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职业男性工作压力与性心理健康状况关系调查

2018-05-17 01:41黄福生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神经症性心理健康状况

闵 杰 黄福生 王 玲 郑 雪

1.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深圳 518101);2.厦门大学心理咨询与教育中心;3.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性是人类的本能,是美好的。但在中国,性教育极度匮乏,性无知现象和性道德防线决堤现象并存。在性问题上,有人性冷淡,有人性泛滥,有人性焦虑,有人对性感到羞怯,等等。中国人的性心理健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世界卫生组织对性心理健康所下的定义是:通过丰富和完善的人格、人际交往和爱情方式,达到性行为在肉体、感情、理智和社会诸方面的圆满和协调。认为性心理健康必须具备以下4个条件:一是个人的身心应有所属,有较明显的反差。如果阴阳莫辨,就难以实施健全的性行为与获得美满的爱情。二是个人有良好的性适应,包括自我性适应与异性适应,即对自己的性征、性欲能够悦纳,与异性能很好相处。三是对待两性一视同仁,不应人为地制造分裂、歧视或偏见。对曾因种种历史原因形成的一切与科学相悖的性愚昧、性偏见及种种谬误有清醒的认识,理解并追求性文明。四是能够自然地高质量地享受性生活。

性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量,是一个复杂的课题。艾森克编制的性心理健康量表从11个方面标识人们的表现,是比较成熟的问卷。

前人对性心理的研究大多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职业男性的研究极少,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职业男性的取样较大学生来说比较难。而职业男性是社会最重要的细胞,他们的状况就是我国男人的最真实情况。以他们为研究对象要比从大学生推论他们更为直接。本文就是直接以职业男性为研究对象。出于取样难度的考虑,本研究限定在深圳地区,深圳地区的人来自五湖四海,作为中国人的代表性还是比较强的。

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来自深圳市的109名男性,年龄在20~52岁之间,均已参加工作。他们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真诚作答,数据可靠。其中,未婚的有25人,已婚男人有84人;脑力劳动者56人,体力劳动者53人。

二、调查工具

(一)艾森克性心理健康量表

性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本文选用《艾森克性心理健康量表》测量个体的性心理健康水平。该量表从性宽容度、性满意度、神经症性反应、嗜欲性、色情性、性羞怯、性拘谨、性厌恶、性兴奋、躯体性、攻击性11个方面表示个体的心理状况。

(二)工作压力量表

工作压力量表,选用台湾交通大学编制的《工作压力量表》,共32题,全部项目采用正向计分。

三、调查方法

由研究者将问卷发放至调查对象手中, 并向被调查者详细说明具体填写要求。当场收回问卷, 对有漏项的问卷要求进行补填, 不合格问卷废弃, 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可靠性。

四、统计分析

将原始数据用SPSS13.0 软件包录入并进行分析。分别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等。

结 果

一、深圳职业男性性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艾森克性心理健康量表》从11个方面测试个体的性心理健康状况,总分无意义,因此需要从11个因子看性心理健康状况。对11个因子进行描述分析,见表1。

表1 各因子的均值及标准差

由于目前该量表仍没有常模,所以无法比较深圳市职业男性性心理健康状况在群体中的位置。11个因子的得分情况,可以供以后的研究者参考比较。

二、不同群体职业男性性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比较

(一)不同年龄职业男性性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将年龄与性心理健康状况的11个因子做相关分析,全部不显著。

再将20~29岁归为“20岁~年龄组”,30~39岁归为“30岁~年龄组”,40~52岁归为“40岁~年龄组”(只有一人在50岁以上,所以直接归为40岁~年龄组来考虑),再对年龄组和11个因子做相关分析,亦全部不显著。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调查只涵盖20~52岁的男性。不排除60岁左右的男性和其他组是可能有显著差异的,只是深圳是一个年轻化的城市,在本次调查的随机取样中,未能涵盖60岁左右的男性,这是调查的一个缺憾。

可以得出结论,20~52岁之间的不同年龄职业男性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

(二)不同职业男性性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根据个体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可以将其分为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将职业类型与11个性心理健康因子做相关分析发现,职业类型除了与色情性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外,与其他因子均相关不显著。职业类型(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与色情性因子的相关为r= -0.229,P=0.017,即脑力劳动者的色情性更高,更喜欢看色情作品,或至少对色情的东西有相当的容忍度。脑力劳动者更常采取一种最直截了当的和赤裸裸的态度对待色情作品,包括看其他人性活动,以及目前争论最多的有关色情电影和电视节目。这与通常的常识一致。

(三)已婚和未婚职业男性性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对婚姻状况与性心理健康状况的11个因子做相关分析,均不显著。可以认为已婚与未婚职业男性性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差异。以往,已婚人士和未婚人士的最大差别是有没有稳定的性伴侣,甚至有没有过性生活史;但是现在,随着社会的变迁,是否已婚已经不能作为“是否有稳定的性伴侣”的参照了,婚前性行为已经非常普遍。已婚和未婚男性的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差异,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20岁以上的未婚男性多已有婚前性行为。

三、工作压力与性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

对工作压力和性心理健康的11个因子进行相关分析,见表2。

表2 工作压力与性心理健康11个因子的相关系数表

由表2可知,工作压力和性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和神经症性反应、性羞怯、性拘谨、攻击性呈显著的正相关。

性满意程度表示一个人对其目前性生活满意与否。高分者表明他们的性生活是相当满意的,低分者则不甚满意。性生活的满足自然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事情。由分析结果可以粗略地看到工作压力越大的人,性的满意度越低。

神经症性反应得分高的人,明显地为他们的性生活所苦恼,他们自觉很难控制自己的冲动,或难易恰当表达出来,他们很容易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感到烦恼不安。他们为有关性方面的问题而担忧,为此,他们的性功能变得更糟。工作压力越大,神经症性反应的程度越大。

性羞怯表现在:高分者和异性在一起或谈到有关性的问题时就感到紧张不安和不自然,甚至有时出现对性的恐惧,在不得已情况下才勉强接受性活动。工作压力越大,性羞怯的反应程度越高。

性拘谨表现在:高分者即使对温柔委婉的性表示都畏缩退却,对性生活连想都不愿意想,更不要说尽情享受。工作压力越大,性拘谨的程度越大。

攻击性性行为表现在:强调性关系中的敌意成分,即要压倒对方和尽可能地羞辱对方。否认在性关系中存在上述的想法或情感是无济于事的。有些人比其他人表现的更为严重,得分高者明显地表现出较多的敌意和攻击性的冲动。工作压力越大,攻击性性行为出现的概率越大。

讨 论

性心理是成年人心理结构的重要部分。性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本文所引用的《艾森克性心理健康量表》有11个因子,分别为:性宽容度、性满意度、神经症性反应、嗜欲性、色情性、性羞怯、性拘谨、性厌恶、性兴奋、躯体性、攻击性。在社会上打拼的人们,工作占据其个人精力的很大部分。工作压力对性心理健康有怎样的影响,本文进行了探究,并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一、不同年龄、不同婚姻状况的职业男性性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

本次的调查对象年龄从20~52岁不等,不同年龄层的男性在性心理健康的11个方面均没有显著差异,可能表示性心理健康状况是一个不随年龄而变化的课题,或者20~52岁之间的男性的性接触、性资源等差异不大。已婚和未婚男性的性满意度、性拘谨、性兴奋等没有显著差异,可能表示结婚不是改变男性性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渠道。

二、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更喜欢看色情作品,或对色情的东西有更高的容忍度

脑力劳动者通常有更高的知识水平,有更多的渠道接触色情作品,也以更开放的态度面对色情表演等,这与常识一致。

三、工作压力对男性性满意度有负向的影响

工作压力对男性性满意度有负向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即男性的工作压力越大,其性满意度越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这对于中国人的性满意度是个坏消息。这个结论对于个体有非常大的意义。在婚姻中的夫妻,应该重视工作压力这个隐形杀手,懂得释放压力,适当做工作和生活上的减法,引导自己轻松面对工作和生活,从而获得更好的性满意度。

四、工作压力对男性神经症性反映有正向的影响

工作压力越大,人们的神经症性反应也越明显。在性方面有神经症性反应的人,明显地为性生活所苦恼,他们自觉很难控制自己的冲动,或难以恰当的表达出来;很容易为自己的思想或行为感到烦恼不安;为有关性方面的问题而担忧,为此,他们的性功能变得更糟。适当减轻工作压力,生活豁达从容些,神经症性反应也会降低。人的心理是一个连贯体,压力是健康的杀手。

五、工作压力对男性性羞怯有正向的影响

工作压力越大的人,其性羞怯的表现也越明显。性羞怯得分高的人和异性在一起或谈到有关性的问题时就感到紧张不安或不自然,甚至有时出现对性的恐惧。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勉强接受性生活。即工作压力越大,其性方面的反应越不自然。

六、工作压力对男性性拘谨有正向的影响

工作压力越大的人,其性拘谨的表现越强烈。性拘谨的人即使对温柔委婉的性都表示畏缩退却,对性生活连想都不愿意想,更不要说尽情享受。工作压力的“健康杀手”本性可见一斑。

七、工作压力对男性性攻击性有正向的影响

工作压力越大的人,其性方面的攻击性也越明显。这可能是因为其内心的压抑感较强烈,所以在性行为时,比较容易寻求宣泄,容易表现出攻击性的性行为。在生活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性攻击行为不时见诸报端。这也是非常有启示的,工作压力应该作为公众话题来重视,它影响着人们性心理健康的诸多方面。

总之,工作压力越大,男性性方面的满意度越低,神经症性反应、性羞怯和性拘谨越明显,攻击性就越高。所以,要关注男性工作压力,营造更健康的男性性心理。

致谢:本文由广东省计生委科研项目(编号:2004040)基金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 骆一, 郑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2006; 29(3): 661-664, 657

2 肖燕.高职女学生性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1(4): 193-195

3 张国仁, 杨金花.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与性观念实证研究.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30(1): 121-123

4 张国仁, 杨金花.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量表编制与调查研究.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 010; 11(1): 8-10

5 林甲针.高二学生性心理健康的调查与思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 12: 20-23

6 范瑞泉, 杨杰文, 魏兆瑜, 等.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健康性心理的塑造.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 10:50, 62

7 易传梅, 王玉新.初中生性心理健康教育.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2012; 2: 114-115

8 余进军.探析高职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 2013; 27(9): 166, 168

9 武慧多, 杨健.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卷的编制.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 33(1): 56-59

10 徐隽.高职生性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职业技术教育 2014; 35(17): 79-83

11 罗冬梅.本科护生性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职业与健康 2016; 32(9): 1256-1259

12 朱李婷.高学历女生性心理、性观念调查.中国校医2003; 17(2): 136-137

13 邹晓平, 苏再天.510 例男性未婚青年性心理和性行为的调查报告.中国男科学杂志 2000; 14(1): 45

14 吴新文, 钟先阳, 夏菱, 等.南沙守礁人员性行为的表达及性心理、性知识的调查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12(1): 6-7

15 徐成尚.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以济南六校为例.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2013; 9: 38

16 范怡悦, 严玲悦, 孙煜.青少年性知识及性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当代青年研究 2014; 3: 106-111

猜你喜欢
神经症性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护理对肿瘤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用卡伦·霍妮的成熟理论分析希斯克利夫的神经症人格
精神科医院门诊患者SCL—90测验结果的性别差异性研究
我该如何战胜那莫名的恐惧与不安
浅谈青少年性心理网络色情问题凌浩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