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策略

2018-05-19 09:31易海丽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礼仪文明家庭

易海丽

【摘要】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我们这个转型期的小镇来说,这些问题需要在家长、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去解决。学校牵头,做好引领工作,家长在学校引领工作中提升文明礼仪教育思想认识,这样,从家庭到学校,双管齐下,共同搞好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关键词】农村 文明 礼仪 家庭 学校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005-01

农村,似乎这个名词和很多贬义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落后、愚昧、不文明等。而对于我们这个转型期的小镇来说,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格外的任重道远。作为一线的德育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深爱这方土地的人,我深知文明礼仪教育对学生的深远影响,对这方土地走向文明的重要意义。为此,我深入调查这里小学生所在的家庭情况和对文明礼仪教育的态度,并针对这些现状采取一系列的教育策略。

一、所在小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我们这所小学地处赤山镇,隶属萍乡市。由于萍乡市正处于城市转型期,由原先的煤矿型城市转型为旅游城市,这就对全市农村小学的文明礼仪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萍乡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市旨在推动三色旅游城市建设,而三色旅游城市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广大民众都要有责任心。对广大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的侧重就是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我走访了班内的大多数学生,了解到了一手的资料。从家长角度,我了解到家长对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程度。他们更多的关注孩子的成绩、温饱和身体健康。而对于小学生言行举止的文明礼仪的教育并没有足够的去关注,更别说尽心的去引导和教育了。其实就家长的素质来说,他们本身的文明礼仪意识就很单薄,粗话不断,举止随意,因此,潜移默化的影响的学生也在言谈举止中流露出不文明的现象。例如,在我小时候,大家见到汽车就觉得新鲜的不行,当一辆汽车开进村子,我们就和大人围观,并嘁嘁喳喳的议论纷纷。甚至对车上走下来的客人大声的评头论足,指手画脚。什么烫的头发像鸡窝啦,穿着高跟鞋走路一摇一摆像扭秧歌啦,涂了口红的嘴像吃了死孩子啦等等。这些不文明的语言真切的飘进客人的耳朵。现在想想,这些言行就是不文明的言行,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如果家长们不这样做,我们可能也不会效仿。因为大人也没有意识到这些。最重要的是,当我们所在的地区在不断迎接络绎不绝的游客的时候,文明礼仪是这些游客所接触到的这个地区的重要形象。就算这里风景再优美,旅游设施再健全完备,如果这里的民众在文明礼仪方面有欠缺,则将对旅游产业有着致命性的打击。文明礼仪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但却无处不在,且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产业质量的重要参照。而作为小学生,恰恰是文明礼仪教育不断传承的重要载体,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生力军。所以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去努力。力求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给与帮助和提升,力求本地区经济建设、文明建设可持续性发展。

二、建设学校文明礼仪大环境

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个人未来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农村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共同努力。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逐渐形成。因此在关键的小学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是说教,而是要与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架设一道文明礼仪认知转化之桥。因此,笔者认为我们教育者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文明”校园、营造氛围。在学校的围墙、走廊、花坛等地张贴了许多文明礼貌用语的卡片,如“请”、“你好”、 “再见”、“谢谢”、“老师好”、 “对不起”、“没关系”等等,这些文明礼貌用语卡片由学生亲自制作。整个校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孩子们学习文明、感受文明、接纳文明、使用文明。老师鼓励学生每天念一念,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及时表扬在文明礼貌方面做得好的学生,并将号召其他的学生向他(她)学习。学校还要充分利用大课间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文明礼仪教育。如播放礼仪教育电影或专题广播,舉办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开办礼仪宣传园地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礼仪修养,充分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榜样示范、正面诱导。

三、由学校牵头,规范家长的不文明行为,提升思想认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关注什么,孩子也就潜移默化的关注什么。为了提升家长对文明礼仪的相关认识,我采取了家长和孩子共同促进,共同进步的有效措施。例如,给小学生发关于文明礼仪教育的宣传单,宣传单是活泼风趣的漫画形式,有利于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宣传单上形象的告诉学生们什么是一些常见的不文明现象,并把这些宣传单拿回家给家长们看,还要和家长一起学习。这些宣传单上关于不文明的现象很多,都是很常见的:如我们学校每次家长会后乱扔烟头,教室、走廊、操场烟蒂到处都是;随地吐痰:家长中午送饭来校后吃完帮孩子擦嘴的纸就扔在花坛里;一次性餐具扔在垃圾桶的外面或路边;接送孩子的家长在还未放学就大声喧哗,接送孩子上放学的车辆乱停乱放……当这些宣传单下发到每个孩子家中的时候,让家长反思自己有哪些不文明的言行,简要的写下来,和自己的孩子一同来反思一下并交回学校,这就有助于家长的思想提升。同时也让家长督促学生反思自己不文明的言行,并形成文字当作业交回学校。这样双向努力,既解决了家长的思想意识中存在的问题,又督促家长重视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可谓一举两得。当然,用传单的形式也只是众多形式中的一种,除此之外,我校还组成了由教师和学生为成员的文明礼仪教育督导小组,在课间或放学后规范学生或接孩子家长的不文明言行,或奖励文明礼仪言行,发给做得好的同学或家长表扬卡。当看到接孩子家长乱扔烟头的时候,就礼貌地加以提醒;对乱停车的家长则引导他们把车停到合适的位置;对送饭的家长提前温馨提醒把垃圾扔到垃圾桶,并监督实施。对大声喧哗的家长,则把食指放在唇边温馨提醒小声点,或轻轻摆手示意等等,通过这些举措,家长和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有了大幅提升,家长和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互相促进的关系。学校的文明礼仪大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

另外,定期举行培训班,帮助学生家长完善教育思想,树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避免畸形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例如,有的家长过于关注学习成绩,渐渐忽视学生的思想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对文明礼仪教育不重视。这些家长认为上学看的就是学习成绩,别的都不重要。也只有学习成绩好了将来才能考上好大学。这样的思想未免有些太偏激。试想就算成绩好将来考上了好大学,但这个人不懂得怎样尊重别人,文明礼仪不过关,那谁愿意给这样一个人很好的发展机会呢?光成绩好有又什么用呢?

总之,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任务艰巨,对于我们这个转型期的小镇来说,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格外的任重道远。相信,在家长、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努力下,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一定会得到显著的进展,势必会为促进他们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我市的三色旅游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礼仪文明家庭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家庭“煮”夫
对不文明说“不”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