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加强大学生伦理道理教育

2018-05-14 16:11陈国静陈艾欣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伦理道德价值观大学生

陈国静 陈艾欣

摘要:当前,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受其影响,大学生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也发生了许多变化。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势在必行。文章归纳了大学生伦理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字:大学生;伦理道德; 缺失现象

一、伦理道德的概念

伦理道德是人们在社交过程中需要遵循和坚持的道德标准和规范,涉及人们思想、行为、生产、生活等方面。

二、大学生伦理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公德意识缺乏

公共道德是指人们在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和公共财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素质,大学生公德意识缺失主要表现为乱扔垃圾、食堂用餐插队、图书馆自习室占座等。

(二)诚信意识淡薄

大学生社会生活经验相对较少,尚未意识到个人诚信的重要性以及失信的严重后果,存在考试作弊、恶意拖欠学费、制造虚假简历等现象。

(三)个人信仰迷惘

少数大学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信仰迷惘,信仰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

(四)自我意识过强

如今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受成长环境的影响,独立性较差,人际交往也呈现出两面性。一方面,他们很乐意与人沟通,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比较自我,集体观念意识淡薄。其中部分学生过于强调自我,对己宽容,对他人严格,包容性较差,人际关系不和谐[1]。

(五) 道德品质低下

目前,大学生整体道德素质良好,但仍有少数学生出现打架、偷窃等不良行为,甚至发生校园投毒等恶性事件。

三、大学生伦理道德缺失的原因

(一)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与外界的接触面进一步扩大。但由于他们缺乏社会经验,辨识能力、批判能力较弱,易受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二)网络时代的影响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的主要渠道,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再加上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尚未成型,甄别能力弱,易受网络不良思想的影响[2]。

(三)学校德育教育存在不足

当前,高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忽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另外,高校传统德育教育内容存在不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等问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四、加强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推进公民道德教育,弘扬传统美德

通过学校校园网站、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公民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为人师表形象

教师应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知行合一,为学生做好榜样[3]。

(三)积极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育人环境

第一,加强宿舍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氛围,如开展文明宿舍评比活动等。第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举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效结合起来。第三,加强榜样引领作用。表彰和宣传大学生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发挥榜样的作用,带动学生整体发展。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教育内容

开展社会调查和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状况、舆论和道德理论等,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学会奉献的道德品质。

(五)抓好诚信品德教育,培养责任意识

第一,充分利用“两课”、主题班会、实践活动等,增加和渗透诚信教育的新内容。第二,加强惩戒和监督力度。严格考试纪律,对作弊和违纪的学生按照校规给予严格处理。

(六)抓好网络思想教育,规范网络行为

第一,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学校应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减轻不良舆论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第二,加强网络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利用典型案例多方面、多角度地分析和强调文明上网的重要性,进一步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

参考文献

[1]高鹏超.关于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幾点思考[J].林区教学,2011(6):50-51.

[2]王波.中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5):128-129.

[3]于丹.新时期高校德育管理人本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伦理道德价值观大学生
黄河文化对眷村文学的影响
我的价值观
城镇化进程中新的伦理道德文化的迁移与重塑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
刍议师范生伦理道德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