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狗年行情,内资一二级市场双路径参与港股!

2018-05-14 16:46惠凯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港股A股基金

惠凯

新春过后,港股市场热度虽降,但内地投资者对港股兴趣仍浓,多种途径进军香港。

究其原因,港股牛市叠加强有力的改革措施,港交所对内地新经济公司的吸引力加大;继阅文集团后,2018年蚂蚁金服、小米等也有望登陆香港。《红周刊》记者了解到,港股中签率远高于A股,已有内地股民盯上了港股市场的打新机会。

而公募机构则继续深耕二级市场。2018年迄今,内地公募基金已经发行30只沪港深基金,但剧烈波动之下,沪港深基金表现分化,多只新发基金成为净值回撤重灾区。

政策利好吸引外资流入,港股“调调更健康”

2018年新年前夕,港股经历了一波剧烈的向下波动,自1月29日起,恒生指数在10个交易日内跌幅约12%,下跌速度创出2016年港股牛市启动以来之最。

不过,多位公募和券商人士向《红周刊》记者表示,无须过度担心。港股牛市并不会就此打断,支撑港股向上的逻辑仍然存在,即宏观上内地经济改善、微观上企业盈利修复、内资和国外资金持续涌入港股市场。

对此,博时基金股票投资部国际组投资总监张溪冈对记者表示:“基本面持续改善、资金面上北水南下和外资不断涌入港股,从这两方面来看,港股在2018年的投资逻辑和2017年并没有本质区别。”从估值角度,恒生指数在2007年最高峰时达到20倍PE,现在约为13倍,相较依然低估。“我认为现在的恒生指数应该是属于牛市的中期阶段,仍然有向上成长的空间。至于未来什么时候行情才会结束,我认为等到整个估值水平已经出现泡沫,发现很多股票都买不进去了,那个时候才是牛市见顶的时候,但现在还远远没到。”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华夏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轩伟,他认为,受益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韧性、企业盈利持续强劲增长,港股估值横向比较仍存优势、互联互通机制及海外资金增配港股等利好,港股的重估趋势仍将稳健继续;此外,天风证券海外分析师何翩翩向《红周刊》记者称,对比包括A股在内的主要股票市场,恒生指数目前估值较低(PE为13左右)。谈到板块,她表示看好消费板块,尤其是跟国内三四线城市消费升级和粤港澳大湾区政策相关的标的,比如香港药妆龙头莎莎国际、以及A股稀缺的澳门博彩板块。

就政策利好而言,多位机构人士都表示,去年以来监管层改革措施不断。2017年底,国务院批准两家港股上市公司进行全流通试点。此前受限于政策,港股内资公司中除建設银行等极少数企业外,大部分内资公司的原始股东不得减持;试点新规后,企业原始股东和流通股东对股价的诉求得以统一,考虑到2005年A股启动股改后随即迎来一轮牛市,这让投资者对港股充满期待;此外,2017年12月,港交所宣布在港股主板上市规则中新增两个章节,接受同股不同权企业、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来港上市,并修改相关规则以方便更多已上市公司来港二次上市。2月23日,港交所就改革细则征询公众意见,结果尚未揭晓。

“同股不同权制度对香港具有非常强的刺激作用,也是我们未来看好港股的一大重要理由。”张溪冈表示,“一旦推行这项制度,大量在美国上市的龙头公司可能来港二次上市,也会有很多新经济公司到香港上市,吸引大量国际性基金在香港投资配置。”

但分歧同时显现,丹阳投资首席投资官康水跃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即港股今年的吸引力将大不如A股。“2017年恒生指数、上证综指分别上涨52.73%、18.38%,贡献涨幅最多的是银行保险、地产、汽车等权重股。经过这轮涨幅后,港股和A股的优质白马蓝筹股估值已非常接近。截至2月底,上证50、沪深300与恒生指数的PE分别为11.8、14.32、12.8,港股优质资产相对于A股的估值填补进程已接近尾声;另一方面,在美元贬值强预期下,人民币兑美元进入强势升值的周期。由于港币挂钩美元,港股相对A股在资产衡量上自然存在‘货币贬值劣势,且近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给出强烈的加息信号、美股大跌引发港股大跌,正好给躁动的港股投资者敲响了警钟。”

港股迎IPO大年,内地投资者掘金港股打新机遇

其实,港股牛市不止体现在二级市场上。一级市场方面,去年美图公司、阅文集团、众安在线和雷蛇等众多科技公司在港上市;受发行制度改革的推动,2018年包括蚂蚁金服、陆金所、小米、QQ音乐等多家国内独角兽有望登陆港交所,而不少内地投资者正摩拳擦掌。一位多年参与港股打新市场的资深投资者告知记者,港股偏好科技互联网、医疗保健、建筑地产相关的新股,上述板块内公司的打新机会需要重点关注。

2017年,中证香港新股全收益指数涨幅为30.44%,看得出参与打新的投资者整体获得了不错的回报。再以记者获得的广东某私募公司的港股打新数据为例,该公司从2017年初到9月共参与22次打新,既有国泰君安、交银国际等港交所主板上市的内地金融股,也有热门IPO标的阅文集团、爱康医疗等内资新经济公司。除滇池水务等3股破发外,其余19股皆获得正收益,其中,阅文集团收益最高,浮盈74%;其次是雷蛇,浮盈34.80%。

“蚂蚁金服、陆金所、小米都要上市,我今年也会参加港股打新。”一位资深股民向记者表示,港股打新最大的好处是中签率远高于内地,原因在于港股新股股价定价偏低;内地香港同样的募资规模,港股发行股份数量远多于A股,而且港股中的个人投资者少很多。他透露他正在开通香港券商账户,“但审核三周了账户还没有开好”。这个问题也困扰着其他投资者,由于沪港通渠道无法参与港股发行,因为必须单独开立港股账户,但手续很麻烦。

记者以投资港股的名义与一家香港券商在内地办事处的员工小邓(化名)取得了联系,她告知记者,开设港股账户需要出示港澳通行证/护照等文件,且可出入资的银行账户的选择范围也很小,仅限于几家大型商业银行,“就我们来说,也需要至少7个工作日”。单独开设港股账户尽管麻烦,但除了打新外,还可以交易所有港股标的,比如阅文集团等次新股不被纳入港股通范围,港股账户则可以交易;此外,港股通买卖品种需缴纳20%的红利税,港股账户只征缴10%、甚至免缴,如果交易高股息股、可以多出不少收益。

据小邓介绍,按照港交所的上市规则,上市必须有25%的股份为流通股,其中90%国际配售、针对承销商包销商/基金等机構客户,10%供给股民打新。据其介绍,股民既可以打新、也可以参与配售,“按照我的经验,一般10只新股中能打中5-6只,但数量有限,每次只能中1-2手;不过如果打新过于踊跃,联交所也会从配售份额中回拨一部分给股民打新”,“我们本身是券商,有包销份额,这也是我的客户配售股份的来源。”

不过,并非每次新股都值得参与,市值小、资质差的个股风险就很大。她表示,尽管港股每年有200多家公司上市,但公司挑选后的优质标的、且参与包销的个股仅有12-15只。

“目前我们在确认蚂蚁金服和娃哈哈的配售份额,如果沙特阿美最终确定港股上市,也是一个很大的机会。”由于T+0机制导致港股存在破发风险,她指出,“我们给客户的建议是上市首日即抛出,一般最佳抛出时间是上午10点-11点。”

她同时坦言,受益于2016年开启的港股牛市,港股新上市公司破发率有所降低,“按照我们的估算,2017年港股打新平均收益在30%以上”。

除直接参与港股发行,一些私募也在探索港股打新基金的形式。以记者获得的某广东私募的港股打新基金为例,该公司自2016年起已累计发行11只海外市场打新基金,累计规模达3.3亿元,其中2017年就发行了7只,数量和规模远超2016年。

基金南下火爆,波动加大考验管理人

港股的火爆行情也吸引了公募基金。从2018年年初至今,就有30只沪港深基金发行,且募资规模近90亿元的嘉实核心优势当天就完成目标,而易方达港股红利的发售时间也从4天调整为1天。

但受到1月底港股回调的影响,沪港深基金整体净值回撤严重。Wind显示,在242只已沪港深/投向港股的QDII基金中可查询净值的有212只,其中从年初至今跑赢恒生指数的仅有19只,75只取得负收益。其中景顺长城沪港深领先科技涨幅7.3%,领跑其他沪港深基金。该基金四季度提升港股仓位至53%,减仓2017年涨幅已大的比亚迪电子、舜宇光学科技等汽车和电子板块,大笔加仓腾讯控股、石药集团。在四季报中,基金经理詹成、黎海威研判,2018年A股呈现区间震荡的概率较大,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成为主导产业结构的核心要素。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詹成称看好科技创新、消费升级、环保产业,这一理念也在调仓中得到印证。

此外,华安沪港深通精选、博时沪港深优质企业也杀入前5,上述产品的共同点都是在去年四季度减仓港股汽车板块、加仓民航,其中两只基金共同重仓南方航空、东方航空。

“由于去年涨幅较大,未来港股市场的波动会加大。”博时基金张溪冈认为,“我第一是看好金融板块,比如港股银行股PB在0.7-1倍之间,PE约为7倍,相对估值较低;二是能源板块,该板块长期被市场忽视,但行业已经看到复苏迹象,估值水平也相对较低;我们也看好互联网信息科技龙头。”不过他也提醒,去年表现优异的电子板块在2018年可能后劲不足。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华夏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轩伟则表示,他更看好港股中教育、医药、互联网等行业中长期经营趋势向好、业绩增长确定的龙头公司,当下则可参与估值合理、业绩确定性较强的房地产、原材料等周期性行业个股。

猜你喜欢
港股A股基金
港股通一周成交情况
1月A股市场月统计
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
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
一月A股龙虎榜
一月A股龙虎榜
2013年A股大股东增(减)持排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