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

2018-05-14 17:42钟兆天
知识文库 2018年8期
关键词:传统思想大学生

钟兆天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瑰宝,在历史的演进中已逐步深入人心,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传统文化更加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一般来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文化大背景便是中国传统文化,而从中得到的启示主要体现在着重于培养学生的三观,既: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学生的思想上的教育,值得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之而学习与借鉴。

中国人民历史上的文化、思想、道德、精神及创造力等的总和便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历史长河的洗礼下,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渐成熟成为炎黄子孙的绝无仅有的文化,因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该去做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思想为主要思想、以儒家、庄子、墨子、道家文化等相辅。蕴含着当代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所在,描述了宇宙自然规律,延伸了人类道德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神围绕着我们的生命,给予我们无限动力,而现在高校对大学生展开的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着最大的问题:如何借鉴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如何让大学生们在我国传统文化上产生兴趣;并且该怎么好好的去利用我国传统文化里的教育资源。如今社会在进步,历史会被健忘,思想教育工作者身担重任,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拾起我们身肩的社会责任,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1 被认知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许多学术人士对此争议颇大。从一方面来说:指的是过去的文化,传统文化指的是中国人所认识的所存在的同时包含被认识的自己。从另一方面来说:从现在开始之前算起,中国人的所有精神产物和所有精神化的产物的精髓。而在官方含义里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就把文化大致这样说道:在这历史长河中人们所创造的自然财富以及物质上的财富,而自然财富主要是致人类世界的文字、艺术、科学等。文章中的传统文化主要是针对“从现在开始之前算起,中国人的所有精神产物和所有精神化的产物的精髓”这一概念述说的,重点的是经过漫长的历史遗留下来的精髓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祖祖辈辈遗留下来珍贵的文化宝藏。它记录了我们国家民族发展的历史、地理变动、生活方式、知识财富、价值观念等都与每个中国人息息相关,影响着现在国人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儒家文化,这是错误的说法,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仅相当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墨家文化、更不是道家文化等,它是多方的结合,是中国人奇思妙想的思维财富和精神宝藏的齐聚。

2 中国传统文化现状对青年一代思想的影响

从新中国建立以来,现代中的社会世俗味道越来越重,许多大学生的三观越来越现实化,急功近利般的去学习,为何许多学生的心态会变成如此,是因为这社会变得越来越现实了,为了面对这世俗的生活,学生们不得不改变自身去适应社会,还记得《少年中国说》里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他认为中国的希望都在青少年的身上,反观现在,以前“爱国主义”的学生已经依稀少见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当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的时候,与此同时给传统文化带来的是推陈出新,倘若传统文化不进行创新将被毁灭。“五四运动”时期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给传统文化带来的是灾难性的,使其深受打击,在这非常时期,西方的文化也随之默默渗透了进来,当时的大学生一味的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西方的各种习俗,行为等、这代大学生被人戏称“垮掉的一代”。

在这经济发展迅速的时期,虽然满足来了人们的日常物质生活,但是人们的精神文化非常匮乏。许多不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灌输进当代大学生的大脑中,诱惑着他们。因此树立起当代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是重中之重的,在教育体系中,应该以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因为大学生是我国重要的主力军,虽然他们的文化上具备着优秀的素质,比起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他们的自身素质问题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并且很多事业单位普遍认为应届的实习大学生虽然工作能力不错,但是工作态度及为人处世事方面有着较大的问题,比如: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缺乏诚信、善妒、情绪大起大落不受控制等问题。

3 传统文化在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3.1 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可行性

身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背负着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因此从自身做起就需要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广泛学习与学生管理相关的学科知识提升思想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要有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多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修养,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频繁地去审阅经典的文人著作,加深自己的知识基础,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用片面的眼光去看待事情,凡是不要太绝对,作为系部的教师要经常性的去研究教育目前的现状及变化,要让自己站在教育最前方,结合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社会功利性太强,风气慢慢的变歪了,这是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许许多多社会阴暗面的曝光,有关大学生的负面新闻也越来越多,不禁引人深思其中也影响着学生变得浮躁。还记得十九大的主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也是从我国传统文化里出来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应遵循自己灵魂深处的渴望,自己想要什么要去做什么,朝着这个目标往前进,这样才会找到自己人生中对的方向,也更容易达到目标,而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不止要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更要成为学生的益友,做到从学生出发,为学生着想,这样才能更有效的用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学生,带领学生前进。

高校的教育模式形成的过程也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新抉择的过程。我国传统文化给大学生带来的了许多的影响,包括他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思想等。然而每个事物或事情都具有两面性,而传统文化也不外如此,因此,取其精华,学习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民主性精华,去其糟粕,摒弃其中的封建糟粕。所以在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我们也应当如此,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双面的思维去对待学生的思政工作中的问题。

3.2 传统文化对于当代教育的实用性

多年以来,我一直以大学生思想教育为主要工作,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一直是我们的使命,作为我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人员,身肩重担。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因此应该在摸索中前进,身临其境的去解决学生们的问题,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想办法。五千年的脱变,五千年的发展,中华民族经过漫长岁月的长河,我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命源泉,而我国的传统文化为何依旧源远流长,想必这强劲的生命来源便是支撑着我们经久不衰的原因。这绝不是某种虚妄颓废的思想文化所孕育的,也不是当今社会过分世俗化和物欲化所能够玷污的。

3.2.1 心怀梦想,扬帆起航。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首先是学业上的要保证不挂科、积极向上,其次精神上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向着阳光积极地方向前进,但是当代的大学生都感觉自己的未来十分渺茫,不知道该做什么号,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回想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该如何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其中汉司马相如道:“ 忽寝寐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宋苏轼道:“老去山林徒梦想,雨馀钟鼓更清新。”唐李白道: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连古人在条件那么差的时代都不断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更何况我们生活在这个幸福的时代。而我们的梦想就是: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与实践中国梦为目标前进,奋勇前进。他们坚定的信仰就是人生路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我们该往哪儿去,不至于在追求道路迷失了自我。因此加强现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是重中之重的。弘扬我国坚定不移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不再遥远。

3.2.2 诚大于利,勤俭节约。

诚实守信,勤劳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大学生受到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更多的是物质主义、拜金主义,沽名钓誉,功名利禄,勾心斗角,缺少信任和社会责任感。就如一句话里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浪费是民族开始衰弱的开始点,在社会责任感和勤俭节约上,这些都应该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借鉴和学习的一方面。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身边的每一个人的诚信,节约的行为引导和教育学生,讲诚信,树新风,勤俭节约。

3.2.3 积极乐观,生可乐,死可畏。

自古以来 “重生”的这种思想理念一直存在我们的大脑里面,这种思想能够带给我们强大的求生意识。春秋时期无论儒家哲学还是道家哲学,在对为现世人生寻找意为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上的执着,都持有自己的觀点----生命可贵,珍爱生命。目前数据显示,人口死亡原因统计出来前五项,而自杀死亡数为第五,其次为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死亡等。自杀是轻生、自主结束生命的行为。特别在青少年到中年期间,自杀率更高在,其中大学生便在这一层次中,这也正好说明预防大学生自杀轻生是每一所高校刻不容缓的工作重点。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人生观,让他们认到生命的短暂,才会重效率,争朝夕,生命来之不易,父母的培养更是艰辛,要让大学生懂得生命的可贵,从而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3.2.4 孝悌孝忠,诚信待友。

中国在很久以前就有“礼仪之邦”“天朝上国”的美称,因此孝敬父母、兄友弟恭、立身立功都是传统留给我们的传统美德,所以应该大力加强对学生的“仁”“义”“礼”“智”“信”“忠”“孝”“ 廉”“悌”“忍”等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使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使其向好的方面发展。

3.2.5 一家之计在于和。

中国传统文化经常提到和,尤其儒家尤为显著,如:礼之用、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等思想的提出。现在是和平的年代,和谐问题在我们国家当前的“和平崛起”的主题大背景下,显得至关重要。合作二字便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能够恰到好处的点到为止,互相尊重,互相促进,互惠互利,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尤为重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更是重中之重,培养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应对挫折的调节能力,对社会的调节能力,对自然的调节能力,可以利用《中庸》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的传统文化,“和衷共济”的和谐关系,还有孔子说的“礼之用,和为贵”的思考方式等达到这个目标。

4 用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尝试

4.1 宣传

因材施教符合现代素质教育观,应该有目的对学生进行深入性的讲解,让大学生们更好的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继续弘扬和热爱我国的传统美德。先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并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影片,观看影片后要求学生互相交流沟通并写出心得体会,进一步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格,以此对比自己的不足从而进行改正,并用更高的要求来约束自己,使这个活动能够深入同学们的心灵并获得不错的效果。

4.2 参观

中国有着长达五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国有辉煌,有衰落,有统一,也有分散,而历代的书法、绘画、雕塑、工艺品这些无一不见证了我们中国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参观,能直截了当的给学生灌输传统文化,直观性的去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们知道中华文化的魅力之处。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了解我们民族过去所经历的那些沉痛的屈辱和苦难,我们肩膀上担负的是振兴中华的重任,从而反省自己,努力做到一个合格的中国人。

4.3 读书

雨果曾说过:“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大学是轻松的娱乐的,除了必修课外几乎没有去看过书,书读的少了,人逐渐浮躁了,整个中国的高校都普遍出现一种趋势,为就业而读书,为金钱而读书,言简意赅便是哪个证书就业福利好就去考,读书变得功利性了,我们不应该为了就业而读书,为了金钱而读书,为了生活而读书,应为了升华气质,提升素质、开阔视野而读书。还记得那句老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阐述着读书的好处,我们应单纯的去读书,去领悟书中的道理,别带着世俗的头脑去理解书里面纯真的世界。而学校应在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时举办有关于“书文化”的活动,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4.4 活动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为了增进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通过学习了解与激发兴趣,提升个人品德素养,高校教育可以让同学更深入一步去了解传统文化,并学会主动去学习,了解中华文明发展史,其所蕴含的精神力量,致使我们为中华传统文化而感到骄傲,通过一系列的相关活动,在活动中愉快地学习加深印象的同时也能领悟其中的含义,加深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解层次的提升与新的认识,也使我们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做到最好,达到预期的的教育效果。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而高校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断发展,大学生们的思想、行为、观念也不断受到社会乃至世界各种文化的冲击,但是唯一不变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活在大学生的血液里,活在脑子里,是根深蒂固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当代大学生作为跨世纪青年,其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的重要时期,跨世纪青年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在高校中比起其他社会人士接受着更多宽阔知识,更完善的教育。无论我国大学生接受的是他国或者他民族的文化及教育,唯一永恒不变的是大学生们依旧会去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历史长河的传统文化能够得到延续与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
传统思想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少年力斗传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阿吾(一首)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