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瞄准技师:我是导弹的“眼睛”

2018-05-14 15:39
新传奇 2018年12期
关键词:王凯考官偏差

“报告,瞄准完毕!”火箭军某导弹旅实装操作现场,刚刚完成导弹瞄准的上等兵王凯胸有成竹地大声报告。没想到,站在一旁把关、肩扛“4道拐”的老兵,用低沉的腔调说了俩字:重瞄。

瞄准数据在合格范围内,动作没失误,为何“重瞄”?这位“吹毛求疵”的把关人是谁?他就是参加过数十次重大演训任务、被官兵称为“神瞄手”的发射六营瞄准技师、一级军士长刘金国。

刘金国指着记录本上的数据说:不够精细,应该把偏差降到最小,瞄准偏差越小,导弹命中精度就越高。

王凯是幸运的,能当“神瞄手”的徒弟;王凯也是“不幸”的,因为师傅眼里容不得“沙子”。训练操作不允许有一丝瑕疵,一遍不行就十遍,十遍不够就一百遍,不完美不罢休。

对徒弟严,刘金国对自己更狠。40多岁的他在训练场仍然生龙活虎:实装操作和新兵一起练跑位、5公里越野他连超数人。有人问,你咋这么好的劲头?他嘿嘿一笑:“越老越要有兵样!”

2013年,旅参评“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刘金国被考官点中后,打开机座、调整平台、启动瞄准仪、旋转瞄准台……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操作结束,指针定格,成绩优秀,瞄准用时却比大纲规定的时间少了近一半,考官惊赞。“只有拿出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百分之百的热情,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瞄准号手。”25年前,仅有初中文凭的刘金国从最初听“天书”,到“蚂蚁啃骨头”,硬是用不到一年的时间,攻克了厚厚的专业教材,实现当年定岗、当年“单飞”。

为了练就“火眼金睛”,刘金国自制了一个简易瞄准仪。每天天一亮,刘金国就对着瞄准仪练眼力。为缓解眼睛疲劳,他在旁邊放一盆水,每隔三五分钟就清洗一次眼睛。慢慢地,他由瞄准合格到良好,最终达到优秀。“我可是导弹的‘眼睛!”这是刘金国说得最多、最自豪的一句话。一次次将导弹瞄准定格在“优+”的他,获奖证书一大摞,多次参加实弹发射并担当把关任务,经他检校参数的导弹千里点穴,精确命中。

(《解放军报》2018.3.4)

猜你喜欢
王凯考官偏差
50种认知性偏差
王凯:既然老天眷顾,那就不要辜负
面试好难
加固轰炸机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FM818王凯生日会 王凯向粉丝致谢
真相
打赌
面试中的“察言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