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18 11:20邓兰英
读写算 2018年26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邓兰英

摘 要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思想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一项社会文化技能。特别是在当今国际化、全球化的形势下,通过有效的英语阅读来获取有用的、最新的、世界范围内的信息知识,对一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A,B0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6-0182-01

初中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内容是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这四项基本内容中,听力和阅读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输入,而口语和写作是学生学习后的语言输出。在中国,因为缺乏英语的母语环境,学生依靠听力来积累语言输入的机会很少。大多数中国的初中生是通过阅读来获得英语的语言输入。阅读是初中生语言输入最主要的来源,阅读影响着学生听力、口语、写作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因此,英语阅读是初中英语学习中的关键内容。英语阅读理解在中考英语试卷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可见,阅读理解成绩对总体英语成绩的影响很大。可谓“得阅读者得天下”。

一、核心概念

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巴赞提出的。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一个使用观点与图形从中心概念延展出来的以纲要模式展示大脑思维的图形。形象地说,思维导图就是围绕一个中心主题,从中央主干向四周放射关联的分支,并用关键词或图形对分支进行标识,再充分利用色彩和文字将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可视化。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

初中英语阅读:初中英语阅读是英语听、说、读、写中的重要环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把英语阅读描述为: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用参考资料、工具书、网络等不同资源渠道,推理、提取筛选、重组加工信息,解决各种问题;进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策略,形成阅读兴趣,最终提高阅读能力。

二、现状分析

目前,大多数教师已经意识到英语阅读的重要性,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教学模式问题:课堂阅读教学模式单一,语法讲解、句式练习、词汇解析、逐句翻译等活动占据课堂教学大部分时间,不重视篇章、内容;忽视对学生阅读技能、阅读策略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层次问题:阅读教学止于浅层次理解,学生的学习停留在语言形式上,而深入不到思想内容,所以难以建立使用英语的观念和习惯,也谈不上文化和语感。

阅读策略问题:阅读策略比较单一,即便意识到了培养阅读技能的重要性,但对教材文本解读能力不足,没有很好地利用教材的文本特质设计出适合该文本的阅读任务,而是试图用一个固定模式来应对风格迥异的篇章。

三、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取决于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即个体已有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认知框架。换言之,人们的认识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人们还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推动认知结构的不断解构、重构与发展。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最近发展区理论,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每个人都有“最近发展区”,即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之间的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要想帮助学生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支持,而思维导图就是这种有力的教学支持。

四、应用简述

课前制作思维导图,在课前,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作思维导图,概括教学内容涉及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并在学生阅读英语材料之前将其呈现在大家眼前,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语言材料有一个整体性感知。

课中应用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通过教师的思维导图对文章有一个整体认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制作思维导图,这样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语言材料,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比如我在教学一篇课文后,鼓勵学生自己制作思维导图,将本节课中学到的相关单词,和以前学过的表示类似的单词,一起综合起来制作一张思维导图。学生通过互相讨论,集思广益,制作出了思维导图。

课后使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应用还可以引申至课外,要通过思维导图再次复习课文,针对课堂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学生要借助思维导图自行阅读一些课外辅导材料,以此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比如在课外作业中,我为学生布置了一篇有关英语方言的英语阅读文章,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加强对国外文化的了解,初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用现代的阅读理论来武装自己,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应根据阅读课不同阶段的特点,设计思维导图,应通过主题词、图像、关键词和网络结构,帮助学生把阅读内容的主要精髓提取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语言、内容和形式图式来促进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总之,运用思维导图,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篇章结构和内容话题,即语言、形式和内容图式。通过思维导图巩固学生的内容,语言和形式图式。

参考文献:

[1]于业宏.解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J].辽宁教育,2012(5).

[2]马贞如.运用阅读理论提高精读课教学效果[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1.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