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妈妈:陪读更要自强

2018-05-14 17:57
女友 2018年10期
关键词:女儿妈妈孩子

2018年6月,美国西雅图。周末晨跑回来的黎艾打开手机,看着朋友圈里的同学、前同事们为孩子幼升小问题各种焦虑,十分感慨,三年前女儿幼升小面试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80后的黎艾,童年时代被“填鸭式”教育留下了阴影,“每晚我妈陪着我做作业,一篇英文文章抄3遍,每个单词10遍,每晚写作业写到11点”。所以等到女儿上幼儿园时,她专门给女儿报了个倡导“快乐教育”理念的国际幼儿园,每天主要任务就是玩玩玩。但在幼升小面试时,女儿回答图片题乱扯,面试老师居高临下地跟她讲,“你女儿基础实在太差,暑假里好好补补!”她气血涌心,“还没上学你就觉得我女儿是差生?”

回家后,夫妻俩思来想去,觉得国内的升学压力太大,很多父母或主动或被逼着做了虎妈狼爸,他们实在不忍看着女儿承受这么大的读书压力,于是做了一个“败家”的决定——有留学经历的黎艾带孩子去美国读书,老公留在国内养家。

这个决定引起许多反对的声音,其中当过老师的婆婆声音最大,“以前有经济实力的成年人才去留学,现在小孩子上小学怎么也留学?孩子没有爸爸陪伴,心理发育出问题怎么办?”好在老公出面保证他支撑得起留学费用,也会尽早申请外调到美国常驻,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问题,婆婆才勉强让步。

最终,在朋友的帮助下,黎艾给女儿报上了美国一所学校,从此开始了她在大洋彼岸陪读、老公在国内拼命赚钱的生活。她不喜欢外界给陪读妈妈贴上“孤独无助”“靠shopping打发时间”的标签,实际上她也的确忙得没有空,她说:“每天都在思考怎么填补每年30万的留学费、生活费,我哪有时间顾影自怜?”

在送孩子上学后,黎艾接下了留学中介的私活儿,专门给留学生包装策划申请名校。她当时没有工作签,就是网上兼职,支付宝结账。等到想办法拿下工作签以后,黎艾又去给朋友的旅行社打工,顺便卖点自己代理的小户外产品。最近黎艾打算开个微信号,专门写美国小学教育见闻,她说:“国内妈妈对这类资讯需求很大,没准我能靠打赏赚点牛奶钱。”

每个月折腾下来,黎艾虽然赚的钱不多,但胜在“活得有底气”。她说:“跨国陪读不可避免地会让女人在事业上产生失落感,所有焦点就会放在孩子身上,但越是关注,孩子越反感。另外,母亲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你没工作,反而会被孩子低看。”

去年2月,黎艾的老公如愿调职到美国,结束了一家三口的分居。回想起“陪讀”生活,黎艾说:“‘陪读那几年,有时我会觉得自己只做到了母亲的责任,没有做到为人妻、为人女的责任,还好我的父母理解我,丈夫很感谢我,女儿很爱我。如果家长‘为了孩子而把团圆之家生生地掰开,我觉得风险挺大,做决定之前要慎重再慎重。”

猜你喜欢
女儿妈妈孩子
鸟妈妈
和女儿的日常
我的妈妈是个宝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不会看钟的妈妈
孩子的画
妈妈去哪儿了
女儿爱上了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