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棠发表《青枝绿叶》成名

2018-05-21 02:11晁仙
做人与处世 2018年6期
关键词:刘绍棠儒林共青团中央

晁仙

1952年1月1日,乡土作家刘绍棠在报纸上发表小说《红花》,在全国引起反响,当时他还是潞河中学的高中生,共青团中央准备对他进行重点培养。

刘绍棠是河北省通县儒林村人,共青团中央书记胡耀邦亲自来到儒林村,找到刘绍棠和他交谈了4个多小时,希望他多写农村青年题材,并让他深入东北农村采访,他欣然前往,直到放暑假的时候才回来。当时的儒林村搞互助组,引起他的极大兴趣。刘绍棠向村民了解具体情况后,产生了创作小说的冲动,只是不知该从哪里入手。

夏天的晚上,刘绍棠在村外的空地上纳凉。刘绍棠闭着眼睛,浮想联翩,认真思考怎么写小说。在他辗转反侧的时候,河边茂密的树林里,突然传来布谷鸟的叫声:“光棍好苦,光棍好苦。”布谷鸟的清脆叫声,在儒林村的夜空飘荡,触动了刘绍棠的心弦,给他带来创作的灵感,他准备在小说中留下明显的时代烙印。劉绍棠采用移花接木的方法,把在东北得到的创作素材,挪到自己的村庄里,换上他熟悉的人物原型,开始构思小说。有小说的大概轮廓后,刘绍棠赶紧从地上爬起来,匆匆忙忙地回到屋里,坐在桌子前铺开稿纸,开始写作,《青枝绿叶》中写的就是新旧交替的年代,新思想、新观念与旧思想、旧观念的冲撞特别明显。小说写成后,很快在报纸上发表出来,深受读者欢迎。刘绍棠趁热打铁,出版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让他闻名于世。

猜你喜欢
刘绍棠儒林共青团中央
群星当年耀黄湖
——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八)
群星当年耀黄湖
——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五)
管窥《儒林列传》中司马迁的儒学观
“儒林有戏” 新瓶装旧酒 移步不换形
不畏先生畏后生
官方微博舆论引导方式探究
水利部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印发《全国水情教育规划(2015—2020年)》
脱稿者王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