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线

2018-05-15 09:00
现代家长 2018年4期
关键词:五毛钱家长妈妈

因穷自卑

问:孩子上初中后,几次跟我要零用钱,我都没给。我认为孩子应该一心一意学习,再说他生活中缺什么,我都给他买了,他还要零用钱干啥?后来孩子越来越沉默,班级组织活动也很少参加。我问他为什么不参加集体活动,他啥也不说,但我隐约觉得孩子太自卑。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温凯

答:我先给你讲个故事,是一个男士的亲身经历。

初二那年暑假,班上两个女同学到他家串门,这是他平生第一次与同龄女孩交往。聊了一会儿,女同学提议上街转转。他身无分文,便去找妈妈,希望要点零花钱。妈妈不肯给。他一再恳求,哀求,最后妈妈掏出五毛钱,“拿去!”他弯下腰,捡起那五毛钱,请女同学上街一人喝了一碗大碗茶,就各自散去。现在他大学毕业,经济独立,早已到谈婚论嫁的年龄,却一直不肯结婚,也不回家。他知道父母非常孤寂,但目前他只想这样,不结婚,不回家。他说,这一切都源于那扔在地上的五毛钱。

这个男士说,他家当时的经济条件是很一般,但绝对没到揭不开锅的地步。

一个初二男生向妈妈要点零花钱,是因为青春期的他知道朋友来访应尽量热情招待。当他伸手向妈妈要钱时,他认为妈妈是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但是当母亲掏出五毛钱扔给他时,他的尊严碎了一地。而最屈辱的是他还不能拒绝,因为不明就里的女同学还在他的房间等他,期待着一次愉快的同游。不得已,他弯腰捡起了纸币。

从伸手要钱到弯腰捡起,这几分钟的时间,在他看来却长如一生。而儿子心中翻腾的一切,我相信他的妈妈从头到尾,全然不知。

实际上,掌握金钱也是父母的一种权力,很多父母会用这种权力羞辱自己的孩子。中国父母大多有控制病,在金钱上尤甚。一些家长为杜绝孩子养成大脚大手的坏习惯,在孩子面前“藏富”“哭穷”,这种做法如果适度,可以鞭策孩子前进,但如果过度,就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带来不安全感。

在孩子成年以前,我建议不管家境如何,家长都要让孩子明确地知道:“我们会保证你上学、生活的费用,不用担心。”这种承诺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孩子只有内心安定,智能才能得到更好地发挥。

从小感觉贫穷的人,往往表现拘束甚至自觉低人一等,只有后来在学习或工作中取得的成就盖过了自卑,才会慢慢找到自信,然后改头换面。

中国刚刚走向富裕,很多父母都品尝过贫困的滋味以及贫困带来的自卑。为克服这种自卑感,他们不断努力,甚至疯狂赚钱。拜金主义的盛行,也许有部分原因就是小时候过分的贫穷刺激了金钱的欲望。

所以,如果可以的话,请不要再继续这种错误了!

平衡是最好的教育之道:保证孩子的物质生活,他才不会贪婪;让孩子吃点苦头,他才懂得谦虚;让孩子受点挫折,他会更加坚韧;经常对孩子表达爱意,他的身心才会更加健康。看书就困

问:我女儿成绩一般,我常跟她讲“勤能补拙”的道理,她也愿意努力。遗憾的是,虽然想好好学习,可她一看书就犯困,而只要不看书,干别的事马上不困了,劲头十足。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吴明丽

答:從心理学角度分析,这是一种条件反射所形成的不良习惯。睡眠本与看书无关,但由于某种原因,二者建立了联系,形成了相应的条件反射。如,人在疲劳状态下仍坚持看书学习,当拿起书时又抵制不住疲劳的侵袭,想抛书睡觉又觉得不学不行而勉强坚持,多次反复后,学习与睡觉这两个本无联系的活动就联系起来,后经不断强化,联系逐渐固定,以后看书便成了打瞌睡的诱因,只要拿起书便想睡觉。所以,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消除抑制性条件反射,建立兴奋性条件反射。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疲劳困倦时不看书。人体机能活动具有一定限度,活动超过限度,大脑皮层就会自动进人抑制状态,这就是所谓的保护性抑制。因此,感到疲劳困倦时,不要勉强自己看书,尤其不要“开夜车”学习。

2.饭后不要马上看书。人进食后,消化系统的活动量加大,大脑血液流量相对减少,中枢神经主要控制消化系统,而对其他部位处于抑制状态,如果此时看书,不仅效果差,而且易形成抑制性条件反射。

3.睡觉前最好不看书。有些人习惯躺在床上看书,把看书当催眠,这种习惯最易形成抑制性条件反射。

4.剧烈活动后不宜马上看书。大脑皮层神经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规律告诉我们,大脑皮层出现兴奋之后,随之就会产生抑制。如果剧烈活动后马上看书,很容易与抑制反应建立联系,产生抑制性条件反射。

总而言之,要想提高学习效率,要注意方式方法,科学用脑,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做到劳逸结合。为何平庸

问:我表姐的女儿天资聪颖,从小到大都非常出色,容貌、言谈、学习都鹤立鸡群。一别十年,今年春节再次见她,她已经就业,在父母安排下进了机关,成了一个非常平庸的人。当然,容貌还是好看的,但只是一个好看的平常人罢了。我非常惋惜,曾经那么出色的人,也走向了庸常。请问,这是为什么?

席杭

答:中国父母受儒家文化影响深远,大都认为孩子应该刻苦学习,然后学而优则仕,以光耀门楣,很多时候会忽略孩子的自主选择权和兴趣点。但是如果孩子没有培养起兴趣,即使做到了家长的期许,其内心也不快乐。比如有位比较有名的钢琴家,很多国外专家不看好他,就是因为感觉他不是真的热爱弹琴,而是被父母逼着用弹琴来获得商业价值。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从事的行业没有真正的热爱,就不会有创造力,就不会成为大家,而只是一个平庸的人,不管他的天资多么聪颖。贝多芬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音乐家,是因为他发自内心热爱音乐,即使双耳失聪,他也没有放弃音乐,并创作出《命运交响曲》这样的伟大作品,这就是兴趣的力量!内心有热爱有追求,才能成就大事业。而这种人也是最受国外大学欢迎的申请者,哈佛和牛津等在录取学生时,都会探究学生是不是真的对申请就读的专业有兴趣,而不是只看他的考试分数。这些大学的一致观点是,一个人需要对某个领域抱有极大的热情,才能在离开这个世界前做出创造性的贡献。

而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时,多数时候是在帮助孩子培养谋生手段,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发现和栽培,这无疑把孩子引向了平庸之路。

一个人做某件事情时心中充满了喜悦,这是自我价值的最高体现。那些能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有所追求的人,是快乐和充满活力的。你看那些夏天在太阳底下打篮球的人,你会觉得他们累吗?傻吗?不会。为什么?因为纵然汗流浃背,但你知道他们做的是他们真心喜欢的事。

逆反之心

问:我儿子越来越不服管教,脾气也越来越大,我说往东,他偏要往西,处处跟我唱反调。请问,这孩子是怎么了?

孙慧

答: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总是不解地问:“这孩子是怎么了?”习惯性地从孩子身上找原因。其实,孩子有问题,根源往往在父母。因为孩子的叛逆心理和行为,恰恰是家庭教育弊端所致。

父母唠叨不休

一些父母唯恐孩子不听话,遇事就反复唠叨,一会儿让孩子注意这,一会儿让孩子注意那;有的父母在孩子犯错时喜欢揭老底,把孩子过去的“劣迹”统统翻出来,逐一数落,大有不把孩子搞得灰溜溜誓不罢休的意思……

岂不知,正是这些做法导致许多孩子有了逆反心。当孩子过多地接受不断重复的教育内容时,大脑会对这些信息自然屏蔽,也就是所谓的“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更为不利的是,如果家长经常采用这种“敲木鱼”式的教育,孩子会听烦、听腻,从而变麻木,即使家长说得再有理,他也置之不理。

父母提出过高要求

一些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实际能力,盲目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例如,考试一定要“双百”,要求孩子琴棋书画样样在行……

这些强人所难、拔苗助长式的做法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久而久之,当孩子心力交瘁,再也无法承受时,就会“揭竿而起”,以言语或行为反抗。

不顾孩子的意愿

一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盲目跟风、攀比。别的孩子学舞蹈、钢琴、绘画,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落下,却没有考虑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家长安排的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心不甘、情不愿地去学,肯定学不好。这时,如果家长再采取高压手段逼迫孩子就范,就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对孩子专制粗暴

现在,仍有一些家长信奉“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错误教育理念,当孩子做错事或达不到自己要求时,就大发雷霆,打骂孩子。这些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如果孩子温顺,他会屈服于父母的淫威,但同时遭受巨大的心理伤害,变得更胆小、懦弱;如果孩子刚强,则会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不断反抗父母,最终叛逆成性。

对孩子过分溺爱

有些父母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百依百順,即使孩子犯了错,仍迁就纵容,结果让孩子养成不允许别人批评、指正的习惯。后来,当父母发现孩子不管教不行时,再对其管教,孩子根本听不进去,更不会服从。

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这话有一定道理。那些想改变孩子的父母,不妨先从自身查找原因,欲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五毛钱家长妈妈
去女朋友家
五毛钱能买多少头牛
家长错了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家长请吃药Ⅱ
不会看钟的妈妈
五毛钱也不放过
犯错误找家长
妈妈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