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复合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的《旅游规划概论》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2018-05-14 16:38卢绍香赵星
知识文库 2018年2期
关键词:模拟训练应用型规划

卢绍香 赵星

旅游规划概论课程作为旅游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以及多学科交叉性。旅游边界的逐渐模糊,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提出,“旅游+”旅游发展模式的产生,对旅游人才输出提出了更高要求,复合应用型旅游人才将是现阶段旅游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本文基于此对旅游规划概论课程在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探索与研究。

随着旅游产业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高等旅游教育也逐渐融入到世界高等旅游教育体系中。经过改革开放后的迅猛发展,中国独具特色的高等旅游教育体系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且独具特色,但由于长期受传统讲授教学的影响,输出的旅游人才与旅游从业存在明显脱节。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提出,“旅游+”是旅游投资、旅游消费的新热点、新亮点,是拓展旅游发展的新空间,也是产品业态创新的主攻方向,是旅游转型升级的新动力,是整合资源的纽带。培育旅游大产业,关键是要做好做足“旅游+”这篇大文章。乡村旅游、农牧旅游、工业旅游、林业旅游、商务旅游、研学旅游、医疗旅游、养老旅游、健康旅游、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等增长点,是“旅游+”的重点研究领域。因此,为推动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顺应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复合应用型旅游旅游人才培养显得迫切而重要。

一、旅游+的旅游发展新兴模式对旅游人才输出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应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旅游+” 是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形成新业态,提供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有效地拓展旅游自身发展空间,推进旅游转型升级。在我们看到旅游+带来的放大效应和产业深度融合的同时,也预示着我们的旅游人才输出应达到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融合,复合应用型旅游人才的培养是关键。

复合应用型旅游人才是指能将旅游及其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旅游及其旅游相关行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人才类型。无论是从实践性还是操作性来说,都要具备较强的理论与实践多专业学科要求。理论上来讲,要求旅游管理培养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具有较高的相关专业理论基础,同时对旅游从业者的实践能力也有严格的要求。在这样的就业要求下,通过有效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改进,探寻切实可行的复合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途径显得至关重要。复合应用型旅游人才的培养目标重点在于强调其“复合型”和“应用型”,因此在教师、教学为中心的基础知识讲授与学习,强调旅游专业知识及与其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同等重要性,更关键的是要将学到的知识切实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和实践中。目前不少旅游管理专业仍然采取填鸭式的教学灌输体系,教学中忽视其他专业知识对旅游的影响,考试大多以理论考试为主,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学生灵活变通以及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等实际能力的锻炼,在进入实际的工作岗位后,学生往往出现基础理论知识过于僵化、其他旅游相关知识与理论欠缺,而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由此,教学培养和实践途径的探讨就成了复合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

二、复合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特点

复合应用型旅游人才的培养,要求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实践教学、模拟训练等都应具备以下特点:

(1)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应顺应当前时代旅游行业发展的需求,突出专业知识理论的认知和应用,实现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2)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应体现本科层次旅游人才职业技能培养的重点,根据现阶段旅游行业发展的需要和各院校自身优势进行筛选和侧重。

(3)实践教学应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模拟训练,要求能将旅游专业知识及其相关专业理论交叉应用于研究区域,是实践技能考核的体现。

基于以上特点,随着全域旅游的推进与发展,要求旅游人才掌握更广泛更新的知识和技能,进而要求旅游院校要根据市场变化和行业具体需要升级教学课程,深挖、拓展旅游行业传统业态的维度和深度,搭建、规范旅游投资与规划、旅游观察监测、旅游公共服务、“旅游+”等新兴业态的课程体系,丰富、完善文化方面和职业素养方面的基础课程,及时对课程进行升级更新。在推动全域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旅游规划是基础和前提,因而要求旅游规划的人才输出应满足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与旅游+多样化的旅游发展模式要求,旅游规划概论课程教学应进行创新,满足全域旅游时代的旅游人才培养目标。

三、复合应用型旅游规划概论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

《旅游规划概论》课程作为旅游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多学科交叉性。在分析现行旅游规划类课程教材的側重点与不足的基础上,结合复合复合应用型旅游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特点,在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疏理、构建模块化教学与教学方式方法的实现、加强相关课程与各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 、重视野外实践与研究区域的模拟训练、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该门课程的教学创新改革探索。

因此,针对该门课程的基本特征,要求在进行学生培养中应明确实践教学环节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设计与创新,以达成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基于旅游+这一新兴旅游发展模式特点与时代要求,从复合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目标与特点出发,探讨《旅游规划概论》课程在教学方法与内容方面的创新思路与模式,并对以下内容进行重点探讨。

1、旅游规划类教材的选用

2001年“旅游规划与开发 ”被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共同确立为全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之一 ,高等院校各旅游专业所涉及的课程主要有《旅游规划概论》、《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规划教程》、《旅游规划与管理》、《区域旅游规划》等。虽然各类教材都涵盖了旅游规划的基本理论、工作流程和技能要求等,但在内容上由于受教材编写者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等方面的影响,在难易程度上和学科特色以及侧重点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因此,结合创建西部一流旅游专业的大环境,选用适用本科层次且有利于复合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的教材是基础。因此,在教材选用上应体现理论知识对实践教学的指导作用,侧重旅游的调研能力、旅游策划能力以及旅游规划的基本操作能的培养。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非常迅速,旅游规划行业也在不断转型,越来越往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广,知识要求也在向深度不断拓展,“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的时代已经过去,尤其是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继互联网+之后旅游+的出现,要求旅游规划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旅游规划的实践教学与模拟训练显得尤为重要,选用教材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2、教学内容的疏理和教学模块的构建

旅游规划课程教学内容包含旅游规划基础理论、基本方法、程序和工作流程,游资源调查评价,旅游市场调研,根据资源特色策划旅游项目与旅游产品设计,应用相应的软件进行图件设计制作等内容。对于理论教学,传统教学方式主要以理论介绍和阐述、案例分析、学生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对于本专业本科层次的学生而言,理论学习过于繁重,涉及学科面知识面众多,学习精力和理解能力有限,缺乏具有突破性的创新教学方法和理念。有些规划设计操作停留在简单的模仿、复制甚至抄袭水平,学生基本素质和侧重技能点不能更好地突显和锻炼,培养合格的复合应用型旅游人才难度较大。

野外实践与模拟训练既是旅游规划概论发展的基础,也是该门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由于它所研究的对象具有时间上的长久性、地域上的差异性以及与时俱进的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旅游规划概论》的实践不同于其它课程的实践,很难全部在实验室内完成,广阔的田野才是该学科研究的最重要的实验室。要把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能对号入座,灵活运用,并真正掌握或有更深刻的认识,唯一办法是带学生去实地观摩和进行规划的模拟训练,和课本相应内容进行比较,才能真正把知识学到手。因此,传统的讲授教学甚至是讲授加案例等教学手段都不能满足该门课程基本要求,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必须进行革新,采取“课堂讲授+实地调研+模拟训练+技能考核”四位一体的模块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应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创新,完善考核方式。

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过于僵化、死板,限制了学生和教师教学主动性的发挥。课程改革为解决这类问题、弊端提出了很多富有创见性的教学方式。从旅游规划开展的教学方式来看,旅游规划基本技能的系统训练尚待提高,实践环节训练普遍不足,学生设计能力仍无法适应实际工作需要。教学内容还主要停留在基本知识、理论与原理的介绍、规划作品赏析等初级层面。 旅游规划教学多流于形式与程序,学生的规划技能水平仍停留在简单模仿与盲目克隆的初级阶段。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与教学效果的改善极有可能仍然还是“空中楼阁”,学生无法获得旅游规划专业基本技能并灵活运用。因此,应加强旅游规划教学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创新。同时,在考核方式上,摒弃传统的单一的标准,应采取多标准衡量,加大实践环节和模拟训练的考核比例,完善考核方式。

因此,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选定研究区域,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完成区域旅游总体规划规定板块内容,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应用中的各方面问题,并针对各自的成果按照旅游规划的工作程序与指标体系进行小组互评估,把学生评估成绩与教师评分纳入该门课程的综合成绩,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并达到学以致用。

4、建立有效的課程教学过程管理

为实现旅游规划概论课程的理论讲解和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以及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连接,应加强旅游规划教学和实践动态过程的有效管理,形成全程质量保证监督和考核体系。

(1)实施“课堂讲授、实地调研和模拟训练以及技能考核”四位一体的教学过程。该教学过程中,不能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各教学模块应交叠进行,根据理论需要把实践教学与模拟训练穿插于整个教学环节中。

(2)实施“教学计划制定——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效果考查”有效的全程监控。开课前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与行业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大纲的撰写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经典旅游规划案例的赏析、野外实地调研和旅游总体规划各模块的模拟训练,并针对教学效果建立考核指标体系进行有效的教学监督。

(3)实施“实践前培训、目标——实践中监督控制——实践后有总结评估——模拟训练效果考查”有效的实践过程全程监控,从而实现有效教学和实践质量的双重保障。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模拟训练应用型规划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模拟训练(二)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模拟训练(十一)
模拟训练(十)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