雷锋 2018年7期

今年的高考作文中,“新时代”成为不少省份在命题时不约而同的关键词。需要“写给2035年的自己”不只是考生,还有更多与时代同行的人。

从2035年倒数200年,有一名德国青年,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高中毕业作文中,他畅想了自己的未来:“当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服务的职业,我们得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他叫卡尔·马克思,至今他的思想仍然闪耀光芒。

同樣,从2035年倒回73年,有一个22岁的年轻士兵在日记中写道:“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幸福的。”那一年,这个士兵不幸牺牲了,但他成了当年青年崇高的道德榜样,他的名字叫雷锋。

我们党历来重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就是帮助培养和教育劳动群众。”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既被现实社会所塑造,又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实现自身发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人是决定性因素。党的十九大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大命题,把“培育什么样的价值观”同“培养什么样的人”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抓住了价值观建设的根本,体现了我们党对核心价值观建设认识的深化和拓展。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时代的发展,总会在人们身上打下鲜明的烙印。百年前的中国,一群踏着时代节拍的青年人,用一本《新青年》开启了新文化的篇章;69年前,一群从青年时就敢于“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时代翘楚,让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带领中国人民站了起来;40年前,一群青年人乘着浩荡春风,成为创造中国奇迹的生力军,让“改革开放”成为中国最好的名片。

与老一代人相比,今天的年轻人在中国发展最快、最好的年代,告别了物质的贫困,远离了信息的匮乏,拥有更良好的教育、更开阔的视野、更优越的环境。不管是身处象牙塔的年轻大学生,还是扎根基层的青年村官;不管是枕戈待旦保家卫国的热血军人,还是穿行于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都在用坚实的肩膀扛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也是担当者的时代。历史总是抛弃那些征途上的懒惰者、懈怠者、无为者,而将那些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镌刻在丰碑上。马克思是我们的人生导师,雷锋是我们永远的学习榜样。长风过隘口,奋斗正当时。我们躬逢新时代,就应建功新时代,奉献新时代。只要把个人梦想汇入时代洪流,永葆“愿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的抱朴如初,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就一定能“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让人生的色彩更加绚烂。

(执笔:辛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