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依法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浅析

2018-05-14 16:11龙英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依法治校要求途径

龙英

摘要:依法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是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依法进行学生管理的含义和特点,依法进行学生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依法进行学生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以及依法进行学生管理的基本途径等。

关键词:依法管理;依法治校;要求;途径

高职院校在推进依法治校工作时,应认真研究如何依法进行学生管理,将学生管理工作纳入法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文章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实际,对依法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做了初步的探索与分析。

一、依法进行学生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一)依法进行学生管理的含义

依法进行学生管理广义上是指学校依据国家授权,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的总称。而狭义上是指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实施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学籍管理、生活管理、安全管理等。

学校学生管理的实施主体是学生管理职能部门及具体从事学生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所有人员。在学生管理活动中,应按照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实施管理,逐步实现学生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1]。

(二)依法进行学生管理的特点

第一,特定性。依法进行学生管理的主体是特定的,只能是在学校担任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包括学生管理职能部门(学生管理处、招生就业处)人员,如辅导员、班主任等,担任德育课程教学的教学人员和其他科任教师。

第二,约束性。无论是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是负责具体学生管理事务的辅导员、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在实施学生管理活动中,都必须受教育法律法规的约束。

第三,特殊性。对学生依法进行教育管理时,既不能任意行使权利,也不能随意放弃义务,而应集权利和义务为一体。

二、依法进行学生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

首先,依法治校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其次,学生管理工作在学校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决定了依法进行学生管理是高职院校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二)有利于推进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及规范化

依法进行学生管理能使学生管理责任主体准确把握学生管理的法定权利和义务,以便在实施学生管理时,正确行使权利,切实履行义务;依法进行学生管理能使教师准确把握学生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进行学生管理能大力促进教师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实施学生管理,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规范学生管理工作,解决学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处理和解决学生管理中出现的法律纠纷。总之,依法进行学生管理可促进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对维护学生权益,构建文明、和谐、安定的校园秩序,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有利于正确解决学院与学生的法律纠纷

随着法制教育的持续开展,高职院校学生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生与校方的纠纷呈增长趋势,因学生管理不当而引发的法律纠纷屡见不鲜。这类法律纠纷如果处置不当,会对学院正常的教学、管理及生活秩序带来严重的干扰。依法进行学生管理、处置纠纷,不但能合理合法解决问题,也能消除因处置不当而引起的不稳定与不和谐。

(四)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内容,在具体管理中,不严格依法办事会侵害到学生的合法权益。因此,要求学生管理责任主体树立法治观念,坚持依法开展学生管理,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三、依法进行学生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明确学生在学生管理中的法定权利和义务

1. 权利类别

学生的法定权利包括以下几种:受教育权,指学生享有均等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权利;人身权,指高校学生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不可转让的权利,是普通公民最基本的民事权利;财产权,指高校学生依法享有的对物的排他的支配性权利;政治权,指高校学生依法享有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以及在政治上表达个人见解的权利;诉讼权,指高校学生为解决争议进行诉讼活动,要求国家司法机关予以保护和救济的权利;听证权,指高校学生有权参加高校举行的听证会,并在听证会上陈述、举证、质证和申辩及建议的权利;申诉权,指高校学生因高校的错误或违法决定,致使本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有权向高校申诉理由,提出改正或撤销决定、判决或赔偿损失的请求权利;求偿权,指高校学生在其正当权利、资源等因个人或集体而遭受侵害时,所具有的要求赔偿的权利;获得学历学位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20条对此进行了具体明确的规定;转专业与转学申请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21和22条明确规定学生有转专业与转学申请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43条还规定学生享有以下权利,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

2. 义务类别

学生的法定义务包括以下幾种:接受高等教育的义务、养成良好品德的义务、按时缴纳学费的义务、因获得救助而产生的义务、学籍管理方面应承担的义务、完成规定学业的义务、遵守维护校园秩序方面的义务、服从学校管理的义务。

(二)依法进行学生管理的范围和内容

1. 学生管理的法律依据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责任主体必须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中的相关条款规定,开展和实施学生管理活动。

2. 依法进行学生管理的范围和内容

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是指管理责任主体对学生在校内校外以各种形式开展的正式和非正式的活动中的日常行为规范所进行的管理,其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必须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具体包括课堂学习管理、实践教学管理、食宿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文体和其他活动管理、校园秩序与校园安全管理等。

学籍管理是指对学生身份、资格的管理。具体包括招生、入学、学籍变动、毕业、就业等方面的管理。

班级管理是指对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教学、生活、各种校内校外活动等的管理。

处分处罚管理是指对学生在校期间违反校纪校规或法律法规受到处分处罚时,对其进行的管理。

(三)依法进行学生管理的基本要求

1. 学生管理的内容要合法

高职院校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学籍管理、班级管理、学生处分处罚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一方面,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必须严格依法执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制订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背离法律法规的基本精神。

2. 学生管理的程序方法要合法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活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比如,学籍管理中关于学生休学、复学、转学等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处分处罚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学院与学生发生法律纠纷时处理纠纷的程序和方法等,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3. 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高职院校在处理和解决学生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时,应从法律的角度出发,在依法处理问题的同时,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四、依法进行学生管理的基本途径

(一)增强依法进行学生管理的意识

1.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受人治和专制观念的影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轻视法律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工作管理者缺乏法治意识。要想推进和实施依法治教,做到依法管理学生,就必须消除这些错误观念的影响,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2. 牢固树立有权力就有责任、有权利就有义务的意识

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教育、引导学生管理责任主体,即全体教师和各级学生管理人员,明确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在学生管理活动中,既要依法享有权利,又要依法履行义务,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并牢固树立相应的法律意识。

3. 牢固树立厉行法治、投身法治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

建设法治学校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这就决定了依法治校、依法进行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建设法治学校、推进依法治教的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教育和引导全体教师、各级教学管理人员,牢固树立依法治教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地投身和参与依法治教活动,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4. 牢固树立自觉信法、尊法、守法意识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拥护。全体教职员工只有真正做到从内心信仰法律、尊重法律,依法治校、依法管理学生工作才能得到有效推进和实施[2]。因此,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教育引导全体教师、各级教学管理人员,树立信仰法律、尊重法律的意识,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遵守者和捍卫者。

(二)健全完善学生管理制度

1. 建立健全学生管理规章制度

高职院校在依法治教工作的整体推进和实施过程中,应完善现行规章制度。一方面,对不符合依法治校要求或互不协调的管理制度应及时修正、废止,保证规章制度体系总体协调一致;另一方面,借助依法治教工作的推进,按照国家现行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重要制度文件,及时对照并修订学院内部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健全和完善学院内部学生管理制度体系。

2.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实施细则

国家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只对职业教育作宏观规定。为使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执行更符合高职院校实际,需依据法律法规制订相关的实施细则,这是保证高职院校管理学生有法可依的必然要求。实施细则是学院内部制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积极推进法律教育,提高全员法治素质

1. 各级教学管理层要带头学法

各级管理人员如果不知法、不懂法、不学法,就难以做到依法治教、依法履行职责。因此,各级教学管理层要带头学法,把履行教学管理职责所需的法律知识作为现阶段学法的重要内容,掌握法律授予的管理权力、行使这些权力的原则和程序以及不依法治教应承担的责任等。

2. 要在全体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法律教育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中有关教师业务培训的规定,制订学生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培训计划,对法律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完成时间等作出明确规定,使学生管理人员法律教育培训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通过教育培训,强化学生管理人员的法治思维、法治素质和法治能力。另外,为确保法律教育学习的实效,应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考核学法情况。

五、结语

綜上所述,依法进行学生管理是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学校应高度重视依法进行学生管理工作,并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管理人员依法进行学生管理的素质和能力,紧密联系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实际,不断探索依法进行学生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使学生管理工作步入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推动依法治校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恩伦,杨挺.高等教育政策法规[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2]谭秀深.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依法治校要求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当代大学法治文化的构建
中职学校学生维权的意义探析
依法治校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制度化建设研究
简议小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使用的要求及其措施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黔东南日报》:地方报纸重大主题报道的选题与采写技巧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