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浒传》的忠义思想

2018-05-14 08:20鲍文达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招安笑傲江湖忠义

鲍文达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传奇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忠,即是对祖国、亲人、朋友尽心竭力。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对朋友讲义气,是“小气”,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大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水浒传》中用以组织群众和团结群众的思想基础是“忠义”。这里所说的“义”,它在某种程度上注入了被压迫阶级的思想感情和道德观念。这实际上是说《水浒传》所说的义不完全同于历来统治阶级所说的义。在封建社会里,下层人民也讲义,他们最讲朋友之间的义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进而至于“济困扶危”“杀富济贫”,都是“义”的表现。因此,《水浒传》中所写的义,在特定的环境中,具有反封建反压迫的性质,而不同于儒家的纲常伦理中的“义”。

在《水浒传》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为梁山泊领袖的宋江,他的思想和行动,关系着整个梁山事业的兴衰和存亡。在评价《水浒传》中,对宋江这个人物看法并不一致。我从下面几方面来分析:

1.宋江的绰号表现了英雄本色,侠义之气

宋江,表字公明,绰号有三一是孝义黑三郎;二是及时雨;三是呼保义。

2.宋江的出身、职业对他思想、性格、生活道路的影响之大

宋江自幼读儒家书,受传统教育,刀笔精通。他了解和体验百姓的痛苦,有正义感。他在官府任小吏,懂法,有守法习惯。到了梁山,处理问题比较周全。他犯罪后衙门给他戴上枷,别人把枷打开时,他说不能,这是国家的法度。

3.上山前是一位仗义英雄,义放晁盖

当法与义发生矛盾时,就不顾法度。对梁山的事业有一定的贡献,他为了梁山好汉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了阎婆惜。

4.宋江上梁山后,成了义军首领

他自己说文武方面并无过人之处,为什么还能当首领呢?一是仗义疏财,在江湖中有一定的号召力;二是关怀兄弟,兄弟遇难设法相救;三是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和军事指挥才能。

5.宋江受招安以后,成了朝廷的忠臣

他的思想是为国出力,保境安民。晁盖死后,宋江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这对义军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是《水浒传》中宋江的一大关键。受招安后把梁山上的“替天行道”大旗改为“顺天护国”,他也由首领走到服从朝廷的顺臣。

6.悲剧的结局

宋江征方腊,108位好汉还剩27个,其余的不是牺牲就是出走了,而朝廷并不信任他,加害致死。可以说宋江的一生是成于“义”,败于“忠”。

《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历来众说纷纭,但归结起来,不外三种观点:一是农民起义说;二是市民说;三是忠奸斗争说。三者可以互为补充和包容。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部作品,它所传达出来的几种思想倾向是值得注意的:宣传忠义思想,这是《水浒传》客观存在的最突出的思想倾向。

传扬后世的勇武阳刚、笑傲江湖的兄弟之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是为一个“义”字。《水浒传》中,梁山众兄弟用自己的“义”,成全了宋江所谓的“忠”。面对整个封建伦理道德秩序,义也只能作为忠孝的牺牲品。但虽然如此,作为个人意识觉醒表现的“义”,还是让我们为之神往,敬佩。小说中的李逵、阮小七、魯智深等人物,不拘礼法、不计名利,不做作、不掩饰,“任天而行,率性而动”,保存了一颗“绝假纯真”的“童心”,与那封建理学扭曲了的“假道学”“大头巾”的虚伪做作、心胸狭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们追求的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盘分金银”“图个一世快活”,向往的是兄弟间“交情浑似股肱,义气真同骨肉”,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小市民的思想和感情,使小说蒙上了一层特殊的江湖豪侠气息。这种快意恩仇,笑傲江湖的兄弟之“义”,也正是《水浒传》吸引后人,流芳千古的重要原因。从人格美感上来说,侠士崇尚一种勇武阳刚的气概。《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便是这样一群人格美的男儿。他们勇武无比,豪气凌云,丝毫没有脂粉气,绮靡气,而独有雄伟,劲烈的阳刚之气。鲁智深的怒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李逵的江州劫法场,沂岭杀四虎,大闹忠义堂;武松的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都是这种阳刚之气的表现。也正是兄弟之义,让宋江能稳居众好汉之首,而实现自己的招安计划,导致最后曲终人散的结局,所以说这种笑傲江湖,勇武阳刚的兄弟之义又被添上了几许悲壮的色彩。

总的来说,忠义思想作为《水浒传》的核心思想内容,是作者通过宋江等人的农民起义,对传统封建伦理道德中忠与义的一次深刻的思索。《水浒传》中的忠义思想有着浓厚的正统思想氛围,但是也有许多正统思想所解释不了的东西。作者作为一个封建文人,不可能有超出自我认识范围之外的思想认识。这也是使作者在《水浒传》中对“忠”与“义”的关系现出深深的迷惘。但是《水浒传》的题材毕竟有它的特殊性,不管作者如何极力地把它拉入“忠义”的思维格局,以及故事在流传过程中加入了多少市井细民的意识,作品最终还是在客观上展示了我国封建社会中的一场惊心动魄的农民起义。

猜你喜欢
招安笑傲江湖忠义
传话游戏
数据挖掘技术在内河航道维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水浒传》中招安的历史意义及结局的必然性
《水浒传》中武松性格发展变化分析
兰花
朋友的情谊
明末招安误抚与金圣叹腰斩《水浒传》
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