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浪潮”来袭一半是火焰一半是蓝海

2018-05-14 14:21邓大洪
中国商界 2018年9期
关键词:老龄人口老龄化长寿

邓大洪

人口老龄化是贯穿我国21世纪的基本国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建军日前表示,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的4.87亿,占总人口的34.9%。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认为,我国养老领域将带来100万亿元的市场蓝海。

2050年将会有4.87亿老人

王建军在一次中央和国家机关离退休干部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大讲堂作报告时说,预计到2025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将达到3亿,占总人口的1/5;到2033年将突破4亿,占总人口的1/4左右;而到2050年前后将达到4.87亿,约占总人口的1/3,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总人口比例将双双达到峰值。

我国从1999年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根据全国老龄办发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从1999年至2017年老年人口数净增了1.1亿。

“根据我们的研究预测,2015~2050年,我国用于老年人养老、医疗、照料等方面的费用占GDP的比例将从7.33%升至26.24%。”王建军说,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不容小觑。

为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国情意识,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全国老龄办等14个部门今年1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通知》,明确了面向全社会开展人口老龄化形势、老龄政策法规、应对人口老龄化成就、孝亲敬老文化和积极老龄观等五方面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

“在全社会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良好氛围,激发全社会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动性、针对性、自觉性。”王建军说。

社会缺乏基本的准备

“养老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商机,更是关系到数亿老年人的幸福指数,也会对中国的社会形态产生重大影响。从目前来看,养老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多重困难。”业内人士指出。

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就是专业运营人员缺口严重。任何一个井喷式出现的市场,都会缺乏专业的管理运营人员。特别是以万亿规模爆发式增长的养老产业,人才缺口问题就变得尤其突出。仅仅是专业护理人员,就有数百人的缺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人均拥有护士数量最多的是挪威,每千人拥有护士数量达17.27人,欧盟制定的基本标准为8人以上,而美国和日本分别为9.8人和11.49人。相比之下,中国每千人口护士数仅为2.36人。如果按照大多数国家5%o的配置水平推算,中国尚缺少350多万名护士;如果按欧盟8‰的水平推算,缺口高达740多万。培养相关专业人员,提高基层护理人员的待遇水平,改变目前社会上存在的职业歧视现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投融资体系设计对养老产业的发展速度起着决定性影响。养老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医疗、护理、交通、环境等全方位多层次的配套条件,这就对投资规模有了较高的要求。不是数十亿上百亿元的巨额资金,根本就没法建设一个完整的产业环境。另外,产业收效慢、投资期长,使得一般性社会资本不是很愿意进入。

与基数庞大的老年人口规模相比,中国养老市场的发育明显处于滞后状态。按照金额的大小,养老产业主要分布在三个领域,第一个是在护理領域,第二个是在医疗领域,第三个是在养老服务领域。2014年,中国的养老产业规模仅为4.1万亿元,占GDP的7%;而美国养老服务消费占GDP的比例为22.3%、欧洲养老产业占GDP的比例达到了28.5%。到2020年,中国的GDP将毫无疑问地超过90亿元,如果养老产业按占比20%的规模计算,届时养老产业规模将达到18万亿元。也就是说,在未来3年中,平均每年要实现3-4万亿元的增长才能填补高达10万亿元的增长空间。这是一个有可能实现井喷式增长的市场,也是未来10年内中国经济中最大的增长点。

影响到未来养老市场形态和格局的不仅是老年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还有老年人消费能力和消费心态的变化。

从2020年到2030年,新增加的老年人口都是60后,和此前的老年人相比,其收入水平、消费习惯都有着很大变化。他们的理念是能挣、会花,不但消费能力强,也会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我们把上世纪60年代以后出生的老年人称为“新老年人”。这不单纯是一个名词的变化,而涉及到了产品和市场开发理念、开发方向的调整。

“新老年人”时代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空巢老人、失独老人、独居老人和失能老人的比例大幅度增加,这是城市化进程和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新问题。目前,在城市老年人口中,空巢老人已经占到老年人口的一半以上。据全国老龄办政策研究部副主任李志宏披露,3年后也就是2020年,中国的失能老年人将达到4200万,空巢和独居老年人则将持续递增到1.18亿。对于由此带来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中国社会显然还缺乏基本的准备。

潜力产值达100万亿元

“中国的‘人口红利行将终结,这是站在年轻化社会的立场上说的。年轻化社会的终结必然是年轻人口的红利终结,但老龄社会则意味着迎来长寿时代,新的‘长寿红利也随之降临。”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说,“我国整个老龄化产业未来的潜力有100万亿元。目前,国际上所有面对老年人的制造业都已经入驻中国,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这将是个巨大的蓝海市场。”

按照党俊武的说法,“长寿红利”是站在老龄社会的立场上来说的,也是从长寿时代的新思维来考虑问题的。党俊武表示,他之所以提出“长寿红利”的概念,主要是为了提醒人们转变观念,要从老龄社会的新视角来思考我们面临的问题。否则,人们就会在思想上纠缠于年轻化社会的旧观念,进而产生对老龄社会的负面社会情绪,也会因此而一叶障目,看不到长寿时代所带来的“长寿红利”。

党俊武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只有4J0岁左右。在老龄社会条件下,人们的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我国现在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经突破76岁,预计到2050年突破80岁已成定局。如果考察老年人口的平均余寿,老龄社会的特征就更加明显了。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平均余寿大体在20年上下,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26年以上。这说明,到2050年,大多数人都能活到80岁以上。可以说,老龄社会其实是意味着我们迈入人人都可以活到高龄的长寿时代。理论上也常常把老龄社会称作长寿社会,会带来巨大的“长寿红利”。

根据测算,我国老年人的生活成本,囊括了衣、食、住、行、健康、娱乐等的基础消费。医疗健康是老年人生活品质的根本保证,也是国家提出“医养”结合进行养老规划的核心原因。随着年龄的上升、身体机能衰弱,老年人口的患病率不断升高,例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老年病成为了老人很重的生活负担。根据《中国心血疾病报告2014》,我国城市和乡村的老年人(≥60岁)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61.8%和56.4%,高发病率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费用。业内人士指出,我国每年用于管理高血压这项的医疗费用就高达366亿元人民币。2015年,由年龄结构变化所导致的医疗服务需要量比10年前增长了15.2%,医疗服务费用比10年前增长了19.6%,慢病病例数比10年前上升31.3%。虽然基本医保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其筹资水平、保障范围有限,且不同制度间及地区间的保障待遇差异较大,导致老人的个人医疗用负担尚未根本减轻。根据消费者协会的调查,医疗保健费用大约占到老年人的19%,即使按照我们测算的2015年我国老年人的剛需消费市场规模测算,老年人医疗保健支出规模也超过了8000亿元。养老产业已经进入重大的历史机遇期,用投资行业的热词来说,就是

个新的“风口”。广义上的养老产业还包养老服务业、养老地产业、养老金融业和养老用品业等板块,随着“新老年人”群体的出现,养老文化娱乐市场与老年教育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养老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最有可能取代房地产的产业板块。

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公布的研究数据,截至2016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4亿,并以每年净增1000万人的速度快速增长,但当前市场上却面临着老年产品品类和优秀品牌严重匮乏的窘境。市场上为数不多的老年用品大多以健康护理类、养老保键类和金融保险类为主,缺乏健康老人日常生活中最需要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

“现在的高峰是2.4亿老龄人口,而包括我们在内,将会有10亿的老年人流量。”党俊武表示,老年人市场将会产生高流量的现象。“而且老年人是愿意消费的。这个世界上的财富主要是掌握在40岁以上的人手里,更准确一点说是掌握在55岁以上的人手里。”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到来,可以说一方面是面临着形势严峻的火焰,另一方面却是100万亿元的市场蓝海。

猜你喜欢
老龄人口老龄化长寿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走路是最好的长寿药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可视化分析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美丽的长寿花
世界最长寿的人
老龄事业
德江县老龄办调研农村互助幸福院选址工作
一切要做到无心才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