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

2018-05-14 12:32吕萍
知与行 2018年5期
关键词:协调发展

[摘 要]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有效农产品供给的前提下,加快缩小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根据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度模型分析发现,2006—2016年期间,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程度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相似,均由勉强协调提升为初级协调型,主销区协调程度较好并一直处于初级协调型;主产区内部协调程度发展不平衡,呈现黄淮海地区与长江流域均由勉强协调提升为初级协调型,东北地区协调程度较弱,处于勉强协调型,且主产区“两化”协调度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显著。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时空演化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8)05-0064-08

自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几年聚焦“三农”工作,尤其是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为粮食主产区发展指明了方向。“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同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为粮食主产区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粮食主产区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的60%以上,2016年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为75.9%,承担着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由于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保障与充足的粮食供给,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通过土地流转到种粮大户、龙头企业与农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促使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了农业现代化步伐,粮食产量亦增加。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利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从而缩小粮食主产区①与主销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促进粮食主产区与其他地区在“十三五”末期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方法选择

在充分研究国内外学者如黄祖辉等(2003),辛岭、蒋和平(2010),韩国明(2015),马德君等(2016),邱书钦(2017)等构建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结合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的特点,本文构建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指标体系

(一)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构成

1.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主要指,应用现代工业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确保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得到提高,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农民现代化。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主体,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因此,农民现代化是指农民具有的文化素质与劳动技能,会耕作、懂经营、善管理、具有搜集和分析市场信息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

3.农村社会现代化。农村社会现代化就在新型职业农民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生方式基础上实现的,指的是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公共服务体系不渐完善,建设农村新社区,村容村貌等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过程。

(二)城镇化发展指标体系构成

目前,虽然城镇化率持续提升,但综合城镇化水平长期处于低质量阶段,一些地区的城市出现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失业率居高的“城市病”问题。粮食主产区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应在继续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提升以人口、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说,粮食主产区城镇化不仅是考虑经济利益,通過产业发展增加物质财富,增加财政收入;而且更加注重社会、环境和资源利益,重视民生保障、生态宜居环境的建设,因此,城镇化发展指标包括城镇经济发展、社会民生保障和生态宜居质量3个分指标。

1.城镇经济发展。城镇化发展应按照资源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的要求,注重产业的合理布局,产业功能空间扩张。因此,产业发展是城镇经济的支撑,尤其是第三产业是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蓄水池。

2.社会民生保障。城镇化建设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增加社会民生福祉,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为最终目标。

3.生态宜居质量。城镇化建设应加强服务管理,为居民提供完善、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与生产和生活环境。

目前,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协整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综合指标评价法等方法。综合经济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水平共计30个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课题数据主要来源于2007—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省级统计数据、《中国经济信息网》以及《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关系研究可知,加权主成分TOPSIS价值函数模型克服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价方法主观因素的影响,在应用主成分求得主成分决策阵的基础上,运用TOPSIS法将低维系统降为一维系统,得出评价值[1]。加权主成分TOPSIS价值函数模型是主成分价值函数模型的一种,它是在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得主成分决策阵的基础上,运用TOPSIS法进一步将低维系统降为一维系统,得出评价值,并且对评价结果进行排序。本文分别运用加权主成分TOPSIS价值函数模型对31个省份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综合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度模型测度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水平,“两化”协调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判别标准详见表2。

表2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阶段参照标准[2]

二、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时空差异分析

本文运用TOPSIS主成分价值函数模型首先对2016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潜力进行实证分析,由于篇幅原因具体计算过程在此略之。根据地理位置,粮食主产区可划分为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黄淮海地区(河北、内蒙古、山东、河南)和长江流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省、湖北省、四川)三个区域,其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如表3所示。

表3 全国、主销区与主产区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情况比较

(一)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主销区水平;且主产区内部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平衡,呈现黄淮海地区较高、长江流域次之,东北地区较低的空间布局

通过农业现代化动态变化分析表明,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由2006年0.430上升到2016年0.650,其中,2009与2010年出现缓慢下降,随后逐渐上升;其与主销区的差距由2006年的低于主销区0.183缩小到2016年的0.062;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06年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027扩大到2016年的0.046,如图1所示。

图1 2006—2016年全国、主销区与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变化情况

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加的原因是自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聚焦“三农”工作,尤其国家在2014—2016年连续三年提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发展新理念等措施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2006年国家取消农业税后,激发了农民安心种粮的积极性,为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的基础。在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现代化中,黄淮海地区水平较高,高于同期主销区与全国平均水平0.035与0.091,其中,河南省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较高,分别由2006年0.488上升到2016年0.668;长江流域发展水平次之,高于同期主销区与全国平均水平0.041与0.097,其中,江苏省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较高,由2006年0.740上升到2016年0.848;使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也呈现上升态势,然而与前两个区域省份相比而言较弱,其与黄淮海地区和长江流域的差距分别由低于2006年的0.147、0.109扩大到2016年的0.153、0.223,致使东北地区发展水平较低。东北地区辽宁与吉林两省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排名均下降4位,分别位居第17与20位,东北地区应抢抓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东北新一轮振兴等重大机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开拓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格局,将成为东北振兴的强大引擎。

(二) 粮食主产区城镇化水平变化较平缓,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接近,低于主销区水平;且主产区内部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呈现黄淮海地区较高、长江流域次之,东北地区较低的空间布局

通过城镇化动态变化分析表明,粮食主产区城镇化水平由2006年0.314上升到2016年0.406,其中,2009年出现波峰达到0.498,随后逐渐下降;其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主销区的差距分别由低于2006年的0.036、0.242缩小到2016年的0.010、0.196,如图2所示。粮食主产区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城镇化发展,缩小与主销区之间的发展差距,确保与其他地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基础。在粮食主产区的城镇化中,黄淮海地区水平较高,2016年分别高于主产区与全国平均水平0.045与0.035。其中,山东省的城镇化水平发展较高,2016年达0.579,分别高于同期的主销区与全国平均水平0.173与0.163;长江流域发展水平次之,其中,江苏省的城镇化水平发展较高,分别由2006年0.507上升到2016年0.648,分别高于2016年主销区与全国平均水平0.046与0.232;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城镇化水平均呈现上升态势,与黄淮海地区和长江流域的差距分别由2006年的高于0.017、0.027变化到2016年的低于0.104、0.074。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受挫,4万亿元投资也没扭转局面,2011年经济增长9.3%,但是效果越来越不明显,2013年经济增长仅为7.7%,东北地区的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致使东北地区发展水平较低。

图2 2006—2016年全国、主销区与主产区城镇化变化情况

(三)粮食主产区大部分省份农业現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能力呈现提升态势,处于低度与中度协调区域

通过全国各省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时空评价发现,如表4所示,从2006与2016年比较,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排名上升的地区与下降的地区分别为15个和14个省份,山西与宁夏两省协调度排名没有发生变化。近年来,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与北京等省份充分利用优越的技术条件、较好的市场开放度以及良好的国家扶持政策,吸引了国内外大批企业以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也得到一定的发展,从而促使这些省份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较高,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而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河南、江西等省份大多是全国粮食主产区,虽然技术条件、市场环境方面发展较弱,但农业技术相对成熟,而且由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东部沿海地区,使得农业产业化水平比较高,农业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效应明显,因此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有所提升。西藏、云南、山西、贵州、甘肃等地技术水平、经济基础没有东部地区优越,自然条件也不及东北和中部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依然较慢,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组合化程度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均较低,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需要,从而导致耦合协调度处于较低水平。

表4 2016年各地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度变化类型

本文将2016年地区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程度划分为:高度协调区为0.8~1,中度协调区为0.6~0.8,低度协调区为0.4~0.6,失调区为0~0.4四大类型,从各省份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度的变化分为上升型、平稳型与下降型三大类。从2006—2016年11年期间,粮食主产区大部分省份(除湖北、内蒙古、吉林、江西四省下降)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能力呈现提升态势。近几年,粮食主产区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缩小粮食主产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除江苏省处于高度协调区外,12个粮食主产区均处于低度与中度协调区域内,其中,淮海主产区(除内蒙古处于低度协调区外)处于中度协调区,东北主产区(除辽宁处于中度协调区外)处于低度协调区。需要注意的是,全国各省份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程度变化排名反映的是与其他省份相比较而言的排名,某一个省份协调度排位可能下降了,但其协调度仍然可能增长,只是增长的速度相对其他省份来说,速度有些慢。各省份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程度分布格局形成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现代化程度明显高于城镇化,有些地区城镇化发展程度相对滞后导致“两化”协调程度较弱。

图3 2006—2016年全国、主销区与主产区协调度变化情况

(四)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程度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相似,均由勉强协调提升为初级协调型,主销区协调程度较好一直处于初级协调型;主产区内部协调程度发展不平衡,呈现黄淮海地区与长江流域均由勉强协调提升为初级协调型,东北地区协调程度较弱,处于勉强协调型

通过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度动态变化分析发现,粮食主产区“两化”协调度逐步提升,由2006年0.587上升到2016年0.650,其中,2013年达到0.658;其与主销区的差距由2006年的低于主销区0.157缩小到2016年的0.096;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06年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002扩大到2016年的0.011,如图3所示。粮食主产区在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缩小与主销区之间的发展差距,确保与其他地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基础。

在粮食主产区的城镇化中,长江流域协调度较高,2016年达到0.687,分别高于主产区与全国平均水平0.037与0.048,其中,江苏省“两化”协调度水平较高,分别由2006年0.776上升到2016年0.850,分别高于2016年主销区与全国平均水平0.104与0.211,湖南(0.690)、湖北(0.662)与四川(0.661)三省“两化”协调均处于初级协调型;黄淮海地区发展水平次之,其中,山东省“两化”协调度水平较高,2016年达到中级协调发展型(0.778),分别高于同期的主销区与全国平均水平0.032与0.139;东北地区的辽宁与黑龙江两省的“两化”水平处于初级协调型,吉林省达到勉强协调型,东北地区协调度与黄淮海地区和长江流域的差距分别由2006年的低于0.021、0.016变化到2016年的低于0.064、0.092。

三、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度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

本文主要是以各地区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度(解释变量)为研究对象考察影响粮食产量(被解释变量)的因素。为了体现研究问题的实质性和计算的简便性,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与地区内部的个体无关,即对于每个个体成员方程,截距项和系数向量均相同。因此,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中的不变参数模型进行分析,即在地区内部的每个成员方程表达式中,截距项和系数向量均相同。本文以获取的全国、粮食主销区、主产区及主产区内部各区域的粮食产量作为不变系数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以各地区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度为解释变量运用Eviews 8.0软件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其中,粮食产量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表6 面板数据变截距模型回归估计及检验结果

(一)各地区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度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大小呈现出空间的差异性

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可知,如表6所示,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我国、粮食主销区与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分别增长18.617个、13.415个与90.437个百分点,上述指标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粮食主产区常数项不显著,主产区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度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大,凸显出加快推进粮食主产区“两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粮食主产区“两化”协调发展不仅能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与有效提供农产品供给,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而且利于缩小粮食主产区与其他地区,尤其是主销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东北主产区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度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显著

粮食主产区内部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度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大,其中,东北主产区最大达181.406,由于受到耕作制度、品种结构(玉米改大豆、粮改饲和粮改油)及单产水平变化等相关因素影响,东北主产区粮食产量占粮食主产区的比重呈现增长态势,由1996年的18.9%上升到2003年的21.2%,然后持续上升至2016年25.4%;黄淮海地区次之90.970,黄淮海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粮食生产的科技进步贡献逐步提高,农业现代化促使粮食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粮食产量占粮食主产区的比重变化平衡,均保持在35%左右;长江流域主产区较弱,由于处于东部沿海等区位优势、人文优势和相关政策的影响下,长江流域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在水资源、耕地资源和劳动力的争夺上,粮食生产的基础条件在受到城镇化的影响,城镇生活和消费所需的农产品的多元化,致使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粮食生产。粮食产量占粮食主产区的比重由1996年的47.4%下降到2003年的44.3%,然后持续下降至2016年38.5%。

四、促进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的对策建议

(一)促进城乡资源合理配置

在推进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基础上,加快土地向种田大户、龙头企业流转,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既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又加快农民工进城。积极培训农民工就业技能,增强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市场竞争力,引导各类人才向农村流动,并以此培育发展农村专业性人才市场,优化农村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引导金融市场力量,积极吸引城市资金和外资共同参与乡村振兴发展,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支持农业科技产业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推动城乡产业互动发展

粮食主产区应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抓好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如建设以蓝莓、西红柿等绿色食品种植与深加工基地,带动物流、旅游、饮食、民俗文化等产业的发展,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应利用资金、技术、人才等集聚的优势,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链条向下游延伸,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拉动点。推进城乡产业互动发展。农村也应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途径将其加工、销售环节延伸到城镇,承接从城市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發展为大中城市企业的配套产业,城乡分享产业互动支持劳动力创业带动就业。

(三)推进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础设施可以加速城乡之间各种生产要素的流通,是联结城市与农村的“桥梁”。应加快推进城市与村镇地区的道路建设,完善农村地区交通路网,打造高效快捷的城乡交通路网体系,加快城乡之间公交体系的建设进度,逐步扩大公交线路覆盖农村地区的范围。推进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将城市环卫管理模式延伸到农村,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组织体系,实现城乡生活垃圾统一收运处理,设施共建。公共服务支撑能够解决城乡基础教育、医疗、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均等化,尤其是支撑工作在城镇的农民工和留在农村的居民享受到城市居民同等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

(四)加大中央与主销区扶持力度

在市场是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发挥中央政府和主销区政府在促进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过程的作用。中央政府应适当调整主产区和主销区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为“两化”协调发展提供充足资金与大量劳动力。同时,主销区政府对粮食主产区调出的粮食应承担相应的补贴资金,降低种粮农户生产成本,有效激发农户种粮积极性。引导粮食主销区参与主产区粮食生产基地、仓储设施等建设,在基础设施、信息平台、旅游开发、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开展合作。

[参 考 文 献]

[1] 吕萍, 李忠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潜力时空差异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2):11.

[2] 刘彦随, 龙花楼, 王介勇,等.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农民[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5.

〔责任编辑:刘 阳〕

猜你喜欢
协调发展
建设工程经济与市场经济协调发展关系分析
城市郊区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商业保险与社会养老保险协调发展,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乡村旅游对社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乡村旅游对社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港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