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河源客家文化融入幼儿教育中

2018-05-14 17:39邝文平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河源美食班级

邝文平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开发特色教育资源,构建园本课程是现代幼儿教育的新趋向。乡土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已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步渗透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为幼儿教育教学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作为“客家古邑”的河源,客家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下面就结合课题研究的实践,谈谈如何将河源客家文化融入到幼儿教育中。

一、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

(一)收集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料

首先开展客家文化调查表活动、查阅大量资料,并请家长协助收集。如:关于历史纪念物、文化景观、民间文学艺术(如:童谣、神话传说等)、民间表演艺术(如:客家山歌、花朝戏、舞龙舞狮等)、民俗礼仪活动、民间游戏(如:跳房子、丢手绢)、民间手工艺(如:剪纸、编织、刺绣、泥塑)、河源客家美食、客家工具、客家用品等客家文化资料,再进行资料统整,装订成册。

(二)让幼儿走进农村,了解客家文化

《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家乡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环境的优势,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适应目标提到:“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和幼儿一起走进家乡,了解客家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居住环境,用照片的方式记录下家乡的点滴,再把它装订成一本客家文化小书,供幼儿与同伴分享寻找的经历,并把丰富的客家用具带到幼儿园给大家认识并展览,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家乡之情。

二、河源客家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中

(一)传统客家文化氛围融入幼儿园环境中

环境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环境是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方式中发生作用。比如:在班级里面摆放各种客家用具,如:扁担、斗笠、草帽、罗格、簸箕、算盘等。设置班级客家区,客家区又可设为:特产区、茶艺区、编织区、剪纸区、民间游戏区、客家表演区、刺绣区等,各区域紧紧的与客家文化整合在一起;在班级外墙挂上一幅幅体现客家风情的艺术品,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客家山歌、客家童谣、客家古屋、客家女、客家习俗;在幼儿园的走廊悬挂草帽画、簸箕画、油纸伞、蒲扇、斗笠画;以及客家古邑谚语一条街,以此营造出浓厚的客家传统文化氛围,使幼儿如置身在客家文化的大家庭里,耳濡目染,深受感染熏陶。

(二)丰富多彩的客家活动融入幼儿教育中

开展以《河源客家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活动,根据教育目标、各个领域选择教学内容,引导幼儿了解河源风貌、河源风俗、河源特产、客家美食、客家童谣、民间游戏等,让幼儿多角度感受客家文化的精髓。音乐活动很受幼儿欢迎,将客家山歌融入到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还可以通过多感官、改编,多形式综合学习。语言活动选择客家故事、童谣,以及客家古邑谚语、客家风俗、客家名菜等内容进行教学,向幼儿介绍河源客家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感受客家古邑源远流长的文化。

(三)以幼儿探究的兴趣出发融入客家活动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以本土资源内容为载体,将河源客家文化渗透到主题探究活动中,根据本班特点选择適合本班孩子探究兴趣的主题探究活动。如:有的班级对客家茶艺非常感兴趣,让幼儿体验泡茶、品茶的过程,感受客家人热情好客的礼仪。有的班级对客家厨房感兴趣,搭上柴火、大锅,系上围裙,像模像样的在灶台上炒黄豆,感受到客家人的勤劳好学的品质。有的班级对河源特产感兴趣,分享并制作五指毛桃鸡、酸萝卜、米饼等客家美食活动。有的班级对客家服饰产生浓厚兴趣,生成主题探究活动《衣服》整个主题活动从欣赏客家服饰开始,层层拓展,到学会染布、设计客家衣服,以及最后的服饰走秀,培养了幼儿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认识,发挥了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 丰富的家长资源融入幼儿教育中

目前,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将家园合作确定为学前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并注重家园合作形式的多样性。

1.邀请家长朋友们来幼儿园进行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家长的才华,结合客家文化的主题内容,可以教唱山歌、剪纸、编织、舞龙舞狮、刺绣、讲故事、制作美食、玩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等。

2.开展河源客家美食活动,让幼儿与父母一起制作的美食带进幼儿园,与大家共享。

三、主题小结

实践证明,通过长期的探索、研究和实践,幼儿得到了客家文化的熏陶,将爱我河源、爱我家乡的情感植根于幼儿心灵。我们将充分利用课题的研究成果,力争把成果转化为可操作性的教材和资料,为幼儿园园本土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同时着力打造幼儿园本土特色课程,努力创建具有现代教育水平的客家古邑品牌园。

猜你喜欢
河源美食班级
班级“无课日”
广东自然学院河源分院成立
美食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叶丽娟作品
美食都被玩坏了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美食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