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言文课堂丰富学生文学涵养

2018-05-18 10:20陆丽萍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赤壁赋文言文活动

陆丽萍

文言文记录了古人思想以及传统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文质兼美的文言文,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并掌握一定数量的名家名篇,增强理解和运用古代汉语的能力,提升审美水平,丰富文学积淀。但文言文是语文学习中难度较高的内容,需要教师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全方位地解读文言文,才能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布置预习任务,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很多学生认为文言文学习起来很难,这是因为在课前没有做到必要的预习,才会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学习效果不尽人意。对文言文字词的理解、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而这些,不仅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教师还要给学生布置一定的预习任务,使学生提前熟悉课本,并尝试在不借助参考书的前提下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感知。

预习任务的设置首先要有一个目标的支撑,应让学生明白通过预习要了解哪些内容。比如教学荀子的《劝学》前,先给学生确定的一个預习目标: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升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3.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预习任务设置为:1.课下搜集有关荀子的资料背景,比如荀子的创作风格、生平经历等。2.自主预习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的创作意图。3.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句段,自认为重点的语句。

有了预习的基础,学生的学习也有了方向性。并且,在学生预习的前提下,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也避免了通篇翻译的环节。

二、留有思考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课堂教学中想要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情,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并设计有探究意义的问题供学生交流讨论,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问题的设计要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特点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比如教学苏轼的《赤壁赋》,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苏轼的《前赤壁赋》跟《后赤壁赋》做对比,得出异同,与同学相互讨论。前赋主要描写初秋江上夜景,后赋描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为孟冬;两篇文章都是“赋”这种游记散文的文体,写的都是一样的赤壁景色,但是境界却不相同,可又都具诗情画意。在学生交流之后,让学生主动说一说自己更喜爱《前赤壁赋》还是《后赤壁赋》,为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中便不再只会跟在教师的后面走。而是在教师的带领下,有自己的思考空间,能够通过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方式一起分析问题,找到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共同体验文言文学习的苦与乐,享受成功的欢愉。

三、反复指导诵读,把握文章情感基调

文言文作为一种古代文体,诵读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不少文言文都要求学生背诵,实际上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但诵读跟背诵不一样,它需要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带有感情地去读。所以,教师要结合知识经验,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诵读技巧,让学生在明确作者创作意图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

比如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这篇古文需要学生全篇背诵,但还要带有感情色彩地去读,才能体会白居易当时无辜被贬的愤懑心情。尤其是最后一个自然段“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更是白居易内心的独白和现实写照。作者想要表现的并不是琵琶女这一人物,而是通过她来表露自己遭遇的不幸。所以,学生在诵读时,情感要充满压抑而又愤懑的基调。如“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语气应舒缓,沉重。接着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语调应上扬,还有一些感叹的意味。学生在诵读时,应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读出来,从而切身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组织课堂活动,为文言文注入活力

在传统的文言文课堂中,学习氛围基本上都是枯燥乏味的。为此,教师应该寻求新的教学方式,比如组织课堂活动,为文言文注入新的活力,使语文课堂变得多姿多彩。

课堂活动可以是讨论活动、表演活动,也可以是辩论赛活动和演讲活动。可按照具体的文章内容安排。比如学习《鸿门宴》时,教师可安排表演活动。相信学生从各类影视剧上也曾看过“鸿门宴”的场景,但如果自己去演,会是什么样子呢?接到活动任务后,学生们开始自由组成小组,商量接下来该如何去演好这场戏。首先是角色的分配,主要角色有刘邦、项羽、项伯、张良、樊哙。然后结合课堂上教师讲解的人物性格特点,加入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反复揣摩,力求细致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兴趣,教学才能更有效。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充分感受到文言文课堂的乐趣,也将自己融入其中,认真配合教师的教学,对文本内容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有效的锻炼。

总而言之,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学生与古代巨匠大师交流的平台,更是丰富学生文学涵养的必经之路。以上提出了文言文教学几种常用的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不断地研究教材内容,实践新的教学方式,努力构建高效的文言文课堂,让文言文教学真正变得简单、丰富而有趣,使学生爱上文言文,从而丰富自己的文学涵养。

作者通联:江苏苏州市吴江中学。

猜你喜欢
赤壁赋文言文活动
“活动随手拍”
文言文阅读专练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对比前后赤壁赋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