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牙列缺损应用口腔种植牙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2018-05-14 13:51徐静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牙列缺损临床效果

徐静

【摘要】目的:探讨比较分析牙列缺损应用口腔种植牙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66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83例)与对照组(8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修复后满意度。结果:对照组83例患者语言功能、咀嚼能力、舒适度、美观度、固位功能等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临床中对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復治疗效果更佳,且修复后患者咀嚼能力及美观度得到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临床效果

牙列缺损是临床中常见口腔疾病,该病症多由根尖周病、牙周病诱发所致,其表现为牙列中部分牙齿缺损;若患者不接受修复治疗,对其发音功能、咀嚼功能及美观等均会造成影响。近年来,随着口腔种植牙修复技术的不断发展突破,已成为治疗牙列缺的重要方法;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有效提高患者咀嚼能力,同时具备与自然牙齿相同美观度,被广大一时患者所青睐。为探究口腔种植牙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临床价值,本次研究选取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3例牙列缺损患者实施口腔种植牙修复治疗,取得显著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66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83例)与对照组(83例);对照组中,男45例,女38例,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37.4±5.6)岁,病程4~35个月,平均病程(19.4±3.5)个月;观察组中,男50例,女33例,年龄23~57岁,平均年龄(39.1±6.O)岁,病程4~36个月,平均病程(20.6±4.3)个月。本组患者缺损原因:口腔疾病拔牙20例,外伤缺损41例,龋齿拔牙88例,其他17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缺损原因、病程、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术前两组患者均接受口腔全面检查,并对其实施凝血、血常规等检查;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牙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口腔种植牙修复治疗,对患者牙根尖进行检查,并对种植区下牙槽神经、邻牙牙周、牙槽高度、骨密度等进行评估,在对牙周区域股高度进行测算,准备模板设计制作。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进行常规牙周、口腔消毒,采用环形刀将粘骨膜与钢骨面垂直切开,玻璃暴露牙槽骨。采用先锋钻对锁定位置钻孔得到与植入牙直径、深度符合的钻口,将合适的使种植体植入。再对种植体贴合情况及骨孔进行详细检查,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骨孔,并使用封闭螺丝拧紧,对软组织进行缝合。手术完成后给予患者适合的抗生素治疗3d,且叮嘱患者保持良好口腔卫生,治疗1周后拆线;患者手术完成3~6个月内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种植牙修复。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满意度,满意度采用Wheele提出效果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语言功能、咀嚼能力、舒适度、美观度、固位功能等,共100分,每项指标20分,分值越高,则患者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使用SPSS 18.0完成数据处理,组间计数资料使用卡方(X2)检验,用百分比(%)表示;组间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用(x±s)表示。若P<0.05表示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经修复治疗后,对照组83例患者语言功能、咀嚼能力、舒适度、美观度、固位功能等评分均低于观察组,组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牙列缺损是临床中常见牙科疾病,其属于牙齿缺损畸形,牙列缺损诱发因素可包括:牙周病、龋齿、外伤等;该病症对患者社交、正常生活均会造成影响,同时干扰患者语言能力、咀嚼功能等,而且还影响美观性,若患者长期未接受治疗,对其心理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临床中提高牙列缺损修复治疗效果意义重大。

现目前,临床中治疗牙列缺损方法以手术修复治疗为主,既往临床中传统修复治疗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治疗效果不够理想。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口腔种植牙修复技术的应用于发展,使临床牙修复治疗中有效解决美观度差、固位能力差的问题,使其得到广泛推广,且获得广大医师于患者青睐。口腔种植牙修复作为临床中一项新型的口腔美容技术,其治疗原理是在患者上下颌骨植入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人造牙根,进而使种植体与上部结构良好结合,形成完整修复体,最终达到治疗目的。口腔种植牙技术不仅具有良好的固位效果,同时其牙齿美观效果同样得到大众认可。此外,有研究显示,种植牙所采用的良好生物融合性材料远期排斥效果低微,患者牙修复后预后效果良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83例患者语言功能、咀嚼能力、舒适度、美观度、固位功能等评分均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技术治疗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临床中对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治疗效果更佳,且修复后患者咀嚼能力及美观度得到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牙列缺损临床效果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牙列缺损和过小牙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疗效观察
探讨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患者的咬合重建修复效果
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对中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修复效果观察
钴铬合金支架可摘局部义齿与纯钛支架可摘局部义齿的修复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