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花》:关照自闭症群体的港味叙事

2018-05-15 07:34云飞扬
综艺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金像奖香港电影自闭症

云飞扬

由中国香港新晋电影人陈大利编剧、导演的《黄金花》,关注自闭症儿童群体及他们的家庭。演员毛舜筠凭借片中精湛表演斩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饰演自闭症儿子“龙仔”的凌文龙也获最佳新演员荣誉。影片继承了近年来中国香港非类型商业片的典型特征,取材真实事件加以改编。“黄金花”是女主人公的名字,陳大利聚焦于她所面对的残酷现实、人间冷暖,尤其是她对儿子的眷恋,故事的张力从此展开。

借助特别的社会题材,《黄金花》以具有许鞍华电影特征的叙事方式,呈现了生活中的某种现实和无奈。平平淡淡中的悲欢离合,一家人的日常和意外,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故事的最终走向如何,《黄金花》都是残酷的底层叙事,电影一再用鱼缸里的金鱼来象征这家人的命运。

“白发人送黑发人是好事”,是黄金花说过的一句台词,这意味着即便社会再发达、福利再充分,龙仔这样的自闭症患者也难以独立生存。黄金花人到中年,不仅要面对丈夫的出轨,还要面对假如丈夫选择离婚便会失去经济来源的难题,更难的在于要面对龙仔自闭加智障的现实生活。人前可以做到独立自强,人后如何承担如此重担?儿子不时要自残、小三挑衅要上位,黄金花才是《黄金花》中最弱势的那一位,此中况味,难与外人道也。电影是很妥当的艺术手法,将这些一览无余和盘托出,吸引观众的同情心固然是题中应有之意,推动社会关注边缘人群才是其终极目标。

自闭症儿童被称作“星星的孩子”,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1988年,表现自闭症患者的美国电影《雨人》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作剧本,这部巴里·莱文森导演,达斯丁·霍夫曼、汤姆·克鲁斯主演的作品,通过“不正常人”的视角嘲讽“正常人”的生活习惯和秩序,幽默之外发人深思。这是迄今全球影响力最大的有关自闭症的电影。近年来中国观众熟悉的同题材外国影片还有韩国出品的《马拉松》、澳大利亚黏土动画《玛丽和马克思》等。在2010年薛晓路导演的《海洋天堂》里,塑造了比《黄金花》更加困窘的父子关系——文章饰演的自闭症儿子已经成年仍无法独立,而李连杰饰演的单亲爸爸却罹患肝癌晚期。整部电影中,舔犊情深的父亲都在试图教会儿子基本的生活能力,事实却是,这类孩子终身都难以获得生命的充分发展和平衡。

《黄金花》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上的成绩,自然有助于观众和社会对于自闭症患者的关注。法国哲学家福柯说过,医生对于病人的凝视本身就能起到抚慰作用。自闭症患者也需要某种积极但不干扰的交流,他们本来就无比脆弱,如果再加上外界与他人的不友善,就会如孤舟般在海洋中任雨打风吹越漂越远。包括《黄金花》在内的同题材电影,恰恰能启发社会和大众的认知,达成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怀。

猜你喜欢
金像奖香港电影自闭症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关爱自闭症群体要从消除误解开始
香港金像奖延至2022年“合二为一”
被忽略的1000万自闭人士
对话王晶:“我拍肯定不一样”
香港电影要造本土“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