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新品种品比试验示范研究

2018-05-21 07:56
种子 2018年4期
关键词:分蘖甘蔗生育期

, ,

(1.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贵阳 550001; 2.兴义市中药材和茶叶技术推广站, 贵州 兴义 562400)

甘蔗产业是兴义市低热河谷地区传统的主要区域性产业,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发展史,主要分布在南盘江、马岭河、养马河流域海拔低于1 100 m的低热河谷区,原产当地的芭毛蔗品种加工的红糖品质优良,曾作为“贡品”而享誉省内外。但是近年来,随着生产资料的价格持续上涨,甘蔗生产成本逐年增加,低价位的食糖市场和不断上涨的生产成本形成强烈的反差,蔗糖业生产也陷入了困难重重的境地。而通过品种筛选,选育出最适宜的高糖品种,用新品种替换品种退化的常规品种是提升种糖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因此,2015年,在兴义市开展了7个品种的品种比较试验,通过对引进甘蔗新品种的出苗率、分蘖率、株高、茎径、单茎重、有效茎等进行对比,以期选育出适宜当地栽培的甘蔗品种,促进甘蔗品种更新换代,提高经济效益。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品种

供试品种为从广东、福建等地引进的高糖甘蔗新品种(系)粤糖60、福农39号、赣蔗18号、ROC 25号、闽引1991和柳城05/136等6个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台糖130为对照,新植蔗。

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地点为南盘江镇,地处兴义市南部、位于黔、桂两省(区)交汇处,地处东经105°02′,北纬24°52′、海拔780~1 120 m,属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年平均气温19.5 ℃、年降雨量1 200 mm以上、无霜期340 d左右、全年有效积温5 500~6 000 ℃,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质地为轻壤土、土种为黄红泥土,pH值6.0~7.5之间,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左右,富含多种矿物质营养元素。土壤深耕30 cm,按行距1 m,沟宽25 cm,沟深30 cm开植蔗沟,供试品种用百菌清1 000倍液浸种灭菌12 h备用。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双向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参试品种为一个处理,设7个处理3次重复,砍成2~3段芽下种,下种量8 000芽/667 m2,每个品种种植4行为一个小区,每个处理的小区面积为40 m2(宽度4行,宽4 m、每行长10 m、行距1 m),重复3次,面积共为120 m2,7个参试品种合计21个小区共840 m2(不含保护行),2015年3月18日品比试验种植结束,种植后采用地膜覆盖。

1.4 试验过程

试验于2015年2—3月完成蔗种准备,3月份开始整地,3月18日种植结束,种植时施农家肥1 500 kg/667 m2、甘蔗专用复合肥80 kg/667 m2作基肥。2015年5月7日施尿素20 kg/667 m2、钾肥10 kg/667 m2作提苗肥,施后培土5~7 cm。7月28日施尿素20 kg/667 m2、复合肥50 kg/667 m2作攻茎肥,施后盖土培土。8月份发现蚜虫和螟虫为害,用10%蚍虫林乳油叶和10%阿维三唑磷乳油混配成1 200倍液于8月11日防治1次。

表1 甘蔗生育期记载

品种播种期(月/日)萌芽期(月/日)幼苗期(月/日)分蘖期(月/日)伸长期(月/日)工艺成熟期(月/日)生育期(d)台糖130(ck)04/1405/2106/2307/1609/1611/24225粤糖6004/1405/2006/2307/1609/1612/15246福农39号04/1405/1906/2007/1609/1612/06237赣蔗18号04/1405/2006/2207/1609/1612/09240ROC25号04/1405/1806/1907/1609/1611/25226闽引199104/1405/2106/2207/1609/1611/26227柳城05/13604/1405/1906/2107/1609/1611/23224

表2 甘蔗产量记载

品种小区产量(kg/40m2)ⅠⅡⅢ平均折合产量(kg/667m2)较ck(±%)位次台糖130(ck)387.0507.0382.0425.37089.2—4粤糖60547.0416.0504.0489.08150.414.971福农39号493.0458.0420.0457.07617.07.453赣蔗18号455.0471.8532.0486.38104.814.332ROC25号431.0426.0336.0397.76628.1-6.505闽引1991407.0396.0345.0382.76378.1-10.036柳城05/136236.0337.0279.0284.04733.6-33.237

1.5 观察记载项目

1) 生长期:生长前期调查萌芽率、分蘖率和甘蔗的发芽情况;生长盛期测定生长速度(5—10月每月测定1次株高和茎径)、观察长势情况,10月至翌年1月每月测定1次田间锤度。

2) 获期:实地测定有效茎数、茎长、茎径、田间锤度。砍收时,就地过称产量,取样到糖厂(用压榨机)分析蔗糖分,计算产糖量。

3) 查方法:在采集数据时对每个处理的3个重复小区分别采样调查,每一重复小区选取中间第3、4行抽样,每月进行时均在同一固定位置。调查的分蘖总数包括主苗数和分蘖苗数;测量株高时从地面开始量至燕尾喇叭口处;清点株数时,株高1 m以上的计入;测量茎径时每条甘蔗测定上、中、下3个部位,求得平均值作为该株的茎径;锤度也选取每条甘蔗的上、中、下部测定,求得平均值作为锤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品种生育期表现

经调查(表1),7个甘蔗品种的生育期均在224~246 d之间,其中粤糖60、福农39号、赣蔗18号、ROC 25号、闽引1991的生育期长于台糖130,柳城05/136的生育期短于台糖130。6个供试品种中,粤糖60的生育期最长,为246 d;赣蔗18号的生育期其次,为240 d;柳城05/136的生育期最短,为224 d。由表1可知,甘蔗各品种生育期的不同,主要是播种期到萌芽期、幼苗期和伸长期到成熟期等3个阶段不同引起的。

2.2 供试品种产量表现

6个供试品种的甘蔗产量为4 733.6~8 150.4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台糖130(7 089.2 kg/667 m2)增产-33.23%~14.97%,以粤糖60和赣蔗18号产量最高,分别达8 150.4 kg/667 m2和8 104.8 kg/667 m2;福农39号产量居第三,为7 617.0 kg/667 m2;ROC 25号、闽引1991和柳城05/136的产量相对于台糖130均表现为减产,其中柳城05/136产量最低,仅为4 733.6 kg/667 m2,比对照减产33.23%。各品种产量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粤糖60>赣蔗18号>福农18号>台糖130>ROC 25号>闽引1991>柳城05/136(表2)。

2.3 甘蔗萌芽率、分蘖率和有效茎数

经调查,供试6个品种萌芽率在44.1%~69.7%之间,比台糖130萌芽率降低或提高-10.5%~15.1%,萌芽最好的品种是闽引1991达69.7%,粤糖60和ROC 25号萌芽率差别不大,福农39号、赣蔗18号和柳城05/136的萌芽率均低于对照台糖130,其中柳城05/136的萌芽率最低,仅为44.1%。分蘖率在31.1%~72.6%之间,供试品种分蘖率均低于对照,其中福农39号分蘖率稍好,为72.6%,柳城05/136分蘖率最差,仅为31.1%,其余各品种差别不大。供试品种有效茎数在220~447个之间,其中闽引1991有效茎数最多,为447个,比对照多53个;柳城05/136有效茎数最少,仅为220个,比对照少173个(表3)。

2.4 甘蔗株高、茎径、田间锤度

供试6个品种株高在234~306 cm之间,其中赣蔗18号最高达306 cm,较对照台糖130高37 cm;闽引1991株高最矮,为234 cm,较对照低35 cm,其余各品种差异不大。供试6个品种茎径在2.07~2.51 cm之间,比台糖130增加0.12~0.56 cm,茎径最大的品种是福农39号为2.51 cm,茎径最小的品种为闽引1991为2.07 cm。供试6个品种田间锤度在18.4~20.4之间,较对照品种台糖130高0.3~2.2,其中粤糖60和赣蔗18号的田间锤度较大,均为20.4;ROC 25号和闽引1991田间锤度较小,分别为18.4和18.5。

表3 甘蔗萌芽率、分蘖率、有效茎数调查

品种萌芽率(%)ⅠⅡⅢ平均较ck(±%)分蘖率(%)ⅠⅡⅢ平均较ck(±%)有效茎数ⅠⅡⅢ平均较ck(±%)台糖130(ck)53.559.051.354.6—64.097.588.383.3—340460380393—粤糖6066.063.057.862.37.791.754.050.665.4-17.850038034040713福农39号50.853.052.352.0-2.670.462.385.272.6-10.6340340380353-40赣蔗18号48.846.852.049.2-5.450.335.385.657.1-26.2280240380300-93ROC25号62.859.565.862.78.169.762.655.962.7-20.54203804004007闽引199171.070.068.069.715.143.781.463.662.9-20.440050044044753柳城05/13646.542.543.344.1-10.543.027.123.131.1-52.2260200200220-173

表4 甘蔗株高、茎径、田间锤度调查

品种株高(cm)ⅠⅡⅢ平均较ck(±cm)茎径(cm)ⅠⅡⅢ平均较ck(±cm)田间锤度ⅠⅡⅢ平均较ck(±)台糖130(ck)279273255269—1.982.001.861.95—18.117.319.018.1—粤糖60256258252255-142.192.352.582.370.4319.820.221.120.42.2福农39号27827625226902.502.452.582.510.5619.719.720.319.91.8赣蔗18号316314287306372.762.032.312.370.4221.320.119.720.42.2ROC25号275240243253-162.182.292.032.170.2218.318.918.018.40.3闽引1991234229240234-351.922.112.172.070.1217.818.918.818.50.4柳城05/136225264241243-262.512.262.562.440.5018.919.020.119.31.2

3 结 论

通过对引进甘蔗新品种的出苗率、分蘖率、株高、茎径、单茎重、有效茎数等进行对比,选育出适宜当地栽培的甘蔗品种,是促进甘蔗品种更新换代,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试验以台糖130为对照,对粤糖60、赣蔗18号、福农38号、ROC 25号、闽引1991、柳城05/136进行新植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产量由高到低顺序为:粤糖60>赣蔗18号>福农39号>台糖130>ROC 25号>闽引1991>柳城05/136。各品种田间锤度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赣蔗18号>粤糖60>柳城05/136>福农39号>闽引1991>ROC 25号>台糖130。其中ROC 25号、闽引1991、柳城05/136三个品种的产量均比对照品种台糖130低,同时这3个品种综合表现一般,不适合引进推广种植。而粤糖60、赣蔗18号、福农39号3个品种各方面综合表现良好,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台糖130增产5%以上,田间锤度含量均高出对照2个百分点以上,初步判断粤糖60、赣蔗18号、福农39号适合引进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志

注: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猜你喜欢
分蘖甘蔗生育期
大豆生育期组鉴定分组方法的比较研究
吉林水稻关键生育期延迟型/障碍型冷害时空变化*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基于遥感ET数据的辽宁地区典型农作物生育期耗水规律分析
甘蔗的问题
甜甜的甘蔗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
黑熊吃甘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