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植入

2018-05-18 11:20郑小裕
读写算 2018年26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

郑小裕

摘 要自美术被列入中国小学教学课程体系之日起,教师便应从国家发展角度定位学科教学,而充分地意识到在美术之“美”概念的含义里所包含的民族特色性与历史传承性,以在增加美术造型之文化意蕴的同时,初步培育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具体而言,其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植入应遵循形态的呈现——艺术的鉴赏——文化的体察路径,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完成对丰富生动民间美术艺术的感知和理解。

关键词传统民间美术;小学美术教育;植入

中图分类号:Q95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6-0115-01

丰富多彩的传统民间美术作品凝结了民间群众的智慧、情感和精神信仰,以此构成了传统中国的特色标识。而现代化的美术教育虽作为先进性、科学性的美术理念传递载体,但其中亦应对传统美术根基予以充分重视,以对其典雅的整体形式、完美的细节艺术与悠远的历史文化进行有价值的美术信息传递,同时提升美术在课程体系与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一、形态的呈现——整体感知以奠定美感基础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成长期中,依其普遍化的心智特征,其对立体形象化的视觉图景能够展现最为浓厚的兴趣、最为持久的注意,以及最为深入的感知。因此,在民间传统美术的渗透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阶段丰富的资源载体,收集并向学生呈现形态多样的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在整体化的美感感知过程中,生成作品兴趣,为之后进一步的细节剖析奠定基础。

例如:在《中国彩陶》一节的讲解中,在课堂开始之初,我在对课题进行了简短介绍:“在很久很久世界上只有少数人的以前,如何利用单纯的自然条件和自己的智慧来解决最基本的吃饭、生活问题便是人们生存的主要问题,为了盛水、盛东西,人们必然会需要容器,那个时候的容器便是现在各类容器的起源。那么,那时候的容器都是什么样子呢”。在此后,我便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现了产于传统中国民间的各类彩陶。其中包括考古挖掘的船型壶、漩涡纹双耳罐、同心圆圈波纹盆、人面鱼纹盆、蛙纹盆、鹳鸟叼鱼缸等。并向同学们说明这是在地下埋藏了几千年而被发掘出来的,它们代表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形态、智慧和技艺水平。多张图片的播放与精彩的时代回溯大大吸引了同学们的观看与思考兴趣,同时同学们亦会根据相隔时代的久远性与落后性猜想对各类彩陶形状与其之上的图案产生较为凸显的注意。而这便是美感的来源与进一步进行细节鉴赏的基础。

二、艺术的鉴赏——细节解析以深化造型美感

在学生通过对大量美术作品的阅览与整体感知之后,依托美术教学目标之一——领会美术知识,便应是对美术作品进行细致鉴赏的过程。此过程亦是对学生真正艺术眼光与情操的培育过程。但同时还应注意小学生所处的特定学段,在对其身心特征进行详细了解之后,依其理解认识能力与水平,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对作品造型美感的细致赏析。

例如:在《中国结》一节的教学中,在向同学们展示了各种形状和色彩的中国结后的细节赏析环节,我先向同学们提问:“在对各类中国结进行赏析的过程中,自己对此最有感触的是中国结的什么”。在其回答中,有根据形状的巧妙编制方法、色彩搭配、花样造型等。基于此,我则引导同学们对这几点进行细致的观察鉴赏。例如,对于其中的色彩搭配,我则辅以相应的图片,对其主要的配色法:拉大色彩明度与色阶差异、拉大不同色彩面积差距等结合学生手动配色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又如,对于其中的花样造型,我亦搭配不同的中国结图片,对其中闪现出来的祈祷、寓意、吉祥、纯兴趣驱动等进行了解析,同时在此基础上得出“根据自身意愿自由选择”的结论。如此,同学们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习得切实的知识,同时还能够培养其关于中国节的艺术构想和审美眼光。

三、文化的体察——文化启迪以增加历史韵味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在学术上被定义为:“由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其亦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学生通过留存下来的美术作品则可以对此进行理解与感悟。而由此构成的文化乃为真正珍贵的历史人文性内容,小学生对此虽浅薄、但仍具有的认知将促进其人文艺术素养的初步形成。

例如:在《迎春祈福》一节的教学中,在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之春节的诸如贴春联、放鞭炮、扫尘、舞龙舞狮与“送福”的节日活动中之后,我向同学们提出:“大家猜想一下春节的起源和节日意义。同时对其中的‘倒福字意义进行思考”。在同学们的猜想回答之后,我则伴随着温情的配乐,向其做了详细的介绍:它源于很久很久以前人们以种地为生的时代,源于人们出于拜神祭祖、祈求来年丰收心愿而在每年开始之初举办的祭祀活动。中国以种地为生的时代持续了几千年,所以,春节节日的习俗也就延续了几千年。但在社会极大发展的今天,春节庆祝活动的初衷已经由拜神祭祖转向了娱乐与针对工作、学习或生活的祈愿。而不同形式的、表示“倒進福气”的“倒福”字也是人们对自己、家人和朋友在未来一年中的工作和生活许下的美好心愿。如此的讲述将促进同学们对春节节日和“倒福”字此民间美术形式的深入理解,而对其历史人文素养的培育亦在潜移默化中更近了一步。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皆出于人民群众的生活智慧、思想和情感诉求,亦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在小学三、四年级此学生已经具有一定认知能力,但正待有效的人格引导和塑造的学段,教师应将中国民间的传统美术形式及其文化适当地引入美术课堂,以扶持学生美术艺术眼光与历史人文素养的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宏伟.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7(06):75-78.

[2]刘梦颖.小学美术课堂“游戏”教学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教育
小学美术教育不要脱离美育轨道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渗透之我见
浅议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的色彩教学
小学美术教育不要脱离美育轨道
浅析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
分析罗恩菲德的儿童中心主义对我国小学美术教育的影响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剪纸教学
浅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美术教育实践对策
小学美术教育实践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