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后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加强风控刻不容缓

2018-05-14 20:52江瀚
互联网经济 2018年3期
关键词:互金上市资金

江瀚

互金企业虽上市仍存问题

在中国很多消费者的心目中,一家企业一旦能够通过交易所的审核上市,可见其企业的管理规范及发展规划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能让投资者放心一些。

但事情具体到互联网金融领域却不是那么回事,因为互联网金融的特殊特性,即使是上市公司,其业务形态依然处于一个粗放发展阶段,并且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规模不断扩大,其问题也在逐渐积累:

一是互联网金融风险依然存在。作为金融企业,风险控制可以说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和命脉,不少互联网金融企业虽然已经上市,但问题却依然存在,例如互联网金融企业利用平台募集资金用于关联企业发展,形成自身资金池;互联网金融并没有完全纳入央行征信系统,主要凭借借款人自身的信心,对借款人的信用水平、偿付能力都缺乏真正的有效评估;在平台支付过程中,不需要对投资者身份进行完备安全认证,只需要手机、银行卡号等基本要素就转移了大量的资金。这些风险因素在很多上市互金公司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

二是消费者权益保护仍然不足。互联网金融企业由于是资金业务,往往会涉及消费者的身份信息、账户信息、资金信息,这些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极易被不法分子盗用;在资金运营过程中,互联网金融平台虽然已经具备了银行托管等资金安保条件,但是其投资业务并不能实现完全的监控和风险对冲,互金投资高风险标的、高杠杆操作的现象依然存在;互联网金融公司所代理的理财业务众多,不同业务之间风险难以区分识别,从而给不具备风险识别能力的投资人推荐高风险产品。这些问题不一而足。

如何加强风控,保护用户权益?

2018年是中国金融监管的从严年,从2017年开始国家历次会议都将严守金融风险底线不动摇作为会议的重中之重,面对着监管日趋从严的大环境,互联网金融企业到底该如何去做?

一是积极拥抱监管,改善自身风控水平。随着国家监管的日趋从紧,对已经上市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可谓是一个大好时机,上市公司本身的规范化运作会使互金企业拥有着先发优势,正好可以借助国家的一系列监管要求,不断自查自纠,查出原先存在的风险点,进一步降低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二是完善风控机制,严防系统性风险。借助上市所带来的资金和融资优势,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用于内部系统的改造升级,特别是通过大数据风控、人工智能管理等高科技风控机制,对风险控制系统进行提升,借助科技手段进一步降低企业风险,并且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降低人工风控的难度和成本。

三是通过信息公开,完善用户保护机制。作为上市公司要尽可能地将自己的信息特别是涉及用户权益的信息公布,通过公开信息,接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讓用户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用户保护落到实处。

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上市仅仅是一个开始,远不是结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任重而道远,需要各家企业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互金上市资金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互金十年芳华遭遇监管刹车 2018年合规化智能化谋升级
互金企业扎堆赴美上市有何“难言之隐”?
互金企业扎堆赴美上市有何“难言之隐”?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tylistic Features in the English of Advertising and News Reporting
5月上市
意林成长Q计划隆重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