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教学实效研究

2018-05-18 10:20李直薇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趣味性诗词初中语文

李直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诗词教学一直是重点与难点之一,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一方面,诗词知识的传授成为了教学的重点,而立足于知识传授往往又会影响到诗词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审美能力与审美意识的培养也是诗词教学必须要承担的任务,这就一定程度上使教师个人审美与学生审美产生差异。而从本质上来看,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不应仅仅有知识传授与审美教育,还应有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才能使诗词教学的实效更富有成效,且对学生终生学习更有影响作用。笔者认为初中语文诗词教学实效研究应当立足于教学影响的持久性,即诗词教学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潜移默化作用,进而提高学生对诗词内涵、生活审美的理想。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诗词教学实效,从诗词教学情境、诗词教学悬疑、诗词教学联系等三方面,来论证诗词教学趣味性、互动性、审美性所构成的诗词教学实效。

一、设计诗词教学情境,增强诗词教学趣味

要使初中语文诗词教学实效得到提高,首先就要增强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的趣味性。通过诗词教学趣味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诗词学习动力,才能真正确立学生诗词学习的主体地位。不仅如此,初中生处于青春发展期,其行为心理也决定了诗词教学趣味有助于诗词教学实效的增强。因引,设计好诗词教学情境,就成为了初中语文诗词教学实效提高或有效性实现的第一步。一般而言,诗词教学情境的设计都以审美教育为出发点,来挖掘诗词中的教学情境。但尤其值得注意是从二方面来契合初中生实际:一是诗词审美教学情境如何体现符合学生审美倾向的教学情境;二是诗词教学情境如何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并体现一定的趣味性。

笔者以《蒹葭》为例,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来设计本诗的教学情境,显然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但初中语文教师应利用初中生对异性的好奇之心,就把“伊人”设计为恋人的角色,并把爱情的美好渗透到其中。这样一来,学生懵懂的爱慕之心就会和诗词情境结合起来,使得本诗更有趣味性。但在引导的过程中,又要将学生的爱慕之情与爱情进行区分,引导学生对爱情有理性的认识。通过这样的设计与引导,学生会更有兴趣去探究诗词的爱情,并深刻认识到爱情的复杂性,从而有助于防范学生早恋的倾向,全面理解本诗的内在意蕴。由此可见,以诗词教学情境入手来增强趣味性,对初中语文诗词教学实效有很大的帮助。

二、设置诗词教学悬疑,加强诗词教学互动

初中语文诗词教学实效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参与,只有学生参与到诗词教学过程中,才能形成较为长久的影响力。这就要求初中语文诗词教学要进一步加强教学互动,通过强化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诗词教学过程中,才能增强诗词教学的实效性。从实际教学来看,诗词教学互动的加强得益于教学悬疑的设置,因此通过调动学生解决诗词的疑问,学生才能积极性探究诗词内涵、背景、历史及审美等。而这种全面对诗词的探究,不仅把学生引导到全面理解诗词的道路上,而且使诗词教学充满了互动与探讨,有助于强化诗词教学的实效。

以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为例,笔者在诗词教学有意将发表之初的争议引入到教学中,并设置了这样的悬疑:为什么毛泽东在词中的豪情被理解为“帝王思想”?这样的悬疑设置之后,学生必然要去了解词作发表的背景、写作的时机、表达的方式、字词的运用等。而这恰恰是笔者乐于见到的,因为学生了解了之后不仅对词作有更深刻的认识,关键还在于学生们的争议所形成的良性教学互动。如有学生认为这首词写得一般,且词藻有堆砌感;而有学生就对此进行反驳,并指出用词的内在邏辑联系……这样的争议问题一个个解决之后,学生们对诗词的理解完全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教学实效不言自明。

三、重视诗词教学联系,拓展诗词教学审美

对于初中语文诗词教学而言,审美教育是不可回避的重要环节,因为只有切入到审美教育中,诗词的内在意境才能进一步得到凸显。如上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如果不从英雄颂词的审美教育角度来分析并开展教学,那么这首词又会回到发表之初的争议上。但从英雄颂词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审美审视,不难发现这首词的英雄情境。除此之外,诗词教学中的词藻运用、诗画一体、吟唱运用、时代背景等相互联系的因素,也是拓展初中语文诗词教学审美的重要方向。初中语文诗词教学要重视这些诗词教学联系,结合每首诗词的实际内容,通过教学联系来拓展教学审美,才能成功挖掘诗词之美,使诗词教学实效得到提高。

以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为例,如果不放在1938年的历史大背景中,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这首诗的审美,更无法体验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的真切情感。但通过本诗时代背景的联系,特别是武汉沦陷后诗人一路南逃到桂林所经历的“国破”之苦,那么身心俱碎的情感就会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并产生共鸣。这样一来,学生诗歌的审美理解就得到了大大的拓展,不仅有爱国之情,更对今天和平有珍惜之情。因而,重视诗词教学联系,在拓展诗词教学审美中使学生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综上,初中语文诗词教学实效要通过分解,把诗词教学趣味、教学互动、教学审美融为一体,形成对学生持久的影响力,才能使诗词教学的效果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升华。

作者通联:山东淄博市淄川区杨寨中学。

猜你喜欢
趣味性诗词初中语文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诗词书法作品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诗词篇】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以画之名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