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2018-05-18 10:47曹宝霞
考试周刊 2018年45期
关键词:职能教材

摘 要: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但是它与一般等价物又在某种程度上有区别,因此,教师自爱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善于抓住其本质特征给学生讲解,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该部分的知识。

关键词:货币的本质;职能;教材

一、 教材分析

1. 地位作用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人教版教材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课第一框第一课时,在高考考察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一框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货币的起源,剖析了货币的本质,解释了货币的职能,引出了纸币及电子货币的相关知识。而货币与商品紧密联系在一起,讲货币就不能不涉及商品,因此本框还涉及到商品、商品的价格等内容为以后所要学习的经济生活打下结实基础。

2. 教材特點

(1) 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注意了从生活现象入手,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发现知识。

(2) 知识含量大,且高度抽象概括,理论色彩浓厚。

二、 学生分析

部分学生对该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其了解主要得益于日常生活以及前面所学基础,因此,复习到本节内容时,多数学生对此都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但是,学生对其中出现的,较难分辨的知识点以及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可能在理解上还有偏差,另外,学生对于获取信息、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可能还存在困难。

三、 高考分析

1. 考点导航

货币的本质:1. 商品的基本属性2.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3. 货币的基本职能

2. 考情分析

(1) 高综合来看,目前,高考在这一部分的命题主要是选择题,其主要考察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深入理解以及对其中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试题对教材知识的考查较直观。

(2) 本考点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商品的判断、货币的职能判断。

(3) 《经济生活》第一课的知识在高考考察中即是重点也是难点。一些涉及较难分辨的知识点,对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加注意。

3. 考向分析

就命题方式而言,既可能通过设置情景进行考查,也可能对基础知识进行直接考查。注重试题的基础性,这是高考命题的永恒追求。

四、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以及货币的基本知识。

(2) 理解货币产生的原因以及必然性。

2. 能力目标:

(1) 运用商品和货币的相关知识,正确分析当前商品、货币现象,提高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 能将学到的相关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并根据身边人对于货币的不同看法,简要分析应该如何看待金钱。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五、 教学重难点

1. 全面理解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2. 正确区分辨别货币的职能

六、 教学方法

1. 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

2. 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参考文献:

[1]魏建斌.货币本质的“不可超越性”[J].教学与研究,2005(06).

[2]张昆仑.关于货币职能问题的新探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作者简介:

曹宝霞,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职能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职能与功能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新形势下县级发改部门职能转变思考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