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全域旅游 推进世界旅游名城建设

2018-05-14 20:13
先锋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全域旅游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要推动高速旅游增长向优质旅游发展转变。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全域旅游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旅游进入全域旅游新时代。9 月25日召开的成都市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大会明确要求:高起点建设世界旅游名城。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成都市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大会精神,成都将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抓手,切实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把成都建设成为对接国际市场、具有中国典范、独具东方休闲神韵的世界旅游名城。

以全域旅游为抓手,提升旅游经济发展质量。一是着力扩大视野,将旅游规划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旅游规划提高到整个区域发展的战略位置上来,以国际标准开展全域旅游顶层规划设计工作,推进多规合一。二是科学整合全域资源,按照“错位发展、功能互补、协调联动”的原则,结合“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战略优化全域旅游产业布局。三是重点支持都江堰市等7个单位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工作,争取早日创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四是依托大青城休闲旅游集聚区等七大旅游产业集聚区,积极引进、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发展特色的成长型旅游企业,打造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旅游产业生态链、生态圈。

突出资源特色,着力打造五大世界级旅游品牌。一是打造大熊猫旅游品牌。开发熊猫文创产品,塑造熊猫IP,增强成都熊猫对全世界的吸引力,创造独一无二的成都熊猫之旅。二是打造天府绿道旅游品牌。按照“可进入、可参与、景观化、景区化”理念,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和丰富旅游要素等方式,将天府绿道打造成为开放式、多功能的国家旅游休闲区,形成“景中有人、人亦风景、人景和谐、相互交融”的美丽画卷。三是打造美食旅游品牌。深入挖掘川菜文化,依托川菜龙头企业、餐饮中华老字号企业,引进国内外知名餐饮品牌和菜系,打造美食国际品牌。四是打造交子品牌。讲好“交子故事”,促进文化展示传播体系构建,让市民、游客随时随地能够感受到交子文化独特魅力。五是打造休闲旅游品牌。推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成梦想青城康养旅游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休闲旅游品牌。

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旅游新经济。集聚全域旅游资源,融合各产业要素,创新旅游活动空间、旅游活动内容,以空间全景化、体验全时化、休闲全民化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为方向,大力实施“旅游+” 和“+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会展、康养、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引领农业的绿色崛起和附加效益,引领工业的特色化和国际化,引领第三产业的提质增效,引领成都城市的品质化、个性化、国际化发展,优化旅游供给体系,提高旅游供给质量,全面增强旅游发展新功能。

扩大旅游开放力度,提升旅游国际化水平。一是深入推进对外旅游合作。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建立旅游合作协作机制和协调机构,加强文化旅游交流合作,不断提升丝绸之路旅游文化品牌国际影响力。二是积极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旅游服务体系。发挥72小时过境免签效应,积极争取实行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推动区域内外游客出入境互联互通。建立国际旅游购物离境退税和便捷支付体系、国际自驾旅游服务体系,完善旅游标识系统。三是加大旅游宣傳营销。加大与川内地(市)州的合作力度,与“大峨眉”“大九寨”“大香格里拉”等区域形成资源整合,发挥成都主干优势,共塑旅游大品牌、共推旅游大线路、共优旅游大环境。加强“9+10”区域旅游联盟和菱形经济圈等城市合作,大力开展高铁城市联合营销活动,努力推动318国道建设成为自驾游产业经济带。积极进入国际营销平台,在主要入境游客源地和境外直航城市、大熊猫客居城市、国际友好城市等设立成都旅游海外体验中心,积极借助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国际社交主流媒体进行旅游营销,增强国际市场开拓的力度和实效。

优化旅游发展环境,着力培育旅游产业市场主体。一是优化旅游发展市场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旅游创新创业提供政策和财政资金保障。降低旅游创新创业门槛,为旅游创业企业提供便利。强化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为旅游企业提供法律、知识产权等专业化的优质服务。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树立旅游创新创业典型。建立完善旅游创新创业诚信系统,营造诚信创新创业的市场环境。二是优化提升旅游传统产业市场主体。规范旅行社经营行为,培育旅行社品牌,提高旅行社服务专业化水平。加强规划引导,优化旅馆业结构,通过管理创新、改善设施设备,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措施扩大旅馆业市场,提升竞争优势。三是积极培育旅游融合发展市场主体。加快培育建立以资本为纽带、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企业集团和跨地区、跨行业运营的龙头企业。鼓励发展专业旅游经营机构,提升旅游企业竞争力。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旅游融合发展项目,参与重大旅游融合发展产业项目实施和产业园区建设,进入文化活动、赛事运营、旅游开发等领域。

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推进全域旅游共建共享。一是推动构建旅游综合交通网络。促进构建以航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地铁为主骨架,干线公路、景区专用道路及慢行交通系统为补充的现代旅游综合交通体系。二是完善成都国际旅游集散咨询服务体系。依托成都公路、铁路、航空等枢纽优势,完善旅游咨询、交通、救援、“CITY TOUR”城市旅游观光巴士、景区直通车等服务功能,建设“2+4”旅游集散体系,提升旅游集散与公共服务的国际化、便捷化、网络化、品牌化水平。三是推进成都全域旅游服务智能化。加快建设标准统一、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智慧成都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发挥部门联动作用,实现旅游、气象、交通运输、环保等部门相关基础数据的共建共享;推进免费WIFI、通信信号、视频监控在3A级以上景区、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和四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点)的核心区域和客流集中区域全覆盖,主要旅游消费场所实现在线预订、网上支付,主要旅游区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实时信息推送,开发建设咨询、导览、导游、导购、导航和分享评价等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

创新旅游体制机制,建立旅游发展保障体系。一是创新党政有效统筹协调机制。加强更加符合全域旅游特征的行政管理和综合协调职能,建立和完善“党政推进、市场运作、产业融合、社会参与、区域合作”的全域旅游发展机制,构建从全局谋划和推进,有效整合区域资源、统筹推进全域旅游的工作格局。二是探索构建新型旅游综合管理机构。支持旅游重点区(市)县围绕旅游产业发展和综合执法需求,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构建“1+3+N”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三是创新旅游投融资机制。设立成都旅游产业发展基金;鼓励旅游企业并购重组和股权投资,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比重,推动旅游企业上市;鼓励有条件的旅游企业开发资产证券化产品。四是加强旅游人才保障。积极推动现代旅游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建立省市共享的旅游教育培训师资库,实现师资共享。构建“政府+专业院校+行业组织+企业”的旅游行业多级培训体系。引进一批经营管理、国际营销、创意设计、国际会议管家等方面人才。

猜你喜欢
全域旅游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