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018-05-14 12:32张文彬周自豪
知与行 2018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张文彬 周自豪

[摘 要]社会发展动力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核心。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为依据,针对我国不同时期面临的具体环境和影响社会发展的基本因素,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使命、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等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思索和探求,形成了一脉相承又不断深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曾片面强调生产关系的反作用,造成阶级斗争泛滥、社会发展动力不足的后果;改革开放以来,“改革”代替了“革命”,重新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对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重要意义,提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的重要论断;当前,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思想,形成了既强调发展生产力的现实基础,又致力于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价值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螺旋式发展规律的精准把握。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思想,并围绕当前的实践要求,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基和动力问题,为建设富强中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根基。使得新时代新阶段以社会不断发展、人民日益富裕、国家逐渐强大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更加清晰,进一步彰显了社会主义优越性,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8)01-0011-05

富强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富强也成为革命和建设的主要旗帜。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各领域的改革持续推进富强中国的建设。建设富强中国也写进了不同时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或中国共产党的《党章》中,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当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仍然能够确保政治的长期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其中一条深刻的历史经验就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应用的历史条件、主要特征和关键因素进行探索、总结和发展的实践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理论。他们认为,社会发展动力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因素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复杂过程,恩格斯曾经用交错的力的平行四边形来比喻历史的发展是由无数合力创造的。由此可见,社会发展动力其实是一个相互交错的系统结构,单个的因素无法左右全局,既有“人的需要”这一历史发展的原动力,也有“劳动者”这一历史发展的主体动力。然而在众多动力当中,社会基本矛盾无论在任何发展阶段都处于最核心、最根本的层次。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之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它的发展总是先于其他两个因素,是社会进步的现实动力。

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不同历史阶段构成的,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关系在产生之初,通常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当人类的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力中物质的或技术的因素发生改变时,就会提升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从而直接促进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导致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整体进步。而生产关系通常较生产力而言更为稳定,所有制关系、产品分配方式等社会关系如果继续沿袭,不能及时变革,就会对生产力的继续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已成为束缚的力量。因此,用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以适应变化了的生产力,是人类社会不断演进的主要动力,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来自于对社会发展基本矛盾的解决。它不仅揭示了社会发展是必然和有规律可循的,而且还明确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责任,即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和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合的部分,从而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列宁在深化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动力思想方面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之后,列宁就开始考虑怎样建设新生政权的问题。列宁曾经提出改革可以解决社会主义制度范围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非对抗性矛盾,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论断。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证明了列宁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发达的生产力、公有制占主体、消灭剥削和共同富裕是统一的。不讲生产力,就会犯“左”的错误,陷入贫困境地,无法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讲公有制为主体,社会成员之间财富占有的差距将会拉大,那么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党的执政理念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将成为空中楼阁。因此,以提高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为依据、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改进生产能力,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始終坚持的根本任务。然而,苏联并没有正确地继承列宁的社会发展动力思想。斯大林时期,片面强调人民群众的精神意志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偏离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导致苏联经济发展水平严重滞后、党内特权阶层固化、失去了民众的支持和信任,并走向最终解体。

历史发展到今天,经典作家对于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论述仍然被证明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要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对其进行整体性的系统分析,形成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动力思想。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富强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不但为革命、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而且也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行动指南。

二、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在寻找社会发展动力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曾经走过一些弯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分析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并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十项基本方针;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这对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围绕这一中心展开。由此可见,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思想,尤其是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复杂情况,正确判断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但是在实践中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偏向于从生产关系尤其是人的主观愿望出发解决这对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分析了和平时期社会主义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问题。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没有变,但这对非对抗性质的矛盾以什么方式解决是现阶段发展的重点。通过改革这种相对温和的方式,健全和优化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的生产关系,是既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又符合中国实际的有效路径。

邓小平揭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意义。与毛泽东侧重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定义和发展社会主义不同,邓小平将生产力的发展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和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尤其不能脱离生产力空谈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 [2] 社会主义之所以优越于资本主义,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它能创造出更先进的社会生产能力, “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2]63 ,党的十三大报告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确立为发展生产力,“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3]。后来这条生产力标准被进一步总结为“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最终确立了发展生产力在中国富强之路上无可置疑的优先地位,找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在怎样发展生产力方面,邓小平认为发展高科技、应用新技术是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途径,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与此同时,邓小平还特别强调,通过一定的物质激励措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社会良性健康发展,这种方式仍然是非常必要的。他指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人们通过诚实正当的劳动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统一起来,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然而,在对社会主义富强之路的探索过程中,把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概念和动力基础,并不意味着忽视了生产关系在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层面的重要作用。脱离了生产力或生产关系两者的任何一方来理解社会主义,都是对社会主义认识上的严重偏离[4] 。经济文化发展滞后时期,生产能力的提升可以迅速改变落后面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无疑是首要任务,但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始终将生产力发展的成果用之于民。邓小平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特别强调发展生产关系的重要作用:“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2]3731992年南巡讲话中,邓小平把公有制占主体看作评价特区姓“社”不姓“资”的两大标准之一,指出离开了这一基础社会主义就丧失了立身之本,任何公平和正义的追求愿望都将难以实现。江泽民继承毛泽东、邓小平的思想,继续把生产力的提升当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动力,并根据新时期社会主义发展遇到的新挑战,明确中国共产党必须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加强和完善党的建设。江泽民指出,世情、国情和党情在新时期迎来了新的挑战,科学技术将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集中表现。他特别强调科技进步、科技创新作为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和武器,在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方面的重要意义。在生产关系方面,江泽民将西部大开发、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作为解决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路径之一,并提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公有制概念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内涵和外延。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突出了“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5]。重视“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5]167 。科学发展观主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出发,不是片面强调某一领域的发展,而是促进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一方面,可以从生产关系的视角进一步完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路径;另一方面,也同时强调了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如何将已有的发展成果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惠及社会大多数成员,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工作,积极推进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行动,通过制度安排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民生为大的富强思想,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动力理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多个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文化基础;又要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要求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切实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的安居乐业,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体现“共同富裕”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汲取了历史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得与失的经验和教训,既强调发展生产力的现实基础,又致力于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在新的实践中实现了现代化富强和社会主义平等的有机结合,推动了中国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稳步迈进[6]。

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过40 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已经显著提高,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人们对生活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更高的需求,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个领域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层次化的特点。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在多个领域从跟跑变成并跑,并且逐渐发展为领跑,尤其是一些科技发展行业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社会生产能力有了质的提升,因此生产力已经不再落后。党的十九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从变化了的社会现实出发,对主要矛盾的转化做出了清晰的判断。把解决发展过程中与民众实际需求相距甚远的诸多领域视为未来解放生产力的关键制约因素。当前,以最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归宿,对应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在以下几个领域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方向:推动生产能力向专业化、价值链的高端转移,以实现生产的高品质和精细化;让科技引领发展,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医疗、住房、养老、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问题,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等。

新时代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正确认识,符合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旨。但是也应该看到,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不是历史学意义上的新时代,而是党和国家实力发展的新阶段。尽管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果并没有引起中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质变;虽然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在科研实力、教育能力以及创新体制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不小的距离。因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离不开发展,尤其是高质量和精准的发展。既不超越历史阶段、又不落后于现实,牢牢把握好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与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基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背后的两个“没有变”,应当在发展过程中贯彻新的发展理念,继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方针,以人为本,回应民生实际问题,提高民众生活质量,为人民主动创造出真正需要的美好生活,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经济领域进一步发展实体经济、增加有效供给,回应民生诉求;生态文明建设在顺应自然发展基本法则的同时,与经济发展任务有效结合,扩大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应用范围,提倡量入为出的合理消费观念,将可持续发展观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在文化建设领域明确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共产党员面对挑战和诱惑时,进一步坚定立场的极端重要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指导地位,并通过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才能兑现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承诺,让社会主义在新的时代中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四、对党的富强中国建设的几点启示

社会发展动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力量。对社会发展动力判断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核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精髓,并结合所处的历史条件和面临的时代课题,提出了不同时期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使得中国能够既保持社会稳定,又可以拥有持续充足的发展动力,并为希望通过非西方发展模式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精神财富和现实启示。

首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纵深发展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将物质资料的生产视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制约着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活动,而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活跃因素。虽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社会发展动力并不是单一的。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除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之外还存在着直接动力、主体动力、重要动力等众多动力来源。然而这一对基本矛盾始终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作为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地位无法被取代,所有的发展动力都受社会基本矛盾的制约。因此生产力的发展是动力逻辑的起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通过革命或改革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变革为与之相适应的形态,成为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关键突破点。

其次,调动多种力量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各种社会发展动力会交互作用、形成合力。因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基础上,用全面的观点来分析当前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至关重要的。既要深刻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又要遵从整体性、动态性和优化性等原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构建良性的动力发展机制。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已经不能再以低下或落后简单定义,在物质文化需要基本满足之后,如何更好地满足民众日益丰富、多样化的实际需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从社会主义大国走向社会主义强国的核心步骤。

最后,创新将成为新时代中国持续发展的主体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大多数情况下,理论也需要知行结合,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形态能够永葆生机。只有不断调整理论对当代社会发展实践的回应,才能够在保持其价值精髓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理论的主体内容。中国当前的发展轨迹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制度、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进行创新,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以创新为抓手的动力观也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引擎,使得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终极目标越来越接近。

总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动力的追求,凝聚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认识,是回应时代诉求而探索出的新路径。中国走向富强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终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参 考 文 献]

[1]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 [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702.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4.

[3]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 .北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91:16.

[4] 黄志斌,吴波.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 .哲学研究,2010,(2).

[5] 胡錦涛文选(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24.

[6] 许艳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设定及模式选择 [J] .求实,2014,(10).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