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羟氨苄与甲硝唑合用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05-16 02:18廖清松李红兵温建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氨苄螺旋杆菌甲硝唑

廖清松,李红兵,温建伟

1.内江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四川内江 641100;2.内江市中医医院内科,四川内江 641100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主要在胃部及十二指肠球部,易引发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1]。有研究表明,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可以缓解患者症状,改变疾病病程和降低疾病复发率,目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主要是抗生素与抑酸剂联合用药,该次研究主要探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应用头孢羟氨苄颗粒与甲硝唑片联合治疗对幽门螺旋杆菌清除成功率及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均为该院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临床表现为反酸,嗳气,灼烧感等症状患者68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7:17,年龄为21~64岁,平均为(46.92±2.76)岁,患病时间为 4~58 个月,平均为29.3个月;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8:16,年龄为24~65 岁,平均为(45.34±4.24)岁,患病时间为 3~47 个月,平均为25.6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使用头孢羟氨苄颗粒 (国药准字H10979 395)与甲硝唑片(国药准字H42020388)联合治疗,头孢羟氨苄颗粒每次使用剂量为0.5 g,每日早、中、晚服用一次,甲硝唑片每次使用剂量为0.6 g,每日早、中、晚服用一次,治疗周期为4周。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胶囊(国药准字H44021351)与克拉霉素片(国药准字H20033044)治疗,阿莫西林胶囊采用每次使用剂量为0.5 g,每日早、中、晚服用一次,克拉霉素片每次使用剂量为0.25 g,每日早、晚服用一次,治疗周期为4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指标包含幽门螺旋杆菌的清除成功率,复查幽门螺杆菌阴性为清除成功,及患者治疗的症状改善有效率。临床症状分级:显效: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患者临床表征彻底消退;有效: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患者临床表征具有显著改善趋势;无效: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患者临床表征并未出现任何好转趋势。总有效率为显效病例数与有效病例数之和在全部病患中所占比例。

1.4 统计方法

在该次研究所涉及的所有数据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使用百分率(%)来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的清除成功率对比

实验结果显示,治疗组34例患者中实现成功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患者31例,清除成功率为91.18%,对照组34例患者中实现成功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患者25例,清除成功率为73.53%(P<0.05)。可见,使用头孢羟氨苄与甲硝唑联合治疗同使用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4周后,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的清除效果显著提升。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症状改善有效率对比

实验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15例,占比44.12%,有效17例,占比50.00%,无效2例,占比5.88%,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13例,占比38.24%,有效15例,占比44.12%,无效6例,占比17.65%,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2.35%(P<0.05)。由此可见,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临床治疗的症状改善有效率提升趋势显著。见表1。

2.3 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症状改善有效率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幽门螺旋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螺形微需氧菌,寄生于胃粘膜,损伤造成慢性胃炎,十二指溃疡,胃淋巴瘤甚至诱发胃癌,临床上通常将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作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主要治疗手段[2]。患者在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并不具备显著的特异性临床表征,不存在细菌感染的相关症状,同时也不会表现出胃炎的急性期症状,一般患者来院治疗时均表现为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等症状,因此,清除幽门螺旋杆菌以缓解患者症状,改变疾病病程,降低疾病复发率显得尤为重要。

头孢羟氨苄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有较好作用,对革兰阴性菌和部分厌氧菌也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头孢羟氨苄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使转肽酶酰化,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影响细胞壁粘肽成分的交叉连结,使细胞分裂和生长受到抑制,细菌形态变长,最后溶解和死亡。

甲硝唑为硝基咪唑衍生物,对厌氧菌具有良好作用,参与体内代谢过程,在人体中还原时生成的代谢产物也具有抗厌氧菌作用,抑制细菌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从而干扰细菌的生长,繁殖,最终致使细菌死亡[3]。甲硝唑应用于如消化道、下呼吸道、腹腔、女性生殖系及皮肤及软组织等部位的厌氧菌感染症状,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具有良好效果[4]。

该次研究发现,采用头孢羟氨苄与甲硝唑联合对应治疗方案展开治疗四周后,治疗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的清除效果相较于对照组,提升趋势显著,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的症状改善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提升趋势显著。

综上所述,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应用头孢羟氨苄颗粒与甲硝唑片联合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幽门螺旋杆菌的清除成功率,对患者病症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并无不良反应,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徐明星.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溃疡的疗效对比[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15):1291-1294.

[2]夏平凤.含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联疗法补救治疗老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2):424-425.

[3]韩丰,冀子中,金夏,等.雷贝拉唑、呋喃唑酮及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血清SOD、MDA、GSH-Px水平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2):51-53.

[4]陈静,戴宁,夏亮,等.加用多西环素的四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近、远期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7):1657-1658.

猜你喜欢
氨苄螺旋杆菌甲硝唑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牙膏中甲硝唑和诺氟沙星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40189-2021)
健康体检者消化道症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使用抗生素不是多、新就好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
甲硝唑栓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应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更 正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头孢羟氨苄胶囊中头孢羟氨苄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