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效应”对小学科学课堂“插嘴现象”的启示

2018-05-14 02:47竺铁军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磁力案例生物

竺铁军

言语是思维的外在表述,学生的课堂言语也是其真性情的流露。陶行知先生曾说:“要解放学生的脑子,使之能思;要解放学生的嘴,使之能说……”。那么,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课堂语言呢?

一、转变观念,正视“插嘴”

1.把握“插嘴”,引出探索

案例一:《空气占据空间吗》

为了说明空气确实占据空间,我实验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杯中的纸巾没有被水浸湿。有些学生就好奇地问:“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把纸巾浸湿?”这时,老师就引出问题:“是啊,这是为什么呢?”

此案例很好的借助学生的“插嘴”引出要探索的问题,开始新课教学。

2.借助“插嘴”,强化重点

案例二:《電磁铁的磁力(一)》

在总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的知识点时,我故意说:“圈数少磁力大,圈数多磁力小。”学生中突然冒出一句“错了”,这个学生大声说:“不是圈数少磁力大,圈数多磁力小,而是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我鼓励他:“你听得很仔细,确实是说错了,应是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接着,我要求学生用红笔对其进行着重标记。

民主的教师很赏识爱“插嘴”的学生,他们认为是课堂的“润滑剂”。即便学生会毫无顾忌地指出教师读错的字,讲错的知识。教师也要善用学生的这些“插嘴”的宝贵资源。

3.巧用“插嘴”,激励思维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而学生的“插嘴”常常体现了他们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想。在活动过程中,常有学生这样脱口而出“我们的实验现象与别人不同……”“我们与课本上结论恰好相反”。此时教师可以巧用这些“插嘴”,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并进一步探索,发现新知。

整节课学生的学习情绪是饱满的,因为通过实验有了新的发现,他们就更有参与的欲望、更有兴趣去研究。整个讨论过程更让学生感受到:啊,老师对我的问题很重视;我提的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原来我也能发现、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啊!此时,他们就品尝到了发现问题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二、尊重学生,重视 “问难”

1.有意回传,解决“问难”

案例三:《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教师把学生分成不同的讨论小组,按生物多样性与我们的关系、生物多样性与其它生物的关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这几个项目来进行划分,然后教师分别对他们进行提问,“一天中,我们会做哪些事情?其中有多少是与生物有关的?”“花朵是为我们人类而美丽的吗?生物与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家乡有过哪些破坏生物资源多样性的事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家乡生物资源?”在整个过程中,要让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发挥,让他们在问题的问答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发展,师生之间得到交流,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准确的评价,以赞赏和肯定的态度为主,鼓励学生的发言,增进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难”,有时候完全能够由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可以把“球”回传给学生:“请你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受到启发后再发表看法”。因此,学生能解决的任务,应放手让学生来解决。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平等讨论,解决“问难”

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难”,教师可引导学生独立解决,也可与学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难”。

案例四:《溶解的快与慢》

在“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中,教师问:“一块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教师在学生提出各种猜想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通过分组对比实验,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并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如把以上几种方法合理地组合运用,方糖溶解得会更快。通过递进的方式,不仅让学生更透彻的理解、感悟,还点燃了学生继续探索、创新的火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就更加牢固了。

3.引导探究,解决“问难”

课堂上,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难”,与教学重点、难点关系不大,但与教学的内容又有联系。教师可引导、鼓励学生课后解决。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不仅可以丰富经验、开阔视野、活化知识,而且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

这样的教学安排,虽然与我的教学预设不一致,但是只要及时抓住时机,善于改变教学策略,同样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理解学生,宽容 “出错”

1.课堂允许出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科学地运用“无错原则”。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允许学生出现差错。

2.善待学生的错误

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一旦有错误,教师应巧妙地引导学生通过错误找到正确答案,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案例五:《多种多样的植物》

如在教学“多种多样的植物”时,请学生列举一些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一位学生说:“蘑菇是草本植物,它生长在土地上……”话还未说完,同学们便哄堂大笑。我赶紧说:“大家不要笑,这位同学很会观察,也很会联想。那么它真的属于植物一类吗?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植物有哪些特点?”有学生说植物是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的;而蘑菇是真菌,要靠吸收其它生物体或土壤里的养料生存。教师及时给予了肯定。

从错误中找到正确的方法,是加深学习认识,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一些错误,激发学生自己去怀疑、去探究、去发现,让学生教育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四、结束语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善待学生的课堂言语,创造一个师生都能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理解、尊重学生,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真正做到轻负担、高效益。总之,我们要善待学生的“插嘴”,把“插嘴”当作美妙的“好声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磁力案例生物
磁力不怕水
大战磁力珠巨人
样板案例
剪得断,理不乱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第12话 完美生物
磁力橡皮擦
生物趣多多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