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铁匠

2018-05-21 08:27◎流
短篇小说 2018年4期
关键词:白家西街社火

◎流 涛

小时候,离我们家不远有位宋铁匠,会功夫。他经常在他家门前的空场子上甩石锁、扎马步、练拳。我那时贪耍,一有空闲就往宋铁匠家跑。我曾亲眼见他把细铁丝缠在腰上,两只胳膊向下一压,稍一用劲,铁丝嘣一声就断了。一只石锁,在他手里格外听话。他闪转腾挪,前抛后甩,轻松自如。我当时觉得宋铁匠的功夫神秘而神奇。从小我骨子里就有一种尚武情结,因此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一次,一外地货郎慕名而来找宋铁匠比拼力气,他当时正在打铁,那货郎见他一手撂大锤几十分钟不歇手,再看看他那身隆起饱满的肌肉疙瘩,一时泄了气,打消了和他比拼的念头,悄悄溜了。货郎走到城门口买锅盔馍时,不甘心,忍不住给摊主刘瘸子说了自己偷偷去见宋铁匠的经过。刘瘸子说,多亏你溜了,你先到我们村里碾麦场上试试能否抱得起那只大碌碡,再来和他比拼不迟。

宋铁匠因有功夫加上好打抱不平而声名远扬。社会上流传他很多轶事,有的甚至涂抹上一层神秘色彩,把他说得神乎其神。有人说亲眼见他在花庙门口暴揍了两个欺负乡下人的地痞流氓,他用的是小红拳,闪转腾挪,把那两地痞打得跪地求饶;有人说他身子灵巧得像猴子,一次他到商镇赶集,撂翻了五个故意找茬的混混无赖——

每年过年耍社火,是宋铁匠大显身手的时候,他年轻时曾是西街耍龙队固定的龙头,年龄大了后当指挥。一到过年,支书就会亲自登门邀请他成头耍社火,宋铁匠威望高,一呼百应,又热心,连那些耍社火用的铁芯子也是他亲手制作的。芯子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杂技,一种静态惊险造型艺术,常出现在民间祭祀或者喜庆活动中,譬如正月十五耍社火,或者作为灯节的节目亮相。芯子是把小娃娃装扮成各种人物,固定在铁芯上呈现出惊险优美千奇百怪的造型,表现一个剧情或寓意,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表演艺术样式。

宋铁匠把几个粉嘟嘟的小娃娃固定在铁芯子上,装扮的人物要么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要么是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要么是岳飞枪挑小梁王,一台芯子就是一则历史故事。西街的花样多,一年换一回,节目层出不穷。而且社火芯子总扮得惟妙惟肖,深得观众喜爱,因而西街的社火和宋铁匠的名头一样有名,让人津津乐道。

有一年春节,县上搞文艺汇演,西街的社火花样最多又朴实大气,所经之处,掌声雷动。宋铁匠用水果糖给小演员们奖赏,小演员们笑盈盈活灵活现的神态惹人怜爱。可是,临近主会场时,几个娃娃站累了,糖果的鼓励也不起作用。一个站在芯子上哭着要妈妈;一个耷拉下脑袋打瞌睡;另一个憋不住尿了裤裆,尿从铁芯子上往下淌。宋铁匠心肠软,本来再坚持一小会社火就会进入主会场,让坐在主席台上的评委过目一下,打个分,大奖非西街社火队莫属。可他看见娃娃可怜兮兮的样子和家长疼惜的表情,两手一摊,笑呵呵说,放下来吧!放下来,咱不比赛了。几位家长反过来劝他再坚持一会。他说,宁愿弃权,不拿县上大奖,也不愿意看娃娃们受罪。他的决定赢得了社员的敬重,也赢得现场观众的一片喝彩声,比获得大奖还光荣。人们平常见惯了他的硬朗,这一次也见识了他的软心肠。

宋铁匠对娃娃们心慈,对二流子和捣蛋鬼却不手软。那时候过年热闹,西街生产队每年都要组织耍龙耍狮子,除了自娱自乐还能收些四色礼(烟酒糕点罐头)捎带一点辛苦费,因此,社火队员们热情高涨。麻烦的是,社火队在县城和周边的村子巡演,经常会遇到一些地痞无赖捣蛋。宋铁匠就把村里的精壮汉子组织起来,成立了社火护卫队,宋铁匠亲自担任队长。宋铁匠脸黑,身子骨硬朗,浑身的肌肉疙瘩蕴藏着蛮牛一般的力量。他个头虽然不高,但灵活自如,手脚麻利,明眼人一看就是一位练家子。那时,我们西街一帮子小学生,一直喜滋滋跟着社火队打宫灯,为社火队圆场子照明,当拉拉队员喝彩,因为社火结束后领队会分几块麻饼或者一把椰枣犒劳我们。因此,人家领头的喊,狮子头上九个宝啊!我们就拍马屁似的齐声应道,好啊!好啊!好的不得了啊!

一晚,西街社火队到东街水泉黑龙庙耍社火,遇到一伙醉汉,对着正舞得欢实的狮子扔鞭炮,被护卫队员警告了几句。这伙人很气恼,骂骂咧咧离开。过了一会,开始耍龙吆场子时,这几人又出现了。而且拎了几大卷鞭炮,宋铁匠见情势不妙,上前好言相劝,这伙人不但不听,竟上手推搡老宋,一人掏出打火机执意要放,老宋见劝说无效,眼疾手快,一把夺过打火机,依旧好言劝说,那伙人恼羞成怒,非要老宋交出打火机,叫嚣若不交出打火机就要把龙砸了。

此时,社火队的锣鼓声、围观人群的喝彩声、吵闹声、喧哗声、小孩的啼哭声、狗子的狂吠声,在夜晚里格外响亮,把几位醉汉的叫骂声淹没了。水泉黑龙庙的空气里弥漫着酒香的味道,菜肴的味道,还有一股浓重的硝烟的味道。

宋铁匠恼了。他一手扣住一只粗暴推搡他的手,未见用力,一醉汉身子却慢慢矮了下去,嘴里“哎哟 哎哟”声唤不停。他另一只手迎着又扑过来一醉汉一推,那醉汉愣怔怔后退了三大步才停住。其他人见状,面面相觑,再也不敢动弹。

正月的夜晚寒风凄凄,除了耍狮子耍龙的那些汉子们扑腾得汗流浃背,还有被宋铁匠扣住手腕蹲在地上的醉汉头上汗水直冒,口中不停告饶。围观群众说,这愣头青是大队支书的娃子,平常在村里蛮横惯了,没想到今日吃了这么大亏。

西街有一村霸,整天耀武扬威,把谁也不放在眼里。几个儿子更是飞扬跋扈,到处惹是生非,大多群众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村霸家里养了一群羊。一日,其子发懒,嫌丹江河堤外河滩的草地远,就任由他家羊群在后场边啃食别人家自留地里的麦苗。没料想,他家的羊钻到宋铁匠自留地里,老宋听人说后,一声不吭,径直走到麦田里瞅准一只正在嚼麦苗的羊,一手掐住羊脖子,一手揪住羊腿,使劲一甩,扛在肩上回家。村霸听儿子诉说后,大怒,暴跳如雷,要去讨羊,可听说扛走他羊的人是宋铁匠,他又像泄了气的皮球,气得脸色发紫,却不再吭声。

有一年天旱,庄稼干枯,白家塬人把瘦了腰身的西河水截住,并组织了十几个彪实汉子护水。西街村田地在西河下游,派人到白家塬协商,人家说等他们浇完地后再让西街人浇。西街社员心急如焚。一些年轻人不服气,聚在一起,声称要带家伙去强行放水。宋铁匠见了,将这伙年轻人拦住。虽然白家塬人的做法让宋铁匠很不满,但他想这中间一定有什么误会,白家塬人不至于那样心胸狭窄不顾乡邻。

宋铁匠背抄着手顺着西河河堤不声不响来到了西河白家塬截水处,护水的汉子都是年轻人,不认识宋铁匠,一看来了一位脸色黝黑其貌不扬的人,两手空空,声称让放水。这伙人根本没把宋铁匠放在眼里,言语间自然有不逊之处,宋铁匠一再忍耐,柔言细语好说,让他们把村里拿事的老者叫来说话,吃独食会伤和气。那些年轻人不听劝,竟秽言冷语讽刺挖苦,还有几个愣头青竟拎着铁锨张牙舞爪挑衅,这下惹恼了老宋,空手迎上去,闪躲开挥舞过来的农具,瞅准机会,三拳两脚,就将几位愣头青撂倒。用他们的工具将堵水坝挖了个豁口。白家塬护水的那些人已被宋铁匠麻利身手震慑住,一个个眼睁睁看着哗哗流水向下游奔去,没人再敢放肆。

一人见势不妙,匆匆回村去搬救兵。少顷,一群汉子赶来,见宋铁匠一人点了卷烟,悠然坐在堤边,看着哗哗流淌的西河水,表情不喜不恼。有长者认识老宋,知道他功夫厉害,说这人就是西街的龙头宋铁匠,一句话,把众人唬住了。年轻人以前虽没有见过他人,却听说过他的名头,一时全泄了气,没人再敢舞扎。白家塬村支书随后赶来,说他去公社开会,不知道这件事。原来是一伙年轻人逞能自作主张,将西河水堵截,乱了规矩。村支书将年轻人训斥了一顿,忙向老宋赔不是,让老宋消消气。这时,吵吵嚷嚷来了一大帮子操着各种工具的人,原来是西街的年轻人见水下来了,却找不到老宋,想必是宋铁匠和白家塬人扯皮,就赶来了。西街人走到跟前,见老宋和白家塬村支书嘻嘻哈哈叙家常,知道事情已解决。白家塬那些年轻人自知理亏,刚见识了老宋威猛,再不敢胡来。于是,双方人员各自散去,一场斗殴就此避免。

老宋回来,没提一句放倒白家塬那几个年轻人的事。老宋动武这事,还是后来白家塬的那些年轻人自己说出来的。

我大学毕业那年夏天,宋铁匠去世,出殡那天,为他送行的人拥满了西街街道,人群由他家门口一直延伸到西环路口。在西环路口摆锅盔摊子的刘瘸子抹着眼泪说,唉!可惜呀,可惜!可惜西街的龙头走了。后来,我常听老一辈人念叨宋铁匠的好处。我觉得宋铁匠应该算是西街一个年代的标志性人物。不说别的,光说过年,自他去世后,西街再也没耍过社火。

猜你喜欢
白家西街社火
西街女人
不止是一条街
陇 州 社 火
陇州社火
陇州社火
社火,耍起来
走西街
少年宋慈
粉丝白刃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