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华山畿”传说的文学审美与民俗文化建构

2018-05-14 16:38陈琳
知识文库 2018年7期
关键词:古村华山民俗文化

陈琳

镇江“华山畿”传说在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也是南朝爱情民歌佳作之一。它所展现出来的“生不同帐,死同穴”的爱情理想和双方挚爱深情的爱情传说令人唏嘘不已。在这样的传说的影响下,华山村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古村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独特的民俗文化,为当地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华山畿》组诗是南朝吴地乐府民歌中的佳作之一,其中最让人耳熟能详的当属其第一首,它所表现出来的男女爱情之壮烈配合荒诞神奇的传说故事,惊天动地,震撼人心。镇江《华山畿》传说在镇江华山村及四周广泛传播,当地人口口相传,本文就《华山畿》传说的起源、发展及其文学审美价值,结合传说影响下当地古村文化的分类及发展,探讨以《华山畿》为代表的当地民俗文化建构的含义和价值。

1 《华山畿》传说的起源、发展及其文学审美价值

《华山畿》二十五首是南朝著名的乐府民歌,收录于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六《清商曲辞》中,以第一首为最佳,流传范围更广。这首民歌的传说故事原收录于《古今乐录》中,后又被郭茂倩转录,原文如下:

“《华山畿》者,宋少帝时《懊恼》一曲,亦变曲也。少帝时,南徐一士子,从华山畿往云阳。见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悦之无因,遂感心疾。母问其故,具以启母。母为至华山寻访,见女具说。闻感之,因脱蔽膝,令母密置其席下卧之,当已。少日果差。忽举席,见蔽膝而抱持,遂吞食而死。气欲绝,谓母曰:“葬时车载,从华山度。”母从其意。比至女门,牛不肯前,打拍不动。女曰:“且待须臾。”妆点沐浴,既而出。歌曰:“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棺应声开,女遂入棺。家人叩打,无如之何。乃合葬,呼曰“神女冢”。”

从以上内容可以得出一些具体的信息。从体裁上看,《华山畿》作为民歌,是南朝宋少帝时流行的“《懊恼》一曲”的“变曲”,与“懊恼曲”(即“懊侬歌”)是一脉相承的。从主人公的身份关系上来看,一方是南徐上京赶考的书生,一方是华山畿的客舍女子。从男女双方父母的态度上看,二者是对立的关系。作为书生的母亲,她是开明且赞同女子与书生爱情的。她可以为了解决儿子的心事去与华山畿女子相见,也可以在儿子因爱情死去之后,不怨恨,一心完成儿子的遗愿。作为华山畿女子的家人,对于他们之间的爱情是不赞同的,不然也不会有书生的一见钟情却因不可得而染上心疾,在女子入棺后也不会有家人叩打棺椁想要拉出女子却无计可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女儿为爱情献身。双方的表现都是人之常情,书生母亲赞同他们之间爱情的出发点在于对孩子的爱护,因书生“感心疾”,才会问他缘故,做出之后的事情。而女方父母的态度也无可厚非,书生作为一个过客,既无功名在身,又不知其品德性情,怎放心将女儿交给他。从故事的结局来看,人们将华山畿女子尊称为“神女”,将二人所合葬之处称为“神女冢”,这是对于他们之间爱情的高度赞扬,体现了人民对于这种忠贞壮烈爱情的推崇和敬仰,对男女大防的封建礼教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观的摒弃和对自由美满爱情的追求。

《华山畿》传说所讲述的是一个非常简短的故事,经过文学加工后,给这样的一个故事带来了一丝神秘的色彩,吸引着后人不断去传唱。从1987开始,镇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多次进入华山村组织采风活动,进行镇江民间文艺资料的整合。采风组访问人数达83人,年龄从12到91岁不等,采录有关《华山畿》异文传说11种,民俗资料、民间传说、歌谣等14万字。这些资料在文字记录上与《华山畿》故事虽然有些差异,但在人物、情节、主旨等方面大同小异,而且至今传唱不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丹徒剧团曾演出过反映《华山畿》的戏剧,1987年,县文化馆曾创作《华山畿》道情演唱,并获江苏省曲艺节目一等奖,华山村冷珊老师所讲述的《华山畿》长篇传说,曾被整理发表于1995年第三期《采风》杂志。由此可见,《华山畿》在历史变迁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吸引着人们去自觉传播。

《华山畿》如此广为流传还与它独特的文学审美价值有关,短短二十三个字,却字字含情,声声悲喊,感天动地,震魂摄魄。它能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关键在于它表现爱情手法的独特性。以往的情诗大多从男女相思相恋的过程写起,重点描写他们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美好,饱含爱情的甜蜜,而此诗则省略了这一过程,将时空直接跳跃到华山女子目睹南徐士子棺木那一刻,将她毫无遮掩的浓烈的感情倾泻出来,给人以巨大的心灵震撼与情感冲击。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华山畿”,直呼地名,起势看似突兀却意蕴深厚。畿是山边的意思,那华山畿就是华山边,亦可以代表华山女子所在的华山边的客舍。“华山畿”在这里是一个带有标志性的存在,对于南徐士子而言,这是他与她爱情悄然来临的起点,是令他魂牵梦绕、相思成疾之所在,更是他死也希望与之相见的圣洁之地。而对于华山女子而言,这里是她的生活和生存的安身立命之所,也是她情窦初开的地方,更是她以身殉情的悲壮而神圣的结局之地。华山畿,这个记录着南徐士子与华山女子爱情起点与终点的非同寻常的小小地名,悲情万钧,气贯长虹,呼之顿然生悲,念之顷刻断肠。当看到爱人的棺椁时,这个聪慧的女子就已经明白了爱人的死因在于自己,感受到了二人之間那同样炽烈的感情,这个时候,什么男女大防,授受不亲都已被她抛掷在耳旁,她只想和他在一起,现实的爱情之花已经枯萎,而另一个世界的爱情之花正在等待着绽放,因此,她发出了这样的有力的誓言和恳求:“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这样一个花一般年轻的少女,是怀着怎样义无反顾的勇气和怎样浓烈坚贞的感情才敢于发出这样的声音,决定以这样一种牺牲生命的方式去践行这样一种从未提到过的爱情约定,来维护彼此之间爱情的忠贞。在这样的强烈感情之下,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沉重的棺椁为这对有情人打开,实现了“生不同帐,死同穴”的爱情理想

2 传说影响下当地古村文化的分类及发展

华山村享有“江南第一村”的佳誉,村中古银杏、奈何桥、万年台、龙脊街、大帝庙、文昌阁、栓马桩等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华山八宝”。对于这些古村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一就是带有传说色彩的古村文化,例如在当地有“玉女墩”之称的《华山畿》男女合葬的遗址“神女冢”,至今在今镇江新区华山村仍有迹可寻,虽原址因修路原因被毁,但有立墓碑为标示。华山上曾建有神女祠,虽然已经被毁,但当地仍然保留着青年男女到那里焚纸烧香、祈求幸福的风俗。其二便是经过历史遗留下的古村遗迹,例如龙脊古街因形状酷似巨龙脊背而被命名为“龙脊街”,龙头所在为村里的上古戏台,龙角所在是村北头的千年银杏树,龙尾所在是村南头的阴阳桥。龙脊古街保存有朝阳门、迎驾门等六座形式各异的圈门,号称六门三宫,曾繁华一时。位于姚桥镇华山张家自然村的张家老宅,共有三进42间,为砖木结构,建筑面积达1400多平方米,距今已有130多年,所有者为清末两广总督李鸿章的管事的后代所有等等。无论是带有传说色彩还是历史留存下来的古村文化,它们都体现了在《华山畿》传说的流传影响下当地人高度的文化自觉性,对于传说的自觉崇拜和尊重和对历史文化遗迹的自觉保护,构成了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华山村古村文化随着现代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再重视,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并在不断修缮中,获得新生的动力。

3 以《华山畿》为代表的当地民俗文化建构的含义和价值

民俗文化,是在普通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的日常过程中形成并传承于民间的文化留存。完整的民俗文化建构需要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双重建构。首先,在文化价值方面,《华山畿》讲述了一个凄美而忠贞的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对于爱情的矢志不渝、敢于献身的精神在我们现代看来弥足珍贵,这样的一种忠贞的文化观念也正是我们当今社会逐渐缺失的。民俗文化影响着处于社会中的人们的心理、价值、道德、审美等方方面面,又具有传承性、变异性等特 征,因而是民族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另外,在语言文化价值上,《华山畿》极大地保存了吴语的语气风格。女子以第一人称“侬”的口吻,打破了封建男女性别的阻隔,直接对棺椁中的爱人大胆表白,显得亲近自然有富有情趣。“侬”与“欢”作为吴语的人称代词的使用,对塑造爱情忠贞的华山女子形象起到了一定的修饰效果。在这样一首绮丽的吴声歌曲背后,隐现着多少吴地痴女的身影,她们只有温柔而没有偏激,只有大胆追求而没有过分强求。吴语的清新婉丽诉说着吴地女子直率炽热、矢志不渝的爱情愿望。在这样一种文化建构下,对于形成文化认同有相当大的助益。文化认同,是一种对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虽然与政治认同有相似之处,但是存在不少不同之处。《华山畿》传说作为民俗文化的一种,反映了一定地域人们的精神文化特质,以及共同的伦理观念、价值观念。人们通过传唱的方式,将《华山畿》传说一代代流传下来,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再升华,使其成为一个文化符号,赋予了它丰富的生命力。这样一种民俗文化建构,扎根于历史,展望着未来,为社会精神文化发展奠基。

其次,在经济价值方面,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逐渐被发现且日益得到关注。我们需要把宝贵的文化资源挖掘出來,把最草根、最具内生性,能体现民族归属感的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展现出来。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最为集中地体现在旅游业的发展。吴立平、王善民曾提出镇江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对城市形象的塑造重视不够,没有明显区别于国内其它城市尤其是许多江南城市的特色。华山村借助得天独厚的历史优势,在镇江旅游业的建设的独特性上是能占取一席之地的,但首先應该注意的是它所宣传方向在什么地方,是否能够吸引旅客,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对此,当地政府致力于对华山村重新建设,将华山村保护范围分为核心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和核心协调区三类。三类保护范围对于对区域内自然环境、建设活动和各类历史遗存进行严格保护和控制,保持了村落完整性、传统风貌连续性和村落形态的独特性对进行保护和控制,保证了华山村的可持续发展。当一种资源能够保持并能增加其价值的时候,便具有了资本的属性,传统民间文化便成为现代产业利用的资源之一,也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不朽动力,华山村文化建构的经济价值就在于此。

最后,在社会价值方面,以《华山畿》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建构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其内蕴并宣传的价值观念是反复演示、不断传播而且是集体遵从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形成坚贞的民族性格、塑造敢于追求,敢于反抗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等的功能。

《华山畿》的传说虽然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流传,但其蕴含的感情仍然使人感到震撼,以《华山畿》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建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它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值得我们去仔细品味。

本文系江苏大学科研立项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16C262。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古村华山民俗文化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多彩的华山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古村之晨
古村研学感知传统
藏在华山中的美
中华之源——西岳华山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古村之友面向全国征集100位创客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