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森林消防专业扑火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探索

2018-05-14 21:37龚平亮杨凡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建设管理

龚平亮 杨凡

摘 要 森林防火作为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的一项重要措施,其跟生态安全、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只有构建一支完善的森林消防专业扑火队伍,才能够保障促进森林防火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借此来获得良好的森林资源保护效果,本文主要就县级森林消防专业扑火队伍的建设跟管理工作进行了探究分析。

关键词 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管理

森林火灾不仅仅会破坏森林植被以及生态平衡,对于周边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因此森林防火工作在强化各项预防措施的同时,需要建设一支专业的森林消防专业扑火队伍,这样才能够对森林火灾进行及时有效的扑灭,并减少火灾所造成的各种损失。

1 森林消防专业扑火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森林防火“预防为主,积极消灭”,预防措施是关键,但由于干湿季节分明的特殊气候,冬春干旱少雨、夏秋雨水集中,在高火险的冬春时节恰好又是村民生产用火的高峰时段,每年森林火情的发生在所难免,因此补救的办法就是迅速扑灭,尽量减少损失。从现实的扑火情况来看,组织村民扑火存在着火场组织混乱、指挥困难,扑救不力,经常出现上佰人上山而无法扑灭一把小火等情况,特别是在扑救大火时安全隐患严重,同时处理不好余火经常导致复燃等缺点。而出动专业扑火队伍则体现出动作快、战斗力强,自我保护意识好,组织指挥方便,根据火场形势变化队伍能灵活调动作战;更重要是队伍有纪律要求,不管条件如何艰苦,都能保持队伍的整体性、听从安排服从指挥,做到火不灭不下山,也只有专业扑火队伍才能真正做到“召之即来、来则能战、战则必胜”。

2 目前县级森林消防专业扑火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模式

2.1 高标准与科学化的建队模式。

各地森林消防专业扑火队员基本由当地精干民兵组成,为了保证队伍的组织纪律性,保持极强的战斗力,因此在组建队伍时,首先在本人自愿加入专业扑火队伍的基础上,以身体好能吃苦,作风正派,无不良嗜好作为挑选队员的首要条件,以人员相对集中、通路的移民新村等作为建队地点。队伍考核采取 “季评”与“年度考核”相结合方式进行,对考核“不称职”的人员坚决淘汰,并及时补充新人进行培训,对年龄过大或是不适应上山扑火的老队员,采取劝退、自愿退队或强制离队的方式进行调整;对统一体检就时身体不合格的队员坚决不用。

2.2 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由于资金限制,每年可用于森林防火的资金是十分有限的,这也是困扰县级专业扑火队伍建设、发展的主要因素。队伍的集中便于管理,更利于快速的出击,但同时也意味着营房的建设,这么多人的食宿、报酬等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保障,因此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以凉山州为例,目前采取的基本是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模式,平时分散管理,在防火紧要期,轮流抽调1-2支扑火队伍到县城营房集中待命,确保每天有30至50人左右专业扑火队伍集中入驻营房,他们每天出操训练,准点起床、熄灯。一旦发生火情, “第一时间”赶赴火场进行处置。

2.3 基本工资加出勤补助的薪酬模式。

在森林防火期每月发给基本工资、驻防工资的基础上,再根据实际出警扑火时间,发给扑火补助,同时为每个队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2.4 军事化管理的驻防模式。

驻防期间制定 “四个一”工作目标:即每周一扑火安全知识、扑救技能培训1小时,林业产业发展培训、自由讨论、经验交流1小时;每天体能锻炼1小时,内务及环境卫生清理1小时,让队员们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的同时学习林业产业发展技术,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第一时间出动处置,又能学习生产技能。

2.5 常态化的演练模式。

专业扑火队伍开展常规队列、体能测试、扑救实战演练等科目训练,开展森林防火知识、实地操作扑火机具、安全避险常识等知识培训,坚持内务管理与科学扑救相结合,坚持理论学习与实地演练相结合,全面提升专业扑火队员综合素质的训练方式。

3 森林专业防扑火队伍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关于森林消防的相关法律还不够完善,在森林消防专业扑火队伍的建设过程中也就缺乏相关的法律保障,而现行的法律也难以充分满足森林专业防扑火队伍的建设需求。此外目前我国对于森林专业防扑火队伍的建设工作还没有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也就导致了队伍建设及管理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县一级专业扑火队伍的人员编制、养老保险无法解决。

3.2 队伍建设面临人员不足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对于森林专业扑火火队伍的建设力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但是在建设中依旧存在有人员不足的问题。目前县一级的森林扑火专业队伍人员多是从当地村民中招聘的,但是因为山火的季节性特点,也就导致了一年中只会在防火期的几个月内进行正常上班,在防火期过后不再发工资,还需要队员们另寻生计。同时虽然国家近年来在森林防火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都是在项目建设方面,县一级森林消防专业扑火队伍的人员工资,全部由地方财政解决,工资待遇极低,大部份青年都出门打工而不愿加入扑火队伍,队伍组建难度大。

3.3 装备质量过于落后

随着我国对森林防火工作重视力度的进一步加深,对于森林火灾防扑工作的资金跟人员投入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并且对防扑火队伍添置了GPS、应急通讯设备等诸多现代专业的扑火设备,专业扑火队伍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但是针对日益严峻的火灾因素,以及各地不同的地形地貌,目前的防扑火队伍装备还存在有明显的落后情况,也就难以充分满足火灾扑灭的各项需求。

4 提升森林消防专业扑火队伍能力的相应措施

4.1 加强对森林消防工作的重视力度

为了获得良好的森林火灾扑灭效果,还要求相关管理人员能够加强对法律规章制度的建立工作,并需要在法律层面上对森林消防专业化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队伍人員编制、养老保险以及装备配置等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并需要将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这样也能够保障各部门对于森林防扑火事业的重视力度,并能够加强对森林防扑火事业的投入力度,以获得良好的消防专业扑火队伍建设效果。

4.2 加大对森林消专业扑火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缺少资金上的重点投入,也就难以解决扑火人员的待遇过低等问题,也不利于专业扑火队伍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此外因为扑火队伍建设投入力度不足等问题的影响,导致了装备落后问题也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对于一些重、特大森林火灾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扑救。因此各级地方政府还需要加强对防扑火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以及人才投入力度,并需要在地方财政经费中进行专项经费的设立工作,另外在中央财政大量投入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应重视县一级森林消防专业扑火队伍在森林火灾扑救中的重要作用,应根据各地森林火险等级、专业扑火队伍建设规模,每年给予一定的中央财政资金扶持,这样才能够确保扑火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长期稳定。

4.3 完善扑火队伍管理、全面提升综合作战能力

只有构建一个纪律严明、行动统一以及专业素质过硬的扑火队伍,才能够充分满足各项火灾扑灭工作的具体需求。加强正规化以及军事化管理力度,部分森林防扑火队伍即便未曾达到专业化的建设水平,也需要配备相关的专业人员来进行领导工作,才能够促进扑火队伍的战斗能力及扑救中的安全。在完成防火队伍的组建工作之后,还需要加强对所有防火人员进行森林火灾常识以及灭火知识的培训力度,并需要通过森林火灾典型案例分析来进行系统性的理论讲解工作。此外还需要定期组织森林防火队员们进行实地演练工作,来提升消防队伍对于突发火灾状况的应对能力,并在实战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

4.4 构建全方位的保障体系。

扑救森林草原火灾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因此,扑救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扑救、安全第一”原则。现在各地一般采取以专业扑火队为主,半专业扑火队伍,村、社义务扑火人员为辅的方式进行。由于专业扑火队伍始终冲在前面,难免遇到危及生命安全的险情因此为每个队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障措施非常必要,只有保障措施到位,队员才能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充分发挥队伍的战斗力。

4.5 加强基础建设力度

为了推动我国专业防扑火队伍的标准化建设力度,并需要适当增加防扑火队员们的收入,以保障队伍们的稳定性。因此说防扑火队伍还需要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副业基地的合理构建,比如进行种植业基地的建立、进行瓜果蔬菜的种植等等,来让队员们的收入得到进一步的增加。此外还需要进行机制的积极创新,并在结合了市场经济特点的基础上来进行经营机制的积极创新。此外通过股份合作制度的构建,还能够让队员们共同享受利益跟承担风险,并促进队员们的工作积极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5 结束语

森林防扑火队伍专业化也是保障森林安全有效扑火的重要措施,这也就要求当地的政府部门还需要加强对该方面的重视力度,并需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森林专业防扑火队伍建設的指导思想,在结合当地具体情况以及市场经济环境的基础上,来进行队伍建设措施的不断优化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构建一支高素质高专业的森林防扑火队伍,来满足森林火灾防治工作的各项需求。

参考文献:

[1]徐宏伟,张巍,刘斯文.我国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森林防火,2017,(4):15-17.

[2]朱丽波,杨成甫.红河县森林防火村级扑火队伍建设探索[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6,(2):172-173.

[3]周辉,王金平.浅谈松江河林业局森林消防专业队伍的建设[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4):54-56.

猜你喜欢
建设管理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