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昔洛韦联合膦甲酸钠对带状疱疹的治疗价值探究

2018-05-18 06:25刘春阳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洛韦神经痛水疱

刘春阳

带状疱疹属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皮肤急性感染病[1],病毒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后可产生病毒血症,当人体免疫状态低下时可被激活,且病毒沿着神经传播,引起带状疱疹和相关症状。本研究分析了喷昔洛韦联合膦甲酸钠对带状疱疹的治疗价值,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4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各42例。治疗组男29例,女13例;年龄26~78岁,平均(46.78±2.25)岁。对照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25~78岁,平均(46.25±2.2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喷昔洛韦进行治疗,剂量0.25g/次,加生理盐水稀释至250mL进行静脉滴注,12h滴注1次,共治疗7d。

治疗组采用喷昔洛韦联合膦甲酸钠治疗。其中,喷昔洛韦的应用方法和对照组相同。在此基础上,给予膦甲酸钠治疗,膦甲酸钠剂量3g/次静脉滴注,时间不低于2h,24h滴注1次,共治疗7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带状疱疹治疗效果;带状疱疹结痂时间、水疱停止发展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带状疱疹神经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得分越高则疼痛程度越高)、QOL生活质量评分(满分是100分,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水平越高)。显效:症状消失,皮损减少幅度大于90%,疼痛消失;有效:症状减轻,皮损减少幅度60%~90%,疼痛减轻;无效:症状无明显好转,皮损减少低于60%。带状疱疹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表1) 治疗组带状疱疹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带状疱疹神经痛评分、QOL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表2) 干预前两组患者带状疱疹神经痛评分、QOL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组带状疱疹神经痛评分、QOL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带状疱疹结痂时间、水疱停止发展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比较(表3) 治疗组带状疱疹结痂时间、水疱停止发展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表4) 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带状疱疹神经痛评分、QOL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带状疱疹神经痛评分、QOL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单位: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期 带状疱疹神经痛评分 QOL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组 42 干预前 6.36±0.53 56.13±5.56干预后 1.21±0.32#*95.25±3.51#*对照组 42 干预前 6.35±0.31 55.14±6.71干预后 3.25±0.69#82.17±4.25#

表3 两组患者结痂时间、水疱停止发展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比较(±s) 单位:d

表3 两组患者结痂时间、水疱停止发展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比较(±s) 单位:d

组别 例数 结痂时间 水疱停止发展时间 疼痛消失时间治疗组 42 4.51±1.41 2.24±0.61 2.62±1.01对照组 42 6.42±2.13 3.42±1.57 5.61±1.59t值 8.291 9.634 9.131P值 0.000 0.000 0.000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临床上带状疱疹的治疗药物以抗病毒最为常见[3-4]。喷昔洛韦属于嘌呤核苷类药物,是五环状鸟嘌呤衍化物,其与感染细胞脱氧核苷竞争病毒胸苷激酶,从而加速药物磷酸化活化,并影响和阻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多聚酶的形成,发挥抗病毒作用[5-7]。膦甲酸钠则是一种非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物,以三磷酸盐作为活性化合物,可将病毒DNA聚合酶磷酸盐结合位点非竞争性阻断,对病毒DNA合成进行抑制,且无需在宿主细胞经TK磷酸化和激活即可发挥作用,因此,膦甲酸钠可作为TK缺失耐药菌株患者的有效补充治疗方法。

目前,随着喷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使用不断增多,耐药感染也不断增多[8],因此在喷昔洛韦治疗基础上给予膦甲酸钠可增强疗效,保障治疗的有效性和覆盖性。另外,膦甲酸钠还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上调机体胸腺素表达水平,促进机体免疫力的增强[9]。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喷昔洛韦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喷昔洛韦联合膦甲酸钠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带状疱疹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带状疱疹结痂时间、水疱停止发展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带状疱疹神经痛评分、QOL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组带状疱疹神经痛评分、QOL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孔杰等人[10]的研究显示,喷昔洛韦联合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确切,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明显缓解时间,联合用药组均较喷昔洛韦组短,且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出现例数少,和我们的研究有相似性。

综上所述,喷昔洛韦联合膦甲酸钠对带状疱疹的治疗价值高,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痛,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提高,缩短症状消退时间,且药物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实,张顺莲,胡云峰,等.伐昔洛韦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J].激光杂志,2012,33(6):71-72.

[2]王曙霞,张燕,高顺强,等.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药物治疗中老年人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4):478-479.

[3]苗钢,赵晶辉,陈岩,等.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5,22(4):236-239.

[4]羊剑秋,朱红柳,高以红,等.膦甲酸钠注射液联合高能红光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2015,10(5):732-734.

[5]李静,王雪松,张红明,等.膦甲酸钠对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9):64-66.

[6]陈俭波,于碧慧,罗帅寒天,等.伐昔洛韦联合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急性神经痛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5):695-701.

[7]相勇.膦甲酸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5,24(5):521-523.

[8]赵俊,万宏程.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17,38(9):1198-1200.

[9]后文俊,包军.威伐光联合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4,42(12):73-74.

[10]孔杰,刘原君,齐蔓莉,等.喷昔洛韦联合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7,31(4):329-332.

猜你喜欢
洛韦神经痛水疱
STANDING WITH CHINA AND THE CPC
盐酸缬更昔洛韦片万赛维的属性剖析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谷雨
——滋阴养胃 少酸宜甜
泼尼松联合伐昔洛韦对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