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共在抗战中的“亮剑”精神

2018-05-21 09:42张云霄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亮剑抗日战争现实意义

[摘要]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军民在长达8年的抗战中英勇顽强,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战胜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民族独立。在这场战斗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而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形成的“亮剑”精神不仅为当时的中国军民的斗争鼓舞了士气,振奋了精神,而且成为战斗中克敌制胜的精神武器,同时也对当代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亮剑”精神;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张云霄(1988-),男,汉族,山东曲阜人,中共邹城市委党校,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文明建设方向,党史党建基本理论。

[中图分类号] D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8)04-0022-02

2005年,一部叫《亮剑》的电视剧登陆荧幕,随即引发广大群众的强烈反响。这部电视剧不仅再现了那段抗战历史,而且还原了一批以李云龙为代表的抗日英豪,更将中共领导下的抗战武装的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那就是“亮剑”精神。

一、“亮剑”精神的内涵

“狭路相逢勇者胜,逢敌亮剑当自强”。“亮剑”精神正是这样一种勇气。正如剧中李云龙所说:“当一个剑客与对手狭路相逢时,发现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毅然拔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座岭。”八路军115师的“平型关大捷”正是这种精神的直接体现。八路军115师以“逢敌亮剑”的大无畏精神,于1937年9月在山西平型关与日军一部展开战斗,一举歼敌千余,这次胜利有力地支援了忻口会战,更是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加强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当时的国民政府闻听胜利也发来贺电:“此为华军在平绥线之空前胜利”。而这场胜利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中共军队面对敌人敢于“亮剑”的勇气。

“我自狂歌向天笑,飞扬跋扈为谁雄”。“亮剑”精神也是一种气质。这种气质来源于中共的领导者和各级军队的指战员,是由上而下,由内而外的一种气质。就像毛泽东在《六言诗·致彭德怀同志》中所写的那样:“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就是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这种气质被我军继承并发扬光大。1943年11月,日军32师团、59师团和独立混成第五旅团一部与伪军共计1万余人,进犯鲁中沂蒙抗日根据地,妄图消灭我抗日主力。为粉碎敌人计划,八路军鲁中军区第二军分区11团3营8连共计93人奉命扼守蒙阴县城东南的南北岱崮,以阻击来敌,配合主力部队反击。8连93人依靠有利地形对抗拥有着飞机、火炮支援的三千余日伪军,坚守18天未曾后退一步,正如时人所评价的那样:“像一切革命记载里写着的一样,除了共产党的军队,历史上再也找不出这样的战斗!再也找不出这样的军队!”这正是对我军“亮剑”气质的最好诠释。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亮剑”精神更是一种传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不乏各种英豪,有“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吉鸿昌将军,有带领部队在白山黑水间战斗8年之久,誓死不降的杨静宇将军,有“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有“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的狼牙山五壮士,有“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的叶挺将军,有“宁死不当俘虏”的东北抗联八名投江女战士,更有“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的左权将军。一个又一个的英豪前赴后继,他们无怨无悔,无惧无畏,用碧血丹心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亮剑”精神!就连作为敌对势力的日本《同盟世界周刊》也曾发文感叹:“根据我们的见解,真正的抗日势力,始终一贯的是中国共产党。”

二、“亮剑”精神的形成原因

回看历史会发现,在当时抗战的大背景下,各种抗日武装、势力层出不穷,连国民政府的正规军算在内,也只有中共领导下的武装力量有着这样一种“亮剑”精神,那么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其实,中共在抗战中的“亮剑”精神的形成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的。

一方面,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就流淌着这样的血液。从孟子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岳武穆的“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惜死”,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有汉武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霸气,有唐太宗单身匹马入敌阵,视突厥为无物的勇气;有李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气。中国共产党从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将这些优秀的文化气质继承下来并不断丰富,最终发扬光大。

另一方面,中共抗战“亮剑”精神的形成也有着深刻现实原因。自1921年中共成立以来,就一直处在复杂的斗争当中,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历经腥风血雨,也付出过惨痛的代价。从蒋介石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汪精卫“宁肯杀错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从五次反围剿到长征的胜利结束,党在严酷的环境中艰难前行,在损失惨重的斗争中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那就是:绝不对敌人妥协投降!正如抗日英雄金方昌在狱中写到的那样:“严刑利诱奈何我,颔首流泪非丈夫”。抗战期间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在给俄国外交部的密电中,曾引用了蒋介石的原话“日本不可能与中国议和,因为共产党是从来不投降的。”共产党人是从来不投降的!正是这样残酷的斗争经历和高度的精神自觉,才铸就出党在抗战中的“亮剑”精神。

三、“亮剑”精神的重要意义及现实影响

可以说“亮剑”精神使党成为中国革命乃至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成为了中国人民赢取胜利、获得新生的坚强基石。

(一)唤起了人民反抗的勇气。

抗战过程中,日本侵略者将其在军事上的胜利不断夸大,更网罗了一批卖祖求荣,数典忘祖的民族败类(如汪精卫、周佛海之流)为其摇旗呐喊,鼓吹“大东亚共荣”的殖民理论,气焰嚣张,不可一世,这也使得当时的抗日舆论普遍消沉,甚至有悲观绝望的情绪。据统计,抗战中投降日军的国民党将级军官达58人之多,成建制投敌的国民党军队达五六十万人。而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没有一个降日的高级将领或委员,更没有成建制叛变投敌的部队,却以决绝的“亮剑”精神,如神兵出世,带着凛然的杀气和视死如归的勇气,义无反顾的扛起了反抗侵略者的大旗,用自身的血气为中国军民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唤起了各族人民反抗侵略者的勇气,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

(二)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士气。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在长期的艰苦抗战中,不仅狠狠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而且也鼓舞了世界尤其是亚洲地区的人民反对法西斯独裁统治的斗争。据史料记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就曾在东南亚各地号召或组织华侨及当地民众,在极端恐怖的环境中英勇顽强的开展抗日斗争,比较出名的如“四八支队”(以八路军、新四军名字缩写而成)。在马来西亚,受中共影响的当地华人青年纷纷参加抗日军队,为当地的抗日斗争作出了英勇的牺牲。这些鲜活的事例,都证明了一点: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亮剑”精神影响深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斗做出了卓绝贡献。

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更需要“亮剑”精神。需要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敢于亮剑的勇气和自信,即使手中无剑,心中也要有必胜的信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亮剑”精神成为时代发展进步的坚强支柱,让“亮剑”精神在民族的血液中永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理论中心.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人民日報,2015年7月.

[2]刘新如.历史的拷问——抗战期间“汉奸现象”的文化透视与现实反思.解放军日报,2015-7-13.

[3]田炳锷编著.毛泽东诗词鉴赏.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2年9月1日.

猜你喜欢
亮剑抗日战争现实意义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让听课高效起来——以《抗日战争》为例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抗日战争(第一卷)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
浅谈对台文化统战的现实意义
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精兵简政