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之名的人性化教育

2018-05-14 17:57
女友 2018年10期
关键词:穷养虎妈育儿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条件的提高,以及西方思潮的进入,现在的女性不再只是凭借本能做母亲,而是有意识地关注亲子教育的理念,并且成为家族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很多新的教育理念与一些特立独行的母亲都名噪一时。总体来说,现代女性更尊重孩子的 “人” 性, 尊重他的“独立”,培养他的“人格”,这才是家庭教育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哈佛女孩

千禧年的教育造星神话

1999年,在那个中国学生考美国名校还不那么容易的年代,成都外国语学校一个名叫刘亦婷的小姑娘被哈佛大学以全额奖学金特招录取了,轰动中国。2000年,《哈佛女孩刘亦婷》面市,几乎瞬间就抓住了无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的心,成为家家户户人手一本的“育儿宝书”。在书中,刘亦婷的母亲仔细描述了女儿的成長时刻表:多大要学会爬、多大要学会走路、多大要会几位数的算术……如今看来非常有争议的“课表式”育儿法,在当年风靡一时。

关键词:虎妈

服从性教育法

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在《虎妈战歌》的育儿经上,详细介绍了如何让自己两个女儿被美国名校录取的教育方法。自称“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比如7岁的女孩,因为一首钢琴曲弹不好就被强迫从晚饭后一直练到夜里,中间不许喝水或上厕所。这种教育子女的方式引爆了全世界对东西方教育方式的大讨论,但是却引起中国一些父母的共鸣,并得到了追捧。

关键词:小别离

中学出国的教育现状

电视剧《小别离》讲述了居住在同一小区的三个家庭——中产夫妇家庭、富豪家庭、普通市民家庭——面对孩子升学、留学等问题的故事。三个家庭共同面对着自家孩子中考的压力,不约而同地考虑将孩子送到国外读书。所谓“小别离”,其实正是概括了这些未来的小留学生们告别父母、远走他乡的生活。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内家庭选择在孩子中学时代就送孩子出国,让孩子在十几岁时就必须面对独立、别离等人生课题,引发了“是否要那么早送孩子出国留学”的社会大讨论。

关键词:陪读

家庭资源集中于子女

如今出国留学早已经不是稀罕事,随之应运而生的不仅有“留学党”这样的学生群体,还有“海外陪读”这样的全新人群。许多家长或为了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或为了监护孩子免受不良诱惑或者干扰,放弃自己原本的工作,全心全意陪着孩子在异国他乡求学。陪读反映了当代中国家庭在经济能力和对子女教育投入上的提升与分化,子女的教育成为家庭投资的重心。

关键词:穷养富养

教育孩子不能把“花钱”当作指标

穷养好还是富养好,这个争议十几年都没有一个答案,教育孩子绝对不只是在物质上花点钱这么简单。很多家长拼命挣钱让孩子去上各种补习班,却忽略了在孩子身上投入情感、智慧、时间、精力。其实穷养富养的意图都是爱的体现,归根结底,穷养富养都不如用心养、用爱养。

猜你喜欢
穷养虎妈育儿
我要对你说
“虎妈”和“狼爸”
脸要穷养,脚要富养;心要穷养,肺要富养
“虎妈猫爸”
穷养没有格局,富养淘汰出局
虎妈和猫女
身体器官也有穷养、富养之分
“虎妈”最不快乐
育儿神器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