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山乡点燃“引路明灯”

2018-05-15 06:18流沙
时代风采 2018年4期
关键词:会泽县洋芋山村

文 流沙

王方向在养殖基地。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大学生、农民返乡创业无疑是创业大潮的一道靓丽的风景。靖市会泽县总会以此为契机,加大了返乡创业的帮扶力度,打者来了,年轻大学生回来了,资本来了。

耳子村,一个难得见到一个年轻人的“空巢村”,随着产业的发展,这个寂静的乡村再度热闹起来,一幅全新的乡村生活面徐徐打开。

使命在召唤

一道弯接着一道弯,曲靖市会泽县火红乡耳子山村距离会泽县130余公里,这是一个与贵州省接壤的小山村,村民的手机网络随时有可能由云南移动跳为贵州移动,村民出省比去县城还方便。

由于温度低,村民的地里只能种玉米和土豆,地方偏僻,加上路途遥远,村民种出来的东西很难进入市场,经济收入有限。

去年,由于没有人来收购洋芋,很多村民的洋芋就一直留在地里。现在,又到了大春时节,村民们只有一边把去年的洋芋挖出来,一边又种下新的洋芋。

这种局面随着几名大学生的创业而改变。

王方向是火红乡耳子山村的一名大学生,2013年,王方向从四川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他在武汉中建三局找到了一份起点高、待遇好的工作。

在武汉工作了3年的时间,他对日复一日的工作产生了厌倦。

2016年,他从武汉返回昆明,在昆明期间,他进入碧桂园集团工作,月薪2万余元。本该心满意足,但工作了一年之后,他又陷入了沉思。

身体在他乡,灵魂在故乡成了他这段时间的心灵写照。

“我的家乡有很多特产,但父老乡亲却一直很贫困,如果能让这些特产进入市场,就能带动父老乡亲致富。”王方向说。

有了这些想法之后,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主动辞职回乡创业,带动乡亲脱贫致富。

这个消息在耳子山村传开后,很多人都不了解,特别是他的父母,对他返乡创业的行为坚决反对。

“王方向,你太傻了,你读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走出农村,如今大学毕业之后你还要回农村耕田、种地?”知道他要回乡创业的消息后,很多同学都劝他放弃这个念头。

“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大不了一切从头再来。”面对同学的劝说,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梦想。

在王方向的心里,就像有一种使命在召唤他。

有同样想法的不只是他一个,同一个村的王方祥也是一名大学生,王方祥在贵州经营一家互联网公司,虽然工作地点相距甚远,但两人经常通过微信、QQ等方式联系。

得知王方向的想法后,王方祥也告诉他,自己也有这样的念头,有了同样的目标,两人一拍即合。

随后,同村的王方盛、王方左两人也加入进来,一个由4名大学生组成的创业团队在耳子山村落地了。他们流转1700亩林地,建成了养殖基地。

工会助力解难题

走进王方向的生态鸡养殖基地,放眼望去,翠绿的松树下,几张网围着松林拉开,这里空气清新,周围没有任何污染,是少有的天然氧吧。一只只鸡或是悠闲地踱步寻找食物、或是围在一起梳理羽毛,好不悠哉。

在这上千余亩的基地里,“生活”着1万余只这样的生态鸡。

“我们能有今天的成果与工会的帮助密不可分。”王方向说。

开始时,全靠他们自己出资去经营,但4个人资金毕竟有限,在投入110万元资金后,资金变得捉襟见肘。

特别是鸡养大之后,食量大增,每天一睁开眼睛就要面对上万张要吃喝的嘴。

他们4人到处筹资买玉米喂鸡,随着玉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价格也水涨船高,而此时,能筹到资金的地方都跑遍了。

就在他们进退两难之际,会泽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工会主席肖良开刚好到耳子山村调研,知道他们面临的困难后,肖良开从本级工作经费里挤出20万元的资金。

“他们出生农村,了解农村,有着强烈的乡土情怀,不但见过世面,而且又有创业的激情,回到熟悉的土地上,一定能为农业更强、农民更富注入新鲜血液。”肖良开说。

在工会的大力帮扶下,王方向和同伴更有信心了。

在他们的精心养殖下,上万只鸡在松林里已经茁壮成长,现在他们的养殖基地每天都有人来参观。

他们刚开始养鸡的时候,也遭到了当地村民的质疑,这几个大学生,不去城市里工作,跑到农村养鸡,怕是整不成。随着产业的发展,这种认知正逐渐被打破,有的村民还加入到他们的养殖行业中。

王立普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直靠种玉米和土豆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家中上有老人需要赡养,下有小孩正在读书,家庭收入每年都是入不敷出,在村里属于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家庭。

看到王方向养殖的鸡越来越多,王立普也坐不住了,他也想通过养殖改变贫困的现状,但他手里没有资金。

知道他的想法后,王方向免费为他提供鸡苗,并提供技术上的服务。

在王方向的帮助下,王立普第一批鸡养了接近1000只,经过一家人的管理喂养,鸡的成活率和生长率都非常理想。第一批鸡出栏后,王立普算了算账,养殖1000只鸡竟然挣到2万多元。

“我每年周转两三批鸡,那么一年养鸡的正常收入在5万元以上。”王立普乐呵呵地说。

王方文和王立普一样,也是靠种地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农闲时外出打零工,不但工作不稳定,有时还会面临拖欠工资的情况。

看到王立普养鸡致富后,他也加入到养殖队伍中来,刚开始他试养1500只,现在鸡已经可以出栏,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他养的1500只鸡可以挣到3万多元。

为了让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王方向还成立了会泽县农少生态种植养殖合作社。

为了打开销售渠道,他们与外婆味道连锁店合作,现已达到月销量5000只,月销额达50余万元,合作社的社员根本不用担心销路问题。

截至目前,养殖基地已经建成鸡棚20个,配备有孵化室、脱温室、消毒室和仓库,养殖场现存栏量14000余只,分别引进了无量山土鸡、武定土鸡、本地高脚土鸡3个品种。

在他们的带动下,有20多户村民加入到了合作社,其中贫困户14户61人。

农村一样可以干一番事业

养鸡之路走上正轨之后,王方向又把目光投入其他产业。

去年,他们尝试着推出了“洋芋片”食品,这是一种纯手工食品,洋芋经过削皮后,切成薄片,放入淡盐水中煮熟,经过自然晾干,用油煎后即可食用。

他们拿到昆明农博会上展示,6元钱一两的洋芋片吸引了大量的观众,有的商家当场就要下订单。

有了这次展销经验后,王方向更有信心了。

现在,他已经在村里建起了加工洋芋片的厂房,厂房里,数十个晒制洋芋片的架子一字排开,等到洋芋收获的季节这里将是一番热闹的景象。

在耳子山村,青壮年基本上都外出打工,村里只有老人、妇女、儿童,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巢村”。

洋芋片加工是一个密集型用工产业,削皮要靠人工来完成。

手工削皮一天能有80元的收入,洋芋片的加工让留守老人、妇女多了一份收入。

“我们用最原始的产品占领最高端的市场。”王方向说,我们就想证明农村一样可以挣钱、农村一样可以干一番事业、农村是一块有待开发的沃土。

事实也正如此,耳子山村原来因为路远,玉米和洋芋卖不出去,因为他们养鸡后,玉米的需求量大增,现在每斤玉米价格比原先涨了几角钱。

等到“洋芋片”大量投入生产后,村里的洋芋就不愁卖不出去了。

会泽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邵晓林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大学生、农民工返乡创业无疑是创业大潮中的一道新风景。会泽县总工会以此为契机,加大了返乡创业的帮扶力度,打工者回来了,年轻大学生回来了,资本回来了,在王方向的带动下,村里一个在外地打工的年轻人也回来了,现在流转了一片土地,正在种植白芨。”

耳子山村,一个昔日难得见到一个年轻人的“空巢村”,随着产业的发展,这个寂静的乡村再度热闹起来,一幅全新的乡村生活画面正徐徐打开。

猜你喜欢
会泽县洋芋山村
山村日出
大将军搬砖
洋芋搅团:砸出来的美食
山村一天一个样
炕洋芋
沉寂山村崛起时
偏僻山村有个“五老”帮扶队
《刨洋芋》——“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二
会泽县一起山羊口疮的诊治
会泽县娜姑镇母猪饲养常见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