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切薄木生产工艺研究

2018-05-14 00:40王涵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生产工艺

王涵

摘要:科学的刨切薄木生产工艺能够提高木产品的附加值,以传统的工艺对薄木进行刨切生产以及加工,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需要有关部门强化技术研究法,采取科学、有效的刨切薄木生产工艺,提高木质产品的应用价值。本文对传统刨切薄木生产的缺陷进行了阐述,并探讨的新型的刨切薄木生产工艺,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完善,减少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

关键词:刨切薄木;生产工艺;生产流程;薄木蒸煮

引言:

薄木在产品加工业、木质产品制造业中被广泛应用,并发挥巨大的应用价值。对薄木进行刨切生产,是薄木产品加工的基础形式,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创新,使其能够满足产品再加工的需要。所以,生产人员需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摒弃传统刨切薄木生产的缺陷,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技术进行优化,使其能够满足现阶段加工应用。

一、刨切薄木概述

薄木类型具有多样性特征,其中包括天然形成的薄木、人工加工的薄木,在工业中有被称之为“木皮”,在国内还没有对其进行统一分类,按照不同的加工方法,可以分为锯制薄木、刨切薄木、旋切薄木等。刨切薄木是人工加工类型之一,是指将原型木方进行蒸煮处理,在此基础上利用刨切机进行加工,使其成为片状的薄木。另外,由于木质原料的纹理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生产加工需要对刨切方向进行明确,使其能够满足生产加工的客观需要,按照不同的刨切方向,可以将其分为径向加工、弦向加工[1]。

二、刨切薄木生产工艺及其改进

(一)传统生产工艺及弊端

1.工艺流程

按照传统的加工流程,首先要进行原木取材,并将其制成木方,在此基础上對其进行罐蒸煮,将其软化。其次,对其进行刨切处理,将其制成薄片,使其在结构上处于薄木的标准状态之中。最后,对其进行漂白、干燥、储存,在达到额定的时间之后,可以将其应用到薄木产品的加工之中。

2.工艺弊端

传统刨切薄木工艺受原材料影响,会存在一定的染色特征。由于木结构含有大量的发色基团,在蒸煮过程中会受到高温影响,导致基团产生结构性变化,导致薄木出现变色情况。在该生产工艺中,由于漂白、浸泡中含有一定的树脂成分,也是导致薄木染色的主要原因。以某刨切薄木生产加工为例,经过数十个小时的蒸煮,发现原木表面存在严重的染色现象,在端头位置出现深度为6厘米的变色情况,在表面出现0.3厘米厚度的染色情况,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对染色部位进行切除,导致出现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在加工成本上也比较高。除此之外,该工艺无法保障原料的强度一致性,在对其进行蒸煮加工时,此工艺无法保障内部结构强度与外部结构强度的一致性,外部软化情况较严重,内部结构性强度较高,在干燥过程中存在翘曲情况[2]。

(二)刨切薄木改进生产工艺

1.工艺流程

新型工艺生产流程与传统工艺流程大致相同,但有效规避了传统刨切薄木加工的弊端。主要工艺流程为原木取材加工、原料软化处理、薄木刨切、产品漂白、槽位清理、干燥处理、原料剪切、材料储存。

2.工艺特点

此工艺具有一定的绿色环保特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料没有经过高温处理,不会导致原料出现染色情况,不会会原料造成污染,可以保障材料的环保性。另外,在此工艺中,原料需要进软化处理,具有一定的可控制性,由于木材没有经过高温软化,在软化阶段将其放置在软化剂溶液之中,经过两个小时左右,对其进行刨切加工。在刨切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下刀角度进行控制,并对薄木的厚度进行科学控制,通常情况下,厚度为0.3毫米左右。刨切过程中,需要保障薄木表面的光滑程度,刨切刀具需要进行科学研磨,保障刀角度在17度以下,刀具设备的后角也要小,能够避免裂缝的产生。

3.蒸煮工艺

蒸煮需要将原料放置在蒸煮槽中,是原料能够充分软化。在具体蒸煮过程中,需要对温度以及实践进行控制,并针对不同厚度的薄木,应用不同的蒸煮时间。厚度在0.25毫米的薄木需要蒸煮4分钟左右,温度控制在100摄氏度,0.3毫米厚度的薄木需要蒸煮5分钟左右,温度控制在100摄氏度。在蒸煮过程中,时间与银行原料厚度呈正比例关系,温度需要控制在100摄氏度左右。除此之外,要对蒸煮槽进行控制,明确生产量与蒸煮槽的关系。

4.漂白工艺

在对其进行蒸煮软化之后,需要其进行漂白处理。在漂白过程中,将薄木防止在填有漂白剂的蒸煮槽内,并对蒸煮的温度进行控制,保持温度在75摄氏度左右,并适当的延长薄木的蒸煮时间,能够起到良好的漂白作用。通常情况下,蒸煮槽的大小与刨切薄木生产量有关,日产量为2立方米的薄木加工,蒸煮槽的参数需要控制在3米×0.7米×0.6米。

5.干燥工艺

在此生产工艺中,由于原料经过浸泡,所以材料的出水率会比较大。若原料的含水量较多,原料会受到环境以及空气的影响,会导致木质材料出现发霉等情况,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干燥处理。改进之后的干燥处理能够保障薄木原料内外结构的一致性,可以保障其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将其放置在阴凉位置进行干燥,当含水量小于百分之十五之后,能够保障原料不会出现变形、裂缝,具有很强的物理特征,能够满足应用的需求。另外,此干燥工艺在成本投入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最后,在干燥之后对其进行滚压处理,采取滚压蒸汽的方法对其进行干燥,能够保持刨切薄木表面的平整度,出水率控制程度也比较高。所以,将机械干燥与自然干燥进行结合,具有一定的经济性特征[3]。

结论:

总而言之,刨切薄木生产加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对整体流程进行明确,并对刨切薄木生产加工的环节进行控制,最大限度提高产品的质量,使其能够满足具体应用需要。除此之外,刨切薄木生产需要经历漂白、蒸煮、干燥等环境,需要有关部门加强技术研究,结合不同木质产品的实际情况,对生产工艺进行明确,并加大对生产工艺的研究,不断对生产流程进行简化。

参考文献:

[1]彭晓瑞,张占宽.离子体改性提高塑膜增强柚木柔性薄木的胶合性能机理[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8,46(06):89-96.

[2]吕少一,傅峰,郭丽敏,等.柔性薄木/纳米碳材料复合电极的微观结构与电导性能[J].林业科学,2017,53(11):150-156.

[3]于红卫,刘志坤,吕荣金,等.高含水率木竹集成材刨切薄木(竹)表面粗糙度的测定与分析[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7,34(04):711-720.

猜你喜欢
生产工艺
掺混肥料生产工艺的改进
D10mm热轧带肋钢筋五切分生产工艺开发
水溶肥生产工艺与技术
PVC糊树脂生产工艺的发展
生物有机肥料及其生产工艺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耐热钢生产工艺
回火Q690高强钢生产工艺研究
芝麻油生产工艺对细辛素形成的影响
硝酸钯生产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