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教师教学用书》探究数学动手实践活动的方法

2018-05-18 11:20江丽萍
读写算 2018年26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动手能力实践

江丽萍

摘 要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来源于动作。”一语道破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多组织探究性学习活动,并尽量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活动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动手操作;实践;发展;培养;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A,B013,A328,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6-0024-0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教学用书》提到:数学教材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要为落实《标准》提出的“四基”课程目标。特别是要为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必需的机会。在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方面,教材除了提供“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外,还注意设计了更为丰富的教学活动,希望以此提示教师在课堂上多组织探究性学习活动,并尽量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活动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下面是我结合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谈谈如何借助《教师教学用书》,探究实施动手实践活动的方法。

一、在动手实践中让学生体验数学,培养数感

《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教学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提供实物,联系身边具体事物,观察操作、游戏等都是较好的方式。如刚入学的儿童在认识“比多少”的时候,应该通过实物、图片等,将数与物对应起来。然后,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逐步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科书上册第一单元“比多少”,《教师教学用书》建议: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首先,我们以“小猪帮助小兔盖房子”的童话为背景,利用教材上的素材—小兔与所搬的砖、小猪与所搬的木头的比较。组织学生摆学具:用3个三角形表示兔子的数量,3个小圆片表示砖的数量,然后比一比、说一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让学生感知“同样多”的含义。然后指导学生用学具摆出小猪和木头的数量,说一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或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感知“多”“少”的含义。其次借助“图中还可以比什么?”我们就利用主题图中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寻找资源进行比较,比如可以比苹果与萝卜、凳子与桌子、兔子与小猪等。最后,组织练一练、说一说的活动,先是“同样多”的操作活动,放手让学生去操作,操作的学具可以自主选择,只要被比较的两种物品的个数同样多就行。要求比较完后说说比较的结果。有的学生比文具、有的学生比圆片、有的学生比小棒,学生的兴致非常高。在“比多少”的操作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比较的方法,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也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比较。这样的练习,不仅让学生在比较中充分感知“同样多”“多”和“少”,掌握比较的方法,还能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其中第19页第5题练习题,《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建议的:先让学生读题,根据书中给的范例,明白别人是怎么表示1、2、3的,让学生理解什么叫“用自己的方式表示1、2、3、4、5”后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上我们为学生提供开放的空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数。在实践中发现学生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出不同的数:有画图形表示的、有摆学具表示的、有用身体语言表示的,把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起来。这样的练习为抽象的数字寻求丰富的表象支撑,巩固了对数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和数学表达的能力。

二、在動手实践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空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数学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

第二单元“位置”这一知识教学中,《教师教学用书》建议: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学生辨认位置关系。作为教师应该在教材所提供内容的基础上,多创设有趣、好玩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辨认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在游戏中感受着三组方位词的作用。比如:第11页第1题:小东的前面是谁?小云在小华的()面。可以设计成游戏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在活动中学会判断前后、左右。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2题:请小军前面的八个同学站起来,请小明后面的同学举起右手。这一题需要结合现实,组织同学分组辨认位置关系,在“活动中”完成题目要求。再让学生说一说前后左右的同学各是谁?练习在现实空间中判断前后、左右,掌握空间方位。但要注意的是每道题中教材呈现的问题比较少,但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素材。在教学中教师要研读教材内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具体活动时,我们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游戏或活动,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地观察、表述、交流,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了位置的相关知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也体现出开放性。

“认识图形(一)”这个单元中《教师教学用书》提出:给学生提供充分地动手操作的机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比如:教科书第35页做一做第1、2题,我们组织了学生5个活动。活动一:摸一摸。在摸一摸的活动中,认识这些物体的名称,初步感知这些物体的特点。活动二:分一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物体的特征,注意对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进行研讨。活动三:说一说。在观察的基础上,把每类物体的特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然后出示一般模型,揭示其名称。活动四:找一找。找出身边与之相同的物体。活动五:猜一猜。进一步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在操作中,学生通过滚动圆柱、推长方体、转球、摸球等活动,利用视觉、触觉、运动觉的协同作用,初步了解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感受平面和曲面的区别。猜一猜的游戏组织学生根据特征猜物体,或根据物体说特征的方式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增强空间想象能力。第36页立体图形的拼搭活动中,指导学生把所有的积木都用上,看谁搭得又稳又高。教材的目标是能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或球拼出新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我们要好好利用学具,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学习,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在教学时,我除了充分利用现有教材资源,还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去尝试、做他们想做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十分高涨。学生不但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还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意识、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感悟算理和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两大任务,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操作程序,算理是算法赖以成立的数学原理。”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算理,学会算法。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个单元中《教师教学用书》建议:要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的目的性。本单元的教学要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主要借助操作和观察来进行。在教学中我们应高度重视学生对事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以此丰富学生关于各数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表象,让他们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地理解6-10的数概念和相应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如学习数的组成,教材提到要重视学具的拼摆。教学中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分学具的活动,比如:把7朵红花分成两份,有几种分法?要求学生看着自己分的结果说一说,让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体会6-10的组成,再通过不同的练习形式加以巩固,为后面学习6-10的加减法做好准备。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学生确实很快就掌握了数的组成。教科书第42页的内容,在学生理解“一图二式”的基础上,通过拼摆学具继续进行6、7的加减法的教学,引导学生根据拼摆的学具列式计算。通过“摆一摆、填一填”的活动,理解“一图四式”,体会加减法的之间的关系。教科书第53页的内容,也是通过摆一摆、填一填、做一做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利用“一图四式”,有步骤的、逐步抽象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有关8、9的加减法。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根据算式之间的联系,利用联想推出某些算式的得数,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深化对加减法之间关系的认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动手操作中能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获得了愉悦的学习体验。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个单元中,教材在9加几和8、7、6加几的编排中,无论是例题还是联系的设计,都体现了学生所要经历的实物操作—表象操作—符号操作的基本思维过程。教科书89页呈现的实物图、在91页8、7、6加几呈现的点子图,在“做一做”中提出的摆一摆、圈一圈等活动,都为学生提供了实物操作的良好素材,我们要利用好素材,以操作的形式帮助学生思考、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更能体会到“凑十”计算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帮助学生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来源于动作。”一语道破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来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知,让学生学会从动手实践中去解决数学问题。新教材真正体现了标准的理念,因此,我们要认真研读《教师教学用书》和相关的教学理论,结合学生的经验体验,注重操作启示,進行教学研究,有保留又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会更佳。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动手能力实践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