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2018-05-14 21:32朱本传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动物疫病基层

朱本传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猪流感和禽流感等疫病的出现,使得防控动物疫病逐渐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话题,只有做好这方面的防控工作,才能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不受疫病的威胁,尤其是对于基层机构而言。现阶段,我国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尚未健全,致使各种问题频繁出现,因此保证人们的健康安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刻不容缓。

关键词 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可以最大限度的为我国的动物卫生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动物防疫员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已经很难适应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的需要,如人员素质普遍不高、队伍欠缺稳定性等。因此,为更好地适应防疫工作的需要,需要强化建设防疫体系,致力于保护人畜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1 防控现状

1.1 薄弱的防控技术

因兽医防控人员没有及时掌握先进的防控知识,在面对高致病性疫病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相应的很难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导致疫病出现与蔓延的可能性非常大,从而会给养殖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1.2 把关不严,带病毒畜禽引入

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畜禽改良技术逐渐得到有效的推广与应用,一些新的品种也逐渐被引进,但是过程中因不能严格把关,或者不能根据相关规定而盲目引进,致使带病毒畜禽引入,从而导致当地畜禽发病。

1.3 淡薄的防疫意识

兽医防疫员因不能充分的意识到防控动物疫病的重要性,导致在工作中不具备高度的责任心、防控意识淡薄,以致于免疫注射工作严重滞后,要想取得预期的免疫效果非常困难。

1.4 公众不能充分的认识动物疫病的危害

因没有大力宣传动物疫病的危害,尤其是位于半山区或山区的偏远农村,这里的养殖户普遍还存在随意丢弃病死动物的现象。

2 建设基层防控体系的有效措施

2.1 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强化队伍素质建设

动物防疫员除了参加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培训学习之外,还应该有组织的学习业务方面的知识,即新做法、新经验和新技能,致力于处置能力疫病能力的不断提升,在面对疫情时能够做到沉着冷静,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

2.2 完善制度建设,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动物疫病的首要工作环节为免疫注射,一般集中在春秋两季,除此之外平时补栏工作也需要做好,在此基础上将事前事后监督检查工作做好,从而能够取得预期的免疫效果,提高免疫质量。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中,需要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即免疫接种与药物预防。其中,免疫接种即有计划的接种疫苗,以此可以帮助动物将长期的特异性免疫力建立起来,再加上重免注射可以使其得到有效的强化和延长。做好这项工作有助于动物免疫力的建立與提高,也能够更好的切断疫病流行途径。

同时,药物预防作为一个新途径,主要用于某些疫病具备一定条件时。现如今,动物疫病种类繁多,尽管针对某些疫病已经研制出特效疫苗,但是仍然存在不少病无可资利用的疫苗,因此做好药物防治至关重要。再加上,对化学药物的长期使用,使动物出现耐药性菌株的可能性非常大,相应的便会对防治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此经常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十分有必要,实际防治时可以选择敏感性高的药物。

2.3 测报工作的强化,预警预报能力的提升

动物疫病测报工作对于本地区或周边地区疫情动态的及时了解十分重要,通过科学的评估动物疫病,能够科学的研判可能出现的疫病,相应的有助于预警预报疫病能力的提升。

2.4 严控把关,避免带入病菌

严格把控引入的畜禽,必须具有当地兽医部门的相关检测报告,商品畜禽应有地方检疫合格证,同时在隔离观察期做好抽检工作,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带入病菌。

2.5 做好检疫,完善可追溯体系建设

一方面,做好调出、调入产地的检疫查验工作,确保能够全面有效的开展产地检疫工作;另一方面,根据产地检疫记录与开具,从源头上彻底追查发病的动物。

2.6 大力宣传,调动公众的参与积极性

关于动物疫病的防控知识和病死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法律法规需要进行广泛、持久与深入的宣传,确保公众能够充分认识到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意识到不能随意丢弃病死动物的尸体,否则会酿成严重的后果。同时,可以让他们了解到随意丢弃、收购、加工病死动物尸体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从而可以引发全社会的关注,积极的参与到动物尸体的科学管理当中。

2.7 饲养方式的改变,抗疫病能力的显著提升

一方面,为避免畜禽共患病所造成的相互传播,需要分开饲养;另一方面,改散养方式为圈养,可以从源头上避免病源散播,如有条件可以将一个小的养殖区建立起来,这对于防控动物疫病更加有利。养殖小区为取得安全、优质、高效、增收的效果,需要统一规划、生产标准和品种,实现人畜分离、集中建设,提供一系列配套服务,进行规模化生产。

2.8 定期消毒,保证养殖环境符合卫生安全的标准

关于畜禽厩舍需要定期进行认真消毒,特别是畜禽体表消毒,每到换季时还应该彻底的对周边环境进行消毒,以此可以保证养殖环境的安全卫生,避免病菌繁殖、扩散。

另外,需要对动物疫病监测系统和快速动物疫病紧急反应系统进行有效的完善,使其成为调查和评价一个国家动物防疫工作状况的得力工具。为更好地满足当前动物疫情防控的需求,政府需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上述两大系统能够有效的运行。

3 结束语

为更好地应对新出现的动物疫病,需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将较为健全的动物防疫体系建立起来,确保畜牧业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为公共卫生安全提供充足的保障。同时,能够对动物疫情的出现进行有效的防控,切断传播途径,将养殖户的损失降到最低,这对于促进“三农”经济的健康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胡延春,郑传廷,王妍,等.现代科技对动物疫病防控的推动作用[J].动物医学进展,2009,(08).

[2]单留江,李军平,王焕等.浅谈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猪业,2012,(11).

[3]张夏兰,徐斌,车嘉陵等.对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物资管理的几点认识[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2,(08).

[4]彭亚拉,李克强等.由禽流感的防控论如何完善我国兽医体系[J].中国兽医杂志,2005,(03).

[5]覃军,卢继荣,唐海亮,等.探索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建设[J].湖北畜牧兽医,2011,(09).

猜你喜欢
动物疫病基层
基层巡览
关注基层智慧治理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洪涝灾害后动物防疫工作重点浅谈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
抗体检测技术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应用分析
湖北省2015年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效果评估与分析
基层管理能否少盖点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