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广西旱涝灾害分析与启示

2018-05-20 13:59黄素云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6期
关键词:清末启示广西

摘要:旱涝灾害问题一直以来是政府和社会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清末广西旱涝灾害的史料和文献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了该时期广西旱涝灾害的特征及具体表现、成因以及启示,以期为当前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清末;旱涝灾害;启示;广西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6-0-01

一、引言

在自然灾害中,旱涝灾害是范围最广、频繁发生、危害最大的灾害性天气,其成因复杂多样,与气候情况、地理条件、水利设施、土壤结构等均密切关系。管仲曾在《管子·度地篇》中指出,要想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必须以除去五害为首要,五害者:水、旱、霜、疫、虫[1]。由此可见,旱涝灾害会直接影响到农业发展和居民生活,并对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自古以来都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广西因其独特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地理位置、降水条件以及人为因素等,常成为我国受灾影响较大的地区,旱涝、低温冷害、雷暴和热带气旋等灾害频发,尤以旱涝最为突出。通过查阅史料和相关文献,自然灾害在历朝历代都交替发展,并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在清朝统治中国的296年里,更是一个灾害频发的时期,其中尤以清末居多[2],具有较强的典型代表性。研究这一时期广西旱涝灾害的特征、成因和应对措施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对于预防和应对广西的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二、清末广西旱涝灾害特征及表现

关于清末广西旱涝灾害等自然灾害史料、档案与文献保存较为完整的机构主要有国家图书馆、历史档案馆等国家级文献保存机构,以及广西地方档案馆、博物馆与图书馆等机构。通过对这些机构所存史料、档案的调研与整理,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将清末广西旱涝灾害所呈现的特征和具体表现归纳总结如下:

第一,旱涝灾害不断增多,连续性特征显著。清末广西涝灾几乎连年不断,总次数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连续5年以上发生水灾的时段共计6次,其中光绪十年(1884)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发生了连续16年之久的涝灾,且在光绪十一年(1885),涝灾次数达20次之多,其他年份也经常发生涝灾现象。旱灾方面,每年都有发生且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光绪二十九年(1903)旱灾次数高达31次之多,其他年份各地也频遭旱灾破坏[2]。

第二,旱涝灾害影响面广,灾害后果严重。清末旱涝灾害遍布广西各地区,在涝灾方面,南宁、柳州、桂林、河池、梧州、玉林、百色等地都遭受过严重的水灾。其中道光二十六年(1846)柳州等地水灾影响严重,导致数千计百姓缺粮,因灾丧生的人数众多;光绪十二年(1886)桂林等地水灾严重,摧毁房屋无数,毁坏禾田二万四千余亩,给当地百姓生计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旱灾方面,这一时期广西发生了全区性的旱灾,在道光和同治年间,玉林、灵山、平南、贵港等地发生大旱,导致粮食减产,百姓出现饥荒大疫,并且在广大喀斯特岩溶山地旱情最为严重[3]。

三、清末广西旱涝灾害成因分析

自然灾害的发生一般多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清末时期,广西旱涝灾害频发,其原因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自然因素的影响。广西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尤其是以岩溶和山地地貌为主,蓄水能力不强,排泄能力有限,容易出现积水短期猛涨的局面,而在旱季也容易出现严重缺水,影响农作物正常耕种。同时,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季风进退时期不同,导致季节雨量分配不均匀,尤其在5、6、7月的雨量占比达全年的50%,而春季约占30%,秋季占15%,冬季仅占5%左右,由此容易导致广西春、秋、冬三季干旱比例大,而夏季洪灾严重。

第二,人为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和无限制的自然增长,使人地矛盾逐步尖锐,致使大量不宜垦殖的土地被开荒,同时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也使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峻。此外,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使原本相对脆弱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西的旱涝灾害。

四、清末广西旱涝灾害应对策略与启示

针对清末广西旱涝灾害,清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赈灾救灾措施,并鼓励民间力量参与救灾。首先,结合受灾等级的具体情况,对纳粮征税设定不同的缓征级别,给受灾百姓缓和的余地;同时在灾害发生时结合勘察情况,向灾民发放赈谷和赈银;其次,清政府积极统筹各地区的灾情,通过调运粮食救济灾区,并向受灾的百姓借贷银两,以资助受灾者恢复农业生产所需要的钱财。再次,在灾害之年调整农业种植,从广东购买大量桑种,大力推行种桑养蚕,颁发养蚕指导条文,免除蚕丝一切关税厘金。并在旱涝灾役之年,为灾民和流民提供安置场所,稳定社会治安。此外,积极借助民间力量开展民间赈灾,如绅商救助为缓解灾情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清政府的相关救济措施,如养济院、育婴堂等措施在当时都对缓解灾情以及稳定社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清末旱涝灾害的成因以及一系列的赈灾措施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有:首先,从预防层面而言,应该尽可能减少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使人为因素引发的旱涝灾害降低到最低频次。其次,从应对层面而言,要结合广西旱涝灾害的特点制定多元化的赈灾手段,构建完备的预警系统和治理体系,特别是针对大灾和连续性旱涝灾害时,要能够确保及时将灾害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最后,政府部门应对灾害整治进行宏观指导,从全局把控灾害防治和处理,并动员各种力量实现灾害的及时救治和灾后修复。

参考文献:

[1]秦大河,主编.洪涝[M].全球变化热门话题丛书[C].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

[2]孟邵华.中国災荒史记[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3]广西第二图书馆,编.广西自然灾害史料[M].南宁:广西第二图书馆出版社,1978.

作者简介:黄素云(1990-),江西新余人,广西师范学院旅游学院教师,主要从事遗产旅游、图书馆情报研究。

猜你喜欢
清末启示广西
广西广西
清末书院改学堂
广西尼的呀
简述清末西方中国观的转变
论清末粤汉铁路风潮对粤港地区报业的影响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